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從演員演技、故事設計及意義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價值

拋開導演風格,該電影不管是從影片的主題、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來看,都是成功的,影片也有些特別之處,特別在哪呢?一起來看看吧。


《美人魚》是一部由周星馳執導,鄧超、林允、張雨綺等主演的喜劇、奇幻、愛情類型的電影,於2016年2月8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富豪劉軒與為了拯救同族前往刺殺他的美人魚珊珊墜入愛河,並與之譜寫一段人魚戀的故事。 2017年,該片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提名。

富豪劉軒的地產計劃涉及填海工程,威脅到了靠海為生的美人魚群,揹負家族秘密的美人魚珊珊被派遣前往阻止,二人在交手過程中發生了情感故事,雖然劉軒最終因為愛上珊珊而停止填海工程,但她因意外受傷而消失於大海。從此,只有劉軒知道美人魚的下落,劉軒捐獻出全部財產,和珊珊過上了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電影劇情上無厘頭的東西很多,依然是周式喜劇的一貫風格。但是,拋開影片的喜劇元素,切入影片主題,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好電影。今天,我將從“演員演技、故事設計、現實意義“這三個方面來解讀該影片的魅力與價值

《美人魚》:從演員演技、故事設計及意義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價值

01、演員演技:演員對情感的感知能力,對調動情感細胞能力,塑造了經典的人物形象

一名優秀的演員,能將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使觀眾擁有代入感。一部影片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由演員的演技決定的,演員對角色的塑造作用,取決於他們對情感的感知能力。對事物有豐富體驗的演員,往往能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很精彩,得到觀眾的好評

鄧超飾演一個出身平凡,但靠自己努力取得巨大成就的富翁。這樣的角色,從心裡層面分析,雖然表面上獲得了商業成功,但人物內心很空虛,急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證明自己很厲害。一旦遭遇旁人的冷眼相對,內心會很受傷。

而影片中,張雨綺飾演的霸道女富豪說出自己和劉軒的區別:“我們不是一類人,高貴和低賤的區別,一個要飯的,穿上了王子的衣服,還是一個要飯的。”飾演劉軒的鄧超聽到了如此諷刺的話語,沒有憤怒,瞬間面無表情,而沒有表情,就表示內心失落,說到了心坎。

鄧超演出了劉軒內心的自卑,不被人接納的失落,演出了霸道總裁的另一面:看似風光的外表下,隱藏著內心的不快樂,使人物形象更加豐富。

如果鄧超缺乏對話語蘊含的情感體驗能力,就不能演繹出角色的表情塑造,這也恰好他是用心在感知角色,用心在體會情感。

影片中劉軒對愛人的痴心,情感的流露,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劉軒被美人魚珊珊所騙,差點喪命時,他逃跑後,先是懷疑、緊張,到警局報案,搜索各種與美人魚相關的資料,檢測自己是否在破壞環境。

從以上行為可以看出,他不是關心自己,而是關心到珊珊,關心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並停止自己的破壞。在路上遭遇堵車時,他的焦急,不顧外人的眼光,願意以跑車換電動車,只為前往營救美人魚。演繹出他對珊珊的愛與擔憂,害怕美人魚受到傷害,害怕自己的愚蠢造成的危害。鄧超把霸道總裁的脆弱表現得淋漓盡致,演出了真情實感,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演員,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者。演員只有在生活中細心觀察,仔細感知,才能夠有細膩、豐富的感知能力,才能對情感有更好的體驗,才能使自己的演技更上一層樓

《美人魚》:從演員演技、故事設計及意義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價值

02、故事設計:情懷與環保的交融,兼顧內容與形式的融合,極具感染力

羅伯特麥基說:“故事並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一種載體,承載著我們去追尋現實、盡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亂人生的真諦。”

故事設計並沒有一個固定樣板,而是內容與形式的兼容,一手把握內容,一手精於形式,從而使故事具有獨創性。《美人魚》不僅僅使故事內容與形式相互影響,更把人物情懷與環保主題連接在一起,讓故事情節更加精彩。

第一,故事內容與形式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故事內容很簡單,霸道總裁愛上傻白甜,然後經歷一系列的相遇相識,並經過重重障礙,終於在一起。故事雖然常規,可故事卻能帶給人驚喜,不落俗套。例如,故事開端就通過一系列喜劇元素來製造笑點,開“博物館”的老闆邊打麻將邊給顧客介紹史前動物,賣弄假知識,用以欺騙顧客,還讓假扮美人魚的人出場,一系列笑點,製造了輕鬆、愉悅的氣氛。

之後就是青羅灣的拍賣,這是故事的重要線索,青羅灣被劉軒以高價買下,這為美人魚的出現與劉軒與美人魚之間的愛情故事埋下了伏筆。看似簡單的故事,卻有著清晰的結構,故事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著各自的特徵,例如,富豪一族的自傲與生活,周圍接觸的人群,與美人魚珊珊的普通形象形成了對比,突顯了階層的差別。

故事事件的選擇與安排也頗有邏輯。美人魚珊珊為了家族的生存,帶著消滅劉軒的任務,卻不小心愛上了他。而劉軒也從看不起珊珊到為她動容,愛上她。看似巧合的事件實則為精心安排,這樣的愛情故事線讓影片更加精彩,因為情節的轉變,珊珊沒有完成任務,而劉軒因為愛情,放棄對環境的破壞,讓故事結局向好發展,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故事邏輯通順。

《美人魚》:從演員演技、故事設計及意義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價值

第二, 人物情懷與環保主題始終貫穿故事中心,使情節更加完整

故事的主題從影片的開始就已經暗自交代,人類在破壞環境,空氣被嚴重汙染,動物慘遭傷害,人類卻沒有停止對環境的破壞。這一段情節有人認為與美人魚的故事不相關,可以去除,恰恰相反,該片段實則與環保主題緊密相連,環境的破壞,襯托出美人魚失去生存空間,瀕臨滅絕,更加表現出其稀有與珍貴。

而劉軒本無意破壞環境,只是為了利用地盤開發賺錢,殊不知,他的計劃卻對環境有致命破壞。好在珊珊的出現,使情節反轉,劉軒及時醒悟,劉軒便付出精力,讓那些執意賺錢不顧環境的破壞的人停下手裡的任務,情節更加緊張,劉軒個人能力難以阻止對手,可他卻依然努力著。

在我看來,這樣的情節,表現出人物的情懷,為了保護環境,為了心愛的美人魚珊珊,在危機關頭,人性的善良,表現得的淋漓盡致。人物情懷與環保主題的交織,使情節更加完整,故事更加精彩。

《美人魚》:從演員演技、故事設計及意義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價值

03、現實思考:基於故事主題和人物經歷,結合現實生活經驗,談談該影片對我們的啟示

①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值得被尊重

影片中張雨綺飾演的霸道女富豪說出自己和劉軒的區別:“我們不是一類人,高貴和低賤的區別,一個要飯的,穿上了王子的衣服,還是一個要飯的。”這樣有損尊嚴的話,在電影中,是笑點,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傷人,很不尊重人。

所以,不管自己的出生如何,他人的出生如何,都不要抱有高低貴賤的差別,職業不分貴賤,人人平等,人人都值得被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擁有健全的人格。

②快樂只是一個角度,學會尋找自己的快樂

影片中劉軒擁有權利、地位、金錢,可是他找不到自己的快樂,直到遇到珊珊,一起吃雞,一起唱歌,他才發現,快樂,原來如此簡單。所以,他願意找一個令他快樂的人在一起,哪怕對方並非貌美如花、才華橫溢,只因為,快樂,才是心之所向。

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搞錯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人們為了金錢所累,被名利、名氣所綁縛,卻忽略了尋找自己真正的快樂。其實快樂只是一個角度,也許是和家人聚餐,和朋友談心。總之,不能整天都是忙忙忙,忽略了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不然,缺少快樂的人生,真的很累。

《美人魚》:從演員演技、故事設計及意義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價值

③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影片中人類放出的聲吶,破壞了海洋的環境,使得美人魚生存的地方越來越窄,瀕臨滅絕。所以美人魚們才會聯合起來,報復搞破壞的人類。人們自以為有了資源,就可以賺更多的錢,殊不知,環境卻漸漸被破壞。

環境的破壞,會對全球造成不可預估的影響,最後受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所以,我們要立刻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夠可持續發展,我們才能夠生活得更加快樂、健康。

總結一下

這部電影由於是周星馳執導,所以倍受爭議,其實不管導演是誰,沒有任何電影能夠做到十全十美,符合所有觀眾的期望。而我們關注的,不應該僅僅是導演,而是電影本身,我說這是一部好電影,因為它的主題就符合當代價值觀,環保。也與時代結合在一起,融入了科技與搞笑因素,值得細細思考與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