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2006年11月上映的《雲水謠》,由尹力執導,陳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而成。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影片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陳秋水、王碧雲和王金娣之間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 。劇情沒有很大的新意,但是在當時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難怪當時被稱之為“最佳愛情片”,但是隻從愛情角度來看待這部電影,那未免有些單調和浮於表面了。

下面我就從電影的敘事手法,情節安排和人物刻畫三個方面,同時結合自己的觀影體驗,來說一說我對該電影的解讀。

敘事手法:採用了倒序與插敘的複雜的方式,更加凸顯了故事的張力。

情節安排:陳秋水與王碧雲的相遇,徐秋雲與王金娣的相遇,前後兩段故事情節有高度的重合,在情節的重合中訴說人物愛情相遇的美好,分離的痛苦,以及對彼此的成全。

人物刻畫:長鏡頭的運用加上人物非常生動到位的表演,秋水的掙扎,王碧雲的等待,王金娣的執著,使主題更加的鮮明。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敘事手法:電影採用了倒序與插敘相結合的方式,以三人的情感糾葛作為主線,以王碧雲侄女的尋找過程作為副線,很好的駕馭了時間跨度大、地域廣的故事節奏,現代生活與主人公時代的對比更加凸顯了故事的張力。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電影開始鏡頭便是現在年老的王碧雲,坐在輪椅上,諾大的房子裡到處都是自己的畫作,畫作的內容大都是自己懷念的人物,屋內的陳設都是懷舊復古風格。

尹力從一開始便用了長鏡頭細膩的鋪墊了整部劇的感情基調,孤獨而又悲涼。

侄女的一個電話,打破老人的內心寧靜,在侄女的追問下影片拉開帷幕,影片既是老年王碧雲的一部回憶史,也是侄女的探索歷程。

根據王碧雲的回憶,一個長鏡頭深入臺灣的市井之中,在車水馬龍充滿生活氣息的背景下,陳秋水作為一個家庭教師,在王家遇見了王碧雲,兩個人一見鍾情。

此時鏡頭跳轉到現代,王碧雲侄女在酒吧給姑媽打電話,嘈雜的環境,熱烈的音樂以及隨處可見年輕人大庭廣眾下的隨便的親密行為,和40年代秋水和碧雲單純乾淨的傾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這樣的插敘的方式始穿插在整個電影過程當中,如每當陳秋水和王碧雲之間的關係有進一步發展的時候,鏡頭就會跳躍出來。還有在陳秋水和王碧雲分別之後,插敘鏡頭一直追隨著陳秋水有臺灣到大陸,再到朝鮮戰場,最後到達西藏。很好的完成了影片的時間跨度長和地域跨度廣的轉換。

我認為,插敘的運用讓電影的感情張弛有度,不會因為王碧雲的空等一生,不會因為王金娣改名王碧雲,讓觀眾覺得電影過於悲劇化,在整部影片感情爆發的時候,依然能夠體會到感情細膩的部分。同時讓觀眾在屏幕前自然流暢的度過了60年的光陰歲月,而不感覺跳脫和突兀。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情節安排:該劇在情節安排上也頗有一番小心思,雖然看似是陳秋水一個人兩段不同的感情,但在情節上隱晦的告訴觀眾,實質上這是一段感情。


其中我們以電影當中4個跑的鏡頭來一看究竟。

在陳秋水被我王家辭退之後,他回到老家終日魂不守舍、苦悶不堪的時候。他突然穿過後院,衝開雞鴨,跨過小橋,一連串跑的鏡頭之後,看到了日夜思念的王碧雲。這一段跑足以表現出見到心愛之人的急切的願望。

而這一樣急切欣喜的跑,在許多年之後的西藏,改名為徐秋雲的陳秋水穿過醫院的每層樓,前後大院,去見那個改了名的王碧雲再次出現。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陳秋水在臺灣被查,生命難保不得不遠走大陸,在雨夜與王碧雲分手之後,一路追跑著王碧雲坐的車子,正表現出兩人分離的痛苦。而這痛苦又在多年以後,王金娣在火車站千萬人之中遇到徐秋雲之後出現了。

王金娣也是同樣跟隨者火車一路狂奔,直到筋疲力盡,追趕著徐秋雲,把身上吃的東西傾囊相授,把徐秋雲口袋裡的鋼筆拿走,這一動作也同樣表明了王金娣愛他等他的決心,影片同時利用鋼筆這一道具表明王金娣與徐秋雲會有進一步的發展,而陳秋水與王碧雲的愛情到此進入另一個不一樣的狀態。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我認為電影看似演繹了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的故事,其實是陳秋水前段得不到的愛情,在王金娣身上的延續。不是對愛情的背叛,不是對承諾的食言,而是一個善良的人對愛情的執著和成全是一個時代賦予的特徵。

人物刻畫:三個偶像出道的演員,在電影中的表現令人驚豔。三個演員對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的把握非常細緻,再加上鏡頭語言優美,能夠很好的詮釋出三個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動,生動的展現出人物不同的時代特徵。


王碧雲和陳秋水的出身不同,衣食無憂,條件優渥,所以在這樣的家庭條件長大,便有著傳統女性的特徵,溫柔賢惠,以家為重,視愛情為生命。

但是她又有著現代女性的果斷和主見,無論父母如何規勸和阻止,都不能動搖和陳秋水訂婚的決定。就算是陳秋水逃往大陸,王碧雲也實現了之前自己的諾言,用兒媳婦的身份照顧陳秋水的母親。幾十年如一日的從沒有斷絕尋找陳秋水下落的行動。

在我看來,在這裡不能只單純的看待王碧雲這個人物是為愛情等待、孤老一生的形象,應該還有中國女性特有的堅韌和勇敢。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陳坤扮演的陳秋水,出場的第一個特寫鏡頭,就是王太太詢問家庭境況,那雙沒有穿襪子的腳,還有對陳秋水面部表情羞澀又有青春活力的特寫,一下子就把窮小子的窘況刻畫的淋漓盡致。

但是陳秋水作為一個時代熱血青年,又跟王碧雲這個安逸的大小姐有著截然不同的理想。他是一個“叛逆者”,崇拜魯迅,是底層人們的代言者。

王碧雲找到陳秋水家中,兩個人坐在樓梯裡的對話,充分暴露出兩個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信仰。王碧雲只求和心愛的人平安度過一生,是小我。而陳秋水為勞苦大眾而反抗,則是大我。

如果說在臺灣的陳秋水只空有一腔抱負的熱血青年,那到了大陸以後的徐秋雲則成為了一個成熟的革命戰士。

這在徐秋雲和王金娣第一次開口說話的時候,便表現出來了。徐秋雲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革命戰士和戰地醫生的口吻,對一個19歲的小姑娘的對話,用了一種“領導”的架勢和口吻。

雖然心存愛情,是一種完全自我的東西,正因為這對自我的東西的渴望,才激勵著徐秋雲完成一個大我該去做的事情。

對待王金娣的執著追求,以及她不惜改掉自己的名字,變成王碧雲上的時候,他看到了另一個王碧雲和這麼多年堅守的自己,因為懂得心中等待的苦,便有了接受的憐憫和同情。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所以很多人對陳秋水的“移情別戀”非常憤怒,為苦苦等候的王碧雲不值得。但我認為正因為陳秋水能夠接受不顧生命危險,追自己到西藏的王金娣,是一種非常有擔當的做法。他要為一個女人負責,這並不代表他內心忘記了對王碧雲的承諾。這是一個時代的錯,是戰爭的錯,不應該是一個人的錯。

王金娣這個單純而又執著的姑娘,很多人認為她改名讓人難以理解,誰甘願去做一個替身呢?

在成婚當天,兩個人相對而坐,而中間還擺了一杯酒給王碧雲。王金娣說過一句話:

姐姐,今生如果他見不到你,我會帶著他來生去跟你解釋。他沒辜負你,是我不讓他等了,以後就有我替你照顧他。


我認為她改名是因為怕陳秋水為不能再等碧雲難過,這樣能讓秋水心裡好受些。只有她主動的邁出一步,三個人才有新的局面,三個人苦等的局面必須有她來破除。而且,她能包容陳秋水內心裝著王碧雲,這也正是他看重陳秋水的地方,重情重義。

所以王金娣這個人物形象,不止是單純的執著,還有大愛和包容。

豆瓣只有6.9,這部2006年的《雲水謠》,憑什麼稱之為經典


總結:

都說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其實,無論時代如何改變,人們對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的期望,從沒有改變。

我們應該慶幸如今的生活,想抱一個人,哪怕在地球的另一端都能如願。不管離多麼遠,只要一個電話便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看到對方的面容。

《雲水謠》觸動我們的不應該僅僅是悲傷和惋惜,更應該是懂得珍惜此時身邊擁有的一切,不單單只是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