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由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主演的《大明风华》正在优酷热播,一直追剧的朋友们想必知道,如今大明的剧情已经渐入佳境,到了最精彩的皇位争夺战阶段,可以说是有点惊心动魄了。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目前的最新剧情是:朱棣北伐失败,撤兵途中病倒在榆木川,驾崩前召见内阁首辅杨士奇进行托孤,表达了想要立汉王朱高煦为帝的意愿,嘱咐杨士奇要尽力保护太子一家周全。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这杨士奇乃何许人也?明初著名的“三杨”之首,官至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棣历次北伐,都命杨士奇辅佐太子监国,可以说是太子的老师兼军师,这样的铁杆太子党,朱棣却找他来托孤,说明什么?

说明朱棣也迟迟下不了决心。

他又何尝不想让太子继位,可是他不能。汉王手握重兵,如果再来一次靖难,天下必将大乱,太子一家性命不保。

朱棣经过一番利弊分析,认为在皇位争夺战中太孙毫无胜算,与其让骨肉相残、生灵涂炭,还不如牺牲一下太子,让汉王继位。

但是他却觉得有点对不起皇太孙。朱棣对于这个孙子的喜爱和怜惜,甚至比对几个儿子都深。他也知道皇太孙不会甘心认命。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所以他才找来杨士奇,名义上是托孤,其实是帮自己做抉择。

就像杨士奇对太孙说的,如果皇上铁了心要传位给汉王,那他直接让汉王灵前继位就行了,何必找我来托孤?

由此可见,朱棣真的老了。曾经杀伐决断九五至尊的帝王,到这种关键时刻,也会犹豫不决,也会辛酸无奈。

说到底,朱棣也只是一个父亲而已。有哪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的?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奈何生在皇家,便身不由己。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朱棣作为父亲,首先考虑的是朱家人不要自相残杀,手上不要沾兄弟同胞的血。其次才是皇位继承给谁的问题。而这种辛酸与无奈,英雄迟暮、孤家寡人的一代帝王,又能找谁去述说呢?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导演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他通过杨士奇与太孙的对话,借杨士奇的口,将朱棣这种曲曲折折的心思,这种矛盾纠结、辛酸无奈的考虑表达了出来,成功塑造了一代枭雄朱棣临终前的孤独与落寞……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杨士奇最终选择了太孙,这一点毫无疑问。杨士奇考虑的是大明的千秋万代,不是一朝一夕。他认为汉王不是“治世之才”,而“有好聖孙,可旺三代”。

残阳如血,单刀匹马,一代帝王朱棣就这样去了。他踏着火红的霞光,走遍大明的辽阔疆土。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他的一生戎马倥偬,励精图治,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无论后人如何评论他的功过是非,史书上永远刻着四个字:永乐大帝。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朱棣死后,杨士奇帮助太孙说服了御前营主将樊忠,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并调遣两万山东备倭兵出关,战争一触即发。

太孙连夜潜回京城,说服太子登基称帝,关外汉赵二王手握数十万大军,而北京城内太子已经接受万人朝拜,皇位争夺战正式打响。

朱棣驾崩欲立汉王为帝,太孙偷回京城助太子登基,皇位争夺战打响

虽然我们都知道结局,但是小编依然好奇,《大明风华》将如何演绎这段惊心动魄的夺权之战,面对手握重兵的汉王赵王,拥有一众文官支持的太子将如何应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点点关注不迷路,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再走吧,刀锋影视

陪你一起追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