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誇孩子努力,比誇孩子聰明好?

騰訊的創始人之一,陳一丹先生,創立了一個“一丹獎”,這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獎金是諾貝爾獎的3倍,達到3000萬港幣。

2017年的一丹獎得主,頒給了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的提出者,斯坦福大學的德韋克(Carol Dweck)教授。

這兩種思維到底在講什麼,讓他獲此殊榮呢?

為什麼誇孩子努力,比誇孩子聰明好?


讓我們先從他做的一個實驗說起:

為了考察“表揚”對孩子的影響,德韋克教授找了幾百個小學、初中的孩子,先給他們做10道容易的智力測試題。

做完後,一部分孩子被誇獎“聰明”:

哇,你做對了8道題,你太聰明瞭!

另一部分孩子被誇獎“努力”:

哇,你做對了8道題,你一定很努力!

結果出人意料,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在接下來的測試中,他們中的很多人,不願意再選擇更難的題目,哪怕是那些題目能讓他們學到新知識。

當研究者安排了一些比較難的題目,所有的孩子表現的都不好的時候,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對難題再也沒有興趣了,他們的表現直線下降,即使再重新做一些容易的題目,也顯得沒有信心。

甚至在最後,研究人員讓他們在試卷上寫上自己分數的時候,有40%的孩子撒了謊,虛報了他們的成績。

相反,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卻越挫越勇,他們保留了對解難題的興趣,也表現得越來越好。

為什麼誇孩子努力,比誇孩子聰明好?


這個研究是顛覆性的,他證明了:

誇孩子“聰明”不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為什麼表揚孩子“聰明”和“努力”,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德韋克教授認為,表揚聰明和努力,激發了孩子不同的心智模型。

表揚聰明,實際上是在暗示:

人的能力是相對固定的,解難題只是證明你聰不聰明的方式。

一旦孩子接受了“人的能力是固定的”這樣的觀點,而他們又被誇聰明,那麼,他們自然就會努力的維持自己的聰明形象。

他們會把注意力從難題上,轉移到自我關注上來。

這就是僵固型思維的特點。

相反,表揚努力,實際上是在暗示:

人的能力並不是固定的,我們可以通過努力來發展自己的能力。

既然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他們不需要有“證明自己聰明”的包袱,並會把注意力放在努力本身。

關注自我證明,還是關注能力成長,就是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的重要區別。

為什麼誇孩子努力,比誇孩子聰明好?


  • 一個有僵固型思維的人,在面臨挑戰時,很容易放棄,因為他會擔心,困難的任務會證明他不行;
  • 一個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卻喜歡面臨挑戰,因為他會把困難看成能力提升的機會。

僵固型思維的人,認為努力是可恥的,如果你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說明自己的能力還不夠,所以就算是努力,也會偷偷的努力;

成長型思維的人,會以努力為榮,他們認為努力是激發能力的方法。

他們對批評的看法也不一樣:

  • 僵固型思維的人,把批評看作是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
  • 成長型思維的人,把批評看作是他人對自己的正面反饋。

看到別人成功時,僵固型思維的人會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失敗,因為別人做到了而自己沒做到,證明自己是不行的;

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卻會從別人的成功中去學習和借鑑,把它們變成自己經驗的一部分。

為什麼誇孩子努力,比誇孩子聰明好?


說到這,也許你已經有所理解,僵固型思維的本質,是一種防禦的心態。

把注意力,從“這件事怎麼做”,轉移到“怎麼維護我很強”的自我形象上。

這背後,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不安全感,而探索世界和發展能力,往往需要安全感做為基礎。

僵固型思維的人,背後的假設是:

  • 我自己的價值,是由他人來評價的。我只有表現好,別人才會覺得我有價值。而這種焦慮自然會將目光,放到自我證明上。

說到底,這兩種思維的區別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與這個世界的互動!

世界向我們提出問題,我們解答問題,我們的能力就在與世界的互動中成長起來;

我們的自我,也在與世界的互動中,充實起來。

為什麼誇孩子努力,比誇孩子聰明好?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到“我是什麼人”“別人怎麼看我”的時候,我們就會陷入到解答自我問題的困擾中,從而沒有和世界進行真實的互動,停滯了自我的發展。

所以,我們都應該在與世界的真實互動中發展自我,而不是死守著一個僵化的自我概念、自我形象。

請記住,如果你相信變化,那麼,你是個什麼人根本不重要,而你會怎麼發展才重要。

最後,希望你可以多跟孩子說”你真努力“,而不是”你真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