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要高产,做好这七点

花生作为豆科作物,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好,食品加工前景好,是重要的出口产品。种植花生效益高,用途广泛,前景看好,给广大农民种植带来动力。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决胜时期,如何不误农时种植花生呢?

花生要高产,做好这七点

花生丰产丰收

一、平整土地

花生喜生茬地,不喜重茬地,迎茬地;喜沙质土、油质土,不喜黏性土、板结的土质。选择小麦、油菜、大葱、瓜田等前茬地,土层深厚50公分以上,耕作层30公分左右的土地犁深耙细,使土壤下部土实,表土疏松,耕作层土壤松紧适度,孔隙适中,便于耕作。

土地平整后开沟打埂,每两行或四行开一个沟,沟深13-16公分,利于旱浇涝排。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45%辛硫磷或48%毒死蜱拌细沙制作成颗粒剂,掺润土撒施,然后犁耙土地,用以杀灭地下害虫。

二、施肥

在犁耙地前,根据花生每亩产量500公斤对氮磷钾的需求,一次性施入氮14.8公斤,磷11公斤、钾16公斤,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硫酸锌和硼砂各1公斤,酸性土壤施生石灰25-50公斤,碱性土壤施石膏25-50公斤,也可以根据“肥地少施,瘦地多施”的原则,自行掌握。

花生一次性施足基肥很重要,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少追肥或不追肥,幼苗壮,花生健壮生长,为高产打下基础。

三、选种

1、自留品种:很多地方连年留种,品种已严重退化,携带有大量的病虫源菌,导致花生严重减产。

自留的秋果应选择饱满的双仁果、充实饱满、颜色鲜亮、发芽强的种子作种,筛选时先将秕粒、小粒、破碎粒、感染病害的霉变的种子一次性拣出,然后分级。

2、购买审定的品种:首先查看包装袋上的“三证”号、种子标签,再咨询品种的特性、产量指标及丰产栽培措施,筛选出符合当地种植模式、气候的良种。原种纯度不低于99%,良种纯度不低于96%。春花生宜选中晚熟品种,北方花生区宜普通型直立大果花生。夏花生黄淮地区北部选用中、早熟的中果型、大型果花生品种,长江流域、豫南、安徽等地可选用早熟、中小果型的品种。

四、晒种剥壳

1、晒种:

花生种子播种前带壳晒种1-3天,打破种子休眠,促进酶的活动,提高种子活力、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吸水能力,杀死病菌和虫卵,促进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2、剥壳:花生剥壳一般在播种前10-20天,最佳剥壳时间在播种前1-2天。因种子失去果壳保护,种子不贮藏,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霉变,消耗营养物质,出苗慢、不齐和弱苗、黄苗现象。

花生要高产,做好这七点

五、拌种

花生拌种是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提高出芽率和抗病性能,减轻播种后鼠、鸟和地下害虫等对种子的危害。花生的拌种方法很多,如药剂拌种、根瘤剂拌种、种衣剂拌种、微肥拌种等,能显著提高花生抗病虫能力,补充营养,增加种子活力。播种前7天-3小时拌种,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凉干,禁止高温情况下,放在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或铁皮上凉晒种子,防止灼伤种子,影响花生的发芽率和杀虫杀菌效果。

六、播种时间和深度

1、时间:当10公分土层地温稳定在12℃-15℃以上时,土壤最大持水量在60%-70%时播种为宜,二者缺一不可。水分低于40%以下时,种子易失水不发芽;而土壤水分高于80%以上,温度持续低于12℃以下时,种子易霉变、烂种,不能正常发芽,或缺苗断垄、生长不良。

2、深度:播种时,深度以5公分左右为宜,根据土质、墒情灵活掌握。黏性土质、墒情好,可浅播至3公分左右;沙性大,墒情差,可播至7公分深。播的深,土壤墒情又不好,播后再遇大雨,就会产生闷种、烂种现象。墒情不好,播后镇压,避免播种后透风跑墒,造成种子落干缺苗。

七、播种密度

根据不同品种、土壤肥力、耕作制度、品种生育期长短和气候条件确定密度。北方春播适用密 度7000-9000穴,夏播10000-11000穴,长江流域亩适用密度10000-11000穴,中等肥力地每亩9000-10000穴,麦套棉直播花生8500-9000穴,每穴两粒(供参考)。

密度过大、植株争水、争肥、争光严重,易徒长倒伏,花生有效分枝数和结果数反而减少,群体产量低;反之,密度过小总棵数就少,果针不齐,秕果多,果重轻不利于增产、高产。

...................................................................

  • 今日立春,种粮大户带着口罩忙春耕

  • 15省一线农资市场调查:大疫当前如何保春耕?

  • 农村防疫,注意这“九要九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