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为信阳宰”考辩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鲜为人知的是,在旧时信阳北门外,就有一座专门纪念和供奉他的建筑子贡祠。据考证,子贡祠为明代正德年间的佥事闫钦创修,直到民国时期,它依然是信阳最为著名的历史建筑。沈克明于1937年深秋曾到访过子贡祠,他在后来的文章中这样回忆道:

在小街的尽头,乃是一片郊野,有一条大道通向西北,距街约五十米处,大道的斜坡地方,有一座独立的房屋,粉墙青瓦,前有高大照壁,上塑有兰底黑字,行书体“先贤子贡祠”五字。照壁两侧,各有便门供出入。祠内有一小院落,院内植有扁柏两株,高丈余。正房三间,左右各有厢房两间。正屋中央塑有一“官员模样”坐像,身着绛红大袍拱手坐在高台上。左边塑有一“书办模样”站像,头带无翅官帽,身着黑边绿袍,白底皂靴,右手执笔,左手执薄记作预写状。右边站立一“衙皂模样”塑像,头带英雄软帽,身着皂袍、红裤,腰系黄色丝带,足蹬软底快靴,一手叉腰,一手执红黑水火棍。其余房屋,均空荡无一物。据说桑蚕局曾在此养过蚕,桑蚕局撤销后便空起来了。

“子贡为信阳宰”考辩

▲ 1928年《汉平新语》杂志中信阳子贡祠牌坊

子贡并不是信阳人,而他之所以能被信阳人纪念,可能源于他曾经担任过信阳的地方长官。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孔子家语》在卷三《辩证第十四》中详细记载了子贡到信阳任职前与孔子的一番对话: 子贡为信阳宰,将行,辞于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赐也少而事君子,岂以盗为累哉!”孔子曰:“汝未之详也,夫以贤代贤,是谓之夺;以不肖代贤,是谓之伐;缓令急诛,是谓之暴;取善自与,谓之盗。盗,非窃财之谓也。”

“子贡为信阳宰”考辩

▲《孔子家语》中对于子贡为信阳宰的记载

但凡是对信阳历史稍微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会在第一时间对这则记录产生很多疑虑:为什么在西汉的古籍中出现了后世宋代才会有的地名?作为一个常识,信阳之名始于宋太祖赵光义避讳而更名,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信阳更多的是叫义阳。

而在子贡生活的春秋时期,信阳曾先后被申国、楚国统治。很显然不会出现后世才会有的地名,所以说“子贡为信阳宰”的记载,极有可能是传抄而误。民国时期编纂的《重修信阳县志》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卷二十一《官职志》中写道:“按子贡之所宰,系山东之阳信县,见《家语》。信阳原名义阳,宋时始改名义阳。以旧志相沿已久,姑仍之。”

县志把《孔子家语》中“子贡之所宰,系山东之阳信县”的判断显然是有一定道理的。阳信县隶属今天的山东省滨州市,其地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立,而《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时间上稍晚于阳信县设立的西汉初期,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况且,根据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的记载来看,子贡一生活动区域都在卫、齐、鲁、晋、吴等国,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曾在楚国担任过官职,而信阳当时恰好属于楚国的领土。而西汉初年设立的阳信县,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隶属于齐国管辖,覆盖于子贡的活动范围。所以说,“子贡为阳信宰”的说法似乎更说得过去。

尽管明代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子贡并非在信阳当过官,但也还是借机利用名人效应来修建祠堂以示纪念,并且在子贡祠的旁边修建了子贡书院。后来,人们还在北门外还镌刻有“先贤子贡为宰处”的石碑一通,连同据说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写的“古申伯国”四字古碑和“何大复故里”碑,一同构成了当时申城最有名的古迹。

可惜的是,与当时很多文物的下场一样,这三通石碑也在几十年前那场文化浩劫中被砸的粉碎,据说光是信阳北门外的石牌坊都被扒掉、砸毁了20多个,这其中可能就包含子贡祠的石牌坊。(文/程思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