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过后,你和身边的家人朋友会不会改变消费习惯?会更节俭还是会变得及时享乐?

妈妈的陪娃共学课


通过这次疫情我有点深刻感受:平时不注重俭省节约,没有计划的消费,真要是碰上个天灾人祸的,就打自己个措手不及,不可能是事就处处找朋友帮忙吧,现在很多人都是超前消费,像房贷、车贷等等,万一失去了稳定收入那就傻眼,很怀念不流行房贷、车贷以前的日子,那时候人们的传统是手里边有钱了,第一个念头就是马上存起来。朋友们你们咱看这个问题?


user燕赵磁州人


没有疫情,也准备改变消费习惯了。年前被老板约谈降薪,那份糟心啊,吃不下睡不着,每一想起都觉得愤怒,心酸和屈辱,恨不能一辞走之,可我正是传说中“上有老,下有小;让你跪着死,不能站着活;打不走,骂不跑“的职场中年人……走在街上,看着那些诱人的华裳美食,看看而已,以我之前的薪资何须犹豫……强打精神强颜欢笑,年前的工作一丝不苟,加班往前赶着收了尾,还是想好好过个年的,降薪的事自己一个人吞在了肚子里,没对家里人讲。

然后这个年过成了这样。私营企业,无薪假期,这个我能接受。闭门不出的日子里,也偶尔出去采买生活物资,银行卡有余额提醒,卡上的数字嗖嗖的往下降……今天老公买了蔬菜和馒头回来,顺口说了句:街上东西好贵,馒头都一块钱一个了。我没接话儿,心里默默打算:下午和点儿面自己蒸馒头吧。家里也有发酵粉,总是买发酵粉,但是好几年没蒸过馒头了,最后一次是去年通暖气前买的,想着通了暖气好发面,但其实一直都没去做。


一株简单的兰草


想着改变了,我是89年的,结婚七年了,觉得压力大只生一个儿子,每个月月月光,还欠,和老公从没个打算,年前他辞了工作,我觉得歇一段就歇一段吧,过完年再说!结果就这样了!现在就靠着我这点工资生活,年前车贷房贷加花呗以及平时零花花了一万多,这马上又是花呗车贷房贷加养老保险,又是一万多!!!唉!有点焦虑了,最近看老公哪哪都不顺眼,觉得他吃我的喝我的,不但养着孩子还要养他!心态都不好了现在


吧嗒吧嗒吧嗒嘴


这个问题我先说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没有疫情以前我的生活也很节俭,东西从不浪费,钱从不乱花。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与疫情没有任何关系,生活还是一如既往,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我们旁边的朋友大多也会像我一样,虽然他们现在进了城,有了不错的工作,在未参加工作前,都是农村出来的,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她们从不浪费一分钱,都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我们这小区老俩口一个月养老金要一万多元,也舍不得奢侈,见我自己做褲衩,背心,她也做,我想年岁大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节约,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给年轻人,不会过日子的人敲响了警钟,尤其是月光族,没有固定的收入,还乱花钱的人,敲响了警钟。一个月封城封路,不能挣钱,不能出去打工,光花钱不能挣钱,又没有什么积蓄,现在时间还不算太长,再有一个月你看傻眼不?房贷、车贷、水费、电费等生活费,孩子上学即使书费学费不收,作业本、文具等这些生活的开销麻哪里来?老人们常说:要待有日思无日。所以说,我们要居安思危,经过这次疫情我想年轻的一代会更懂得珍惜,会改变自己以前大手大脚的毛病,留点积蓄,勤俭持家。


时代的荒唐


有没有这次疫情,我的消费观念都是一贯的。消费观念可能和年龄有关系,我出生于70年,小时候耳染目睹勤俭节约的例子太多了,从小养成了有二只敢花一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从不会把身家性命全押上。当然这也是性格的局限性,成不了大事!从河南农村一路打拼到广西南宁,也算是略有小成。知天命之年保持着无贷款,无外债更无内债,拥有一间三四十人的小公司,运行良好,人事稳定!量入为出这句话,对作为普通人来说,永不过时!


民森科技


我一直的生活习惯,都是未雨绸缪。

本身就是普通人家,没有实力和资本去奢侈,而且我本人也不看重什么名牌,衣服啊包包啊,都是以实用舒适为主,都是中档,不会为了省钱买便宜货,但是遇到特价或者断码的物美价廉的东西,我会买,尤其衣服面料,喜欢纯棉。每季只有几件,基础款为主。

吃的方面不会省钱,新鲜蔬菜水果是必须的,鸡鸭鱼肉是刚需,也喜欢喝粥,家里各种粗粮常年必备。家里有活动或者过节会全家出去找个风味好的特色店改善一下,其余一般是在家吃。

这次疫情,正好是过年,家里储备很多,就是平时,我家也习惯性常备米面各至少五十斤油两桶!冰箱里菜肉全是满的。没有出现有的人家断粮的现象。

可能是受我老妈的熏陶吧,我老妈就认为,一个女人,要把家里日子安排好,就算我们是普通人,没那么多讲究,也不能成天缺东少西的,家里一团乱麻就不是过日子的人家。所以我继承了。

这次疫情,才刚刚过了年一个月就叫苦叫穷,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我就没有这种感觉。不能上班收入受影响是肯定的,可是在短期内就扛不住,只能说平时没有好好计划。

老话说的好: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就会穷。

穿衣吃饭论家当,不要非强迫自己做自己能力办不到的事!

就比如:非开好车非住大房子,哪怕自己收入全部要还贷款,去倒腾信用卡,也要去做。这是在给自己套枷锁。就没有想过,老人万一病了,万一失业或者跳槽的空档期,万一资金链断裂怎么办?

总要给自己留一点应对风险的底气吧?

什么是底气?

钱!

现在疫情还没有解除,大部分都不能出去工作,我也在家没收入,可我心里很平静,我知道我短期内生活不会有影响。

今后我还是会按照我以前的习惯生活,不同的是我会对我在这次疫情发现的缺憾增加补充,比如一次性手套口罩84等东西,会加大一些存储,不会再发生需要时手忙脚乱的情况。


似水骄阳68400818


这次疫情过后,我会有所改变,疫情发生后多数都是中老年染上,老年人岁数大了,其 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因此,一、增强体质,必须加强锻炼,快走、游泳、瑜伽都交替做,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凡事想开,,不计较。三、开阔视野,有时间与家人朋友多旅游,开开心心游山玩水,品美食。,四、加强营养,科学饮食,合理安排膳食。五、注意休息,不熬夜,不追剧情。





高山流水59001887


01 勤俭节约,惜衣、惜食

人活一世,吃有度穿有度,完全没有必要铺张浪费。

穿衣只求干净整洁,适合自己的身份即可。不求时髦,也不求奢华,自己穿着得体就是穿衣最好的状态。

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素面朝天也是一种怡人的美丽;一个人如果优雅知性,粗布衣衫也遮不住从骨子里溢出来的风华。

餐饮不求大鱼大肉,更不求野味珍馐。粗茶淡饭最养人,蔬菜水果就是最好的营养品,而且肉食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适合。

我们中国人的肠道总长大约7~9米,而且肠壁有许多皱褶。食用肉类后,在体内腐烂产生的毒素在肠道滞留,不能像食用素食那样很快排出。如果经常食用肉类,对肠道产生不良后果的机率相对会增大。所以为了健康,尽量多素少肉。

02 正视钱财,理智消费

金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衣食住行都离不了。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们宅在家里足不出户,再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金钱的魅力。

然而对于钱财,也许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些人会节源开流,有些人会大肆挥霍。这次疫情期间,也许会有人受到了金钱的困扰。

昨天看《爱要大声唱出来》节目,有一对80多岁的军人老夫妻让人们大为感动。两个人退休费每月不菲,但他们省吃俭用,穿着部队发的衣服和鞋子,把积攒的一千多万都捐了出去。

他们说不能忘本,老了也要报效国家。为了上节目,老奶奶花费15元买了一双新鞋。主持人王为念说要给两位老人买鞋,老人家当场拒绝了:“谢谢您,我们不需要。”

多么可爱可敬的两位老人家!和他们相比,我们哪一个不奢侈?钱太有用了,但是要理智地消费,切不可铺张浪费大肆挥翟。千万别等到要用时,才发现手中空空无钱可用。

03 饮食习惯要改变,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自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相信大家都深刻体会到了猎杀食用野生动物的后果。

2003年食用被感染的果子狸引发的非典让人记忆犹新,如今猎食野生动物引发的新冠肺炎又扑面而来。不管是蝙蝠还是穿山甲,都是猎食野生动物带来的灾难。

蝙蝠昼伏夜行聚集在山洞和崖缝里,仍不能摆脱人们的捕食。穿山甲生存了几亿年,如今又被猎食成了濒危动物,这一切都是谁之过?

地球是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而一旦破坏了这个平衡,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澳大利亚山火遭遇暴雨,如今东非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着实让人们忧虑重重。

结语:不经历灾难,谁都体会不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所以人人都应该自查自责。愿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惜衣惜食;敬畏生命,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作者:@红尘一朵莲。传播健康知识,讲述人间温暖。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评论。


红尘一朵莲


春节前,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令人猝不及防,我们家在农村比较偏僻,消息来得比较慢,直到封村的命令下达,商店的东西都变成镀金的奢侈品,家家户户这才手忙脚乱起来,争着抢购大米、白面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口罩、酒精和消毒液这些防护用品,平时大家并不购存,真的到了千金易得,口罩难求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未雨绸缪是何等重要啊!!况且抢购高峰,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不说,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试想防护用品如果买来赝品不起作用,那可是身体受到伤害不说,心灵也跟着受到双重伤害 。所幸的是国家的应对措施及时,打击力度也大,虽然受到些许的影响,我们平时的行为习惯也有很大触动,但是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

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疫情过后,涛声依旧:勤奋者会珍惜当下,更加的勤奋努力,节俭持家,更加智慧的生活。而懒惰者只会找到一个从所未有的新借口,继续及时行乐,听天由命……


乡村映山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