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国家,您对此有所了解吗?

WGBTTH


我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中国使用的纸币最早叫“交子”,最早出现于我国北宋时期四川地区,最初是一种类似于铜钱存款凭证。\r

虽然我们对宋朝的印象一直是积弱积贫,冗官冗员严重,对外军事一直处于被打的被动局面,北面少数民族建立的大辽、金朝政权一直虎视眈眈,最终也避免不了北宋的灭亡,和之后南宋的偏安一隅。但是宋朝保持着对经济比较开放的政策,商业繁荣,文化灿烂,经济发展之前从未有过,这一点也从宋朝官员的俸禄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国古代官员俸禄最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时的支付手段制约了商人的经济行为,因为当时主要的支付手段就是铜钱或者绢布,大宗交易又携带不方便,于是商人们发展了一种纸币,代替了铜钱的流通,交子就成为了类似现在的支票。但前提是有多少的银钱才能发多少的交子,如果交子的数量大于银钱,也会引起通货膨胀,交子的信誉受损。\r

而当时欧洲还是在罗马帝国的通知,货币还是以金币、银币、青铜币为主,也没有出现类似纸币的流通性货币。\r


闲的没事儿乱说


在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历史考证,“交子”最早在成都万佛寺内印制。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没有雨伞的人要努力


纸币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物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宋仁宗(1023年)时,纸币得到官方认可,“官交子”就是我国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

交子的影响,对研究古代纸币印刷有重要意义。弥补现钱不足,方便商业交往。

欧洲最早的纸币是1661年,瑞典银行发行的。

官交子:初期,是仿制“私交子”也就是民间的“交子”然后加盖官印发行。金额是临时填写的,有流通范围限制。

中期:发行额度有限制,分地方发行,每三年可以以旧换新,流通范围有限制。

后期:没有流通范围限制。政府改“交子”为“钱引”。“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

纸币产生的原因:制作成本低,容易保管、携带、运输,很好的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青柑蓝白


最早的纸钞是宋朝的交子,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约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划押、图章等印记,面额依领用人所交现款临时填写,作为支付凭证流通。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1000文收手续费30文。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习惯称为“交子”,又名“楮币”。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后因发现发行商拮据或破产不能兑现被禁止发行。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面额依然是临时填写,加盖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级,从1贯到10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1039年起),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1068年起),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界满兑换新交子。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后来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1105年遂停止发行,改用“钱引”。

“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李四有料


最早纸币“交子”能出现在中国四川地区,而这种纸币的出现,完全是被北宋朝廷逼的。

四川地区曾经是“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当时的蜀地本来铜钱就非常稀少,为了不影响货币流通,只好铸造一些铁钱进来,生活倒也过得去。


但北宋攻下了蜀地以后,不但把为数不多的铜钱搜罗回中原,还不允许外部将铜钱流入,这无疑给蜀地人民的货币流通增加了更大的负担,于是更多的铁钱被铸造出来。

比铜便宜,比铜重的铁钱使用起来非常不便,铜钱铁钱的的价格比例一度达到了1:14,拿着一大堆的铁钱买不了啥东西不说,揣起来累人,掉地上砸脚,老百姓苦不堪言。

但四川是盐、茶和丝绸的重要产地,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中原商人来淘金。朝廷不让带铜钱进来,就算是让进来,揣着大量资金进蜀地采购,还得配足了保镖,成本太大了。

于是一种名为“交子铺户”的私人组织出现了,他们专门替商人保管铜钱,以一种叫做“交子”的纸条做凭证,上面清楚写有存款的面额。凭着“交子”可以兑换出同等面额的铜钱。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能开交子铺户的人非富即贵,在业界绝对是有一定威望和信誉的。

商人拿着交子进蜀地,起初还是在蜀地换成钱后进行买卖,但后来发现何必费事,既然交子随时可以换铜钱,不如直接用来作为货币进行交易。于是使用交子直接换货物的人越来越多,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就这样诞生了。

蜀地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一下午连铁钱的铸造都不能保证了,于是更加速了交子的流通,让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明离子


史学界有人认为,产生于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川的地理闭塞促使北宋时期出现"交子",但"交子"不直接参与流通,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外出,仍然需要将将"交子"再兑换成金银铜钱等货币进行交易。"交子"是"有价证券",相当于现在的支票。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铜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再加上南宋经济主要靠海外贸易,导致钱币大量流失海外,民间由此出现可以用于交易的"会子",绍兴三十年即公元1160年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统一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随着他升任为户部官员,"会子"也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直到元朝,马可波罗才将纸币传播到伊朗,而后传到日本、高丽。直到500后,即1690年,欧洲瑞典才出现纸币。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四川“交子”或者临安(杭州)“会子”两种说法。西汉时期和唐朝时期的“鹿皮币”和“飞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公元998年(咸平元年)前后在四川地区民间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但是史学界认为是“交子”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并没有大规模流通,而杭州的“会子”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终导致了两种说法。我国清代发行的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叫“户部官票”。明代使用的纸币叫“洪武宝钞”。元代使用的纸币叫“通行宝钞”


维C牛奶咖啡糖


最早使用的纸币是北宋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出现的交子。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北宋。

宋朝时期市场经济发展,是四川的商人最早使用的,因为当时四川用铁钱,出门经商要带很多铁钱,极度不方便,也不安全,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名为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使用方法:“交子”是有价证券,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明史君


最早出现于北宋,大家都知道北宋是一个不重农抑商的朝代,甚至军队也做手工业,所以商业高度发达。北宋使用的是铁钱,吃顿饭都要好几斤铁钱,刚吃完饭走不了几步又饿了。为啥呢,身上带的铁钱多呗。于是胆子大有实力的人就发明了一种代替铁钱交易的东西-交子。最初的交子是成都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铜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看床。民间金融的先声。他们每岁在丝蚕米麦将熟之时,用同一色纸印造交子。

交子铺。客户将不方便携带的铁钱存放在交子铺,交子铺给客户开具存款凭证,随时准备为客户兑换铁钱,并依照存款的多少和存款的时间来向客户收取手续费。这张交子铺开具的存款凭据就是交子,民间发行的交子也被称为私交子。

北宋交子实际上四川地区极端的货币系统只是交子兴盛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北宋科技的飞跃性进步,交子也不可能被社会接受。现在我们都怕在买东西的时候收到假币,宋朝的人也不例外。为了防止有人伪造交子,宋朝人通过雕刻精美的印刷铜版、红黑蓝三色套印、水印,以及使用不宜制造、抗磨损耐腐蚀的特制纸张和现场签名、加盖印章等手段来达到防伪的目的。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制造交子的难度绝对不低于现在印刷货币的难度。

在交子逐渐被商人接受之后,人们又发现并不需要在每次交易之后都来交子铺兑换铁钱。于是交子就成了交换媒介,承担起了货币的部分职能。一开始交子的面额依据客户的存款额临时填写,后来又发展出了固定面额的交子,这为交子充当货币提供了极大便利。此时流通于市场的交子可以简单理解为拥有100%准备金的信用纸币。

随着交子的盛行,交子铺发现如果动用一部分储户存款并不会影响交子的兑现和店铺信誉,但是伴随着投资失败等因素,由交子无法兑现引发的纠纷和诉讼也逐渐增多,这造成了第一场交子危机。在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 年)益州知州张咏为了平息由此引发的诉讼,将辖区内的交子经营权交给了十六家信誉良好、资本雄厚的富商,同时官府还对交子的发行进行监管,至此民间交子发展到了顶峰,交子的全部准备金制度也逐渐过渡到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垄断了四川货币发行权的十六个富商那是赚得盆满钵满。


小柴历史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北宋初年的时候,国家经济十分繁荣,商业也顺势成长起来,娱乐业也顺势而生了,各种的勾栏,瓦肆在东京十分的热闹。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对那时候的繁荣的描写,商业也就促发了货币的成长,再加上北宋活字印刷在北宋成熟起来,市民阶级开始活跃起来。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

后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出来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使得纸质货币开始出现在了市面上名曰“交子”

铜钱是当时的主流货币,可是他不便携带,买几十匹布,便要几十斤重量的钱币,这对当时的商业发展成了阻碍,不方便进行大规模的钱币交易。

后来十多位蜀地商人用楮纸设计了有图案,数字的交子,联合创立了交子商铺,可以使商户将钱放入交子商铺存放,只要每千文便要缴纳三十文的费用,这便是最早的交子使用用法。

由于一开始是在蜀地发行的,在商人之间流通,后来益州知州张咏将其合法化,交子便开始流传起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青春穿越人海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使用最广泛,时间也最长。使用的纸币,有汉代的白鹿皮币,唐朝飞币(纸币雏形),宋代交子(四川地区)、会子,金之交钞、宝钞等等,但使用只限局部地区使用。真正在全国范围使用纸币,从元朝元年(1260)开始。

图片依次为:

北宋纸币印版拓片、南宋会子铜印版、元代至元通行宝钞、元代中统元宝交钞、明代大明通行宝钞一贯、大清宝钞贰千文、大清宝钞百千文、大清银行兑换券壹百元、户部官票一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