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无声告白》里有一句著名题记:“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事实却是,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马丽


演员马丽曾在一档节目上提到,拍《夏洛特烦恼》时,片方觉得她长得不好看,差点将她换掉。

娱乐圈这条路,对于样貌、身材都不占优势的马丽来说,并不好走。用她的话来说,自己特别自卑,她也想像其他女明星那样,长得高高的、瘦瘦的,有一种好看的脸,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

现实中的我们,就跟马丽一样:

  • 小时候:为了成为爸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乖乖地认真学习。
  • 感情上:年过30岁,不想被周围人嘲笑,哪怕自己还没准备好,就草草地步入了婚姻。
  • 工作中:不认可同事的价值观,但为了合群,总是勉强自己去迎合。

努力做好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总是放大别人带来的影响,而忽略自己的真实想法呢?直到前几天我读了《羞耻感》这本书,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本情感心理学书籍,由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罗纳德·波特—埃夫隆和家庭治疗师帕特丽夏·波特—埃夫隆二人合著。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我们了解羞耻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是从羞耻感的来源分享治愈羞耻感的指导原则,第三部分告诉我们如何治愈羞耻感。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大家深度解析羞耻感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并分享正确运用“羞耻感”的方法。

1、凡事都追求完美,是因为羞耻感在作祟

2、人的心态,决定了羞耻感发挥的作用

3、如何恰当运用“羞耻感”,让事情变得完美?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01

凡事都追求完美,是因为羞耻感在作祟

《羞耻感》中说到:“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类,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缺陷。

活在别人期待中的人,会将“得不到外界的认可”视为一种羞耻。他们觉得是自身存在某种缺陷所致,以至于用追求完美的方式,来抵御这种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人际情感。指个体在外界的普遍性价值影响下,意识到自己与外界存在的差异,而引起一种羞愧、耻辱的感受。

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羞辱自己,可以说,羞耻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羞耻感,是用来调节个体内部与外界不适感的动力。例如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会将犯错视为一种羞耻,为了维护尊严而采取改善的行动,当行为得以更正时,羞耻感也就消失了。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人们往往会放大羞耻感的存在,思想和行为完全被羞耻感所牵制

朋友小露就是如此。一个月前她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在自我介绍时,她给大家留下了一个“优秀者”的印象。在接下来的写作学习中,她为了保持这个人设形象,不断要求自己每一次作业都要做到极致。

  • 别人列一个文章框架只有几十字,她就要求自己丰富到数百字。
  • 其他人写完一篇文章,看一遍就提交了,她要反复检查好几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小露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她不想破坏自己在周围人心中的“形象”,不想 “优秀”的人设被“她也就如此”的评价替代。

她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降低了,就是一种羞耻

。于是,她就以“事事做到极致”的方式苛求自己,来防御羞耻感的发生。

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不辜负大家的期待,事事追求完美,其实就是“羞耻感”在作祟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02

人的心态,决定了羞耻感发挥的作用

羞耻感是一种正常的人际情感,它的存在告诉我们,与外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面对差异,人们看待的心态,会决定羞耻感发挥的作用。

第一、处于过度羞耻感的人,将完美主义当作防御器

用消极心态看待羞耻感的人,以羞耻为中心。他们认为只要事情没做好,就证明自己有缺陷,为此总是将“追求完美”当作习惯,来防御羞耻感。这就是处于过度羞耻感的状态

电影《黑天鹅》中的女主角妮娜是完美主义者。在一次盛大演出中,她被要求分别饰演白天鹅与黑天鹅两个角色,她能完美演绎白天鹅角色,但在演绎黑天鹅角色时,费了不少精力,为了追求完美,不惜颠覆自己高雅端庄的形象。

之后,她演的黑天鹅得到导演的认可,但她却觉得还不够。她担心演不好会被别人否定,或是被竞争对手取代。为此她对自己严苛到近似疯狂的地步。最终患上严重的幻想症,昏死在舞台上。

妮娜害怕因为出错而被人否定或取缔,她将出错看成是一种羞耻。为了避免这种羞耻的发生,她把关每一处表演细节、用零出错的标准来苛求自己。说到底,妮娜就是以一种消极的心态来看待羞耻感。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黑天鹅》妮娜


如果总是排斥羞耻感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失去了羞耻感本身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甚至变成了自我成长的枷锁。

羞耻感并不是一种毫无价值的存在,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对待它。

第二、处于健康羞耻感的人,将完美主义视为助推器

用积极心态看待羞耻感的人,将羞耻感视为短暂的存在。他们把羞耻感当成一种成长的动力,通过羞耻感的反馈调整状态、能力和心性,以此精进自己。这就是处于健康羞耻感的状态

《令人心动的offer》中的李浩源,是八名实习律师中实力较强的一位。在第一次课程比赛中,李浩源排名第二,对于自信十足的他而言,这个名次无疑是一种打击。但他没有为此消沉,不仅对比学习了第一名的作业,还去请教了老师。

他没有过多纠结在失败的羞耻中,而是从失败中找到自身能力与现实存在的差距,通过改善自己的问题来弥补不足,在之后的比赛中他拿到了第一。

对比《黑天鹅》中的妮娜,李浩源并不畏惧失败,相反他从失败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不断优化与完善,最终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令人心动的offer》李浩源

如果总是害怕出错或失败,而规避羞耻感,那么羞耻感永远是一种痛苦的存在。

我们应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接纳羞耻感。不追求完美,允许犯错,通过羞耻感的反馈,不断优化与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发挥羞耻感的积极作用

03

如何恰当运用羞耻感,让事情变得完美?

第一、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从生理上缓解羞耻感

羞耻感会给人带来强烈的生理反应,如果没有得到缓解的话,会让人精神深受折磨,就像《黑天鹅》女主妮娜那样。

想要缓解羞耻感带来的精神压力,可通过促进“内啡肽”激素分泌,使身体免受摧残。

内啡肽,是一种缓解精神压力的脑内脑内物质,它可以将 “痛苦”转化为“幸福感”,让人身型免受压力的摧残。

跑过马拉松的人就有这样的感受,跑了一段路程后,再突破一个痛苦极限后,身体反而变轻快了,这就是内啡肽在大量分泌产生的作用。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内啡肽


以下3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内啡肽”极速分泌:

(1)适当运动

除了马拉松这种长跑运动之外,可以通过一些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来刺激内啡肽分泌,比如骑自行车、爬山。

有一则新闻报道过,一个小伙因为失恋选择登山排遣失意,却因此爱上了爬山这项运动。

所以说,处于羞耻感压力中的人,不妨用适当的有氧运动来排解压力。

(2)饮食(吃辣)

凌潇肃在一次参访中提到,自己压力大的时候,会去吃特辣的火锅来减压。人进食辣椒后,在辣椒素的刺激下,口腔会发出一个信号给大脑,此时大脑就会分泌内啡肽。

爱吃辣的朋友应该有过这样的感觉,当辣得汗流浃背时,会产生一种恍惚感,这种恍惚感就是内啡肽分泌造成的。

(3)学会感恩

NIH(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研究小组研究发现,从事志愿者活动的人与不做志愿者的人相比,工作更热情、更有干劲。这是因为从事志愿者活动,有助于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因此,不妨以一种感恩的心态来看待羞耻感,用感恩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第二、利用“升维思考”扭转消极意识,从思想上治愈羞耻感

过度沉浸在羞耻感里的人,会放大羞耻感对自己的影响,从而陷入一种极度无助的消极中。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应该从具体问题中跳出来,尝试提升一个层次去思考问题,找到有效的破解办法。这种思维方式叫做“升维思考”

升维思考,是指跳出眼前问题的限制,将问题上升一个维度去思考解决之道的思维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过于拘泥于当前的形式,应该克服片面性,以一种全面、整体的视觉去分析和破解问题。

《安家》中的房似锦就是利用升维思考,成功售出跑道房。这套房子因为有一个长长的走廊,十年未被售出。

房似锦不受这套房子的户型局限,她将用户需求与户型相结合,想出了一个用装修设计来改造房子的办法,最终将房子成功卖出。

房似锦就是利用升维思考,将售房问题上升到用户需求这一维度。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之前的困难反而变成了新的售房契机。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安家》

如果总是着眼于当下,会在烦恼和焦虑的笼罩中不断内耗,没有多余的经历找到解决的出路。

一旦跳出当下,从“我的视觉”上升到“上帝视觉”,就能把牵制思考的无关细节忽略掉,将视野聚焦在真正关键的问题上,简化了问题,反而更容易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第三、用“目标机制”法将羞耻感从痛苦变积极,从行动上挑战羞耻感

羞耻感就好比一个反馈信号,告诉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什么问题。通过关注这些信号,采取一些行动,将痛苦的羞耻感转变为积极的行动,以此克服羞耻感的负面影响。

《羞耻感》中介绍了一个“目标机制”的方法,就是以制定积极的目标为核心,从行动上帮助人们治愈羞耻感。下面我将以《瘦身男女》的案例,为大家解释该方法的三个步骤。

背景:《瘦身男女》的女主mini,将要与分开十年的前男友复合,但由于身处太胖产生羞耻心。

(1)寻求他人帮忙

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让他分担自己的痛苦和脆弱,这样不仅能缓解内心的压力,还能从朋友那里获取到可行性的建议。

比如mini向朋友胖子诉说了苦衷,在胖子的激励下,她的羞耻感稍有缓解,同时胖子建议她用减肥的方法来解决身材问题。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瘦身男女》


(2)确定积极目标

制定一个改变的目标,制定的前提是接受“足够好”的状态,而不是事事追求完美。目标定下来之后,最好将目标量化,便于每日执行。

比如mini制定的减肥目标是半年减掉200磅。她将目标具体化:早起跑步、饮食以蔬菜沙拉为主、用苗条身材的海报作为激励等等。

(3)采取实际行动

按照上一步的目标,付诸实践行动,同时要定期审视自己的进展,至少一个月审视一次。

比如在胖子的监督下,mini根据每天的计划来减肥。处于瓶颈期时,通过对比效果,胖子决定送mini去减肥医院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最后减肥成功。

综合以上三个步骤,可以将痛苦的羞耻感转为积极的行动,一方面能缓解心理上的痛处,另一方面能从行动上改善问题,缩小自身与现实存在的差距,用自我价值感替代羞耻感


《羞耻感》:完美是失败的“遮羞布”,耻辱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04

结语

《羞耻感》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羞耻感。

羞耻感并不是一种毫无价值的存在,它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关键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它。

要想不被羞耻感的负效应所吞噬,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羞耻感,不要排斥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接纳它,让羞耻感从一种痛苦的状态转为积极的行动,用自我价值赶来替代羞耻感,一步步改善现状并推进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