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用青春交换总统


假如用青春交换总统

在青年面前,光环算不了什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来华访问,与北京大学学生有一次对话。他说:“你们不要把我当作总统,而要当作老朋友看待。我在青年面前算不得什么。如果你们能给我青春,我宁愿把总统的职务交给你们。”这番话引起一阵欢畅的笑声,因为三言两语,就让同学们理解了青春的宝贵。

总统的职务令人炫目,对于注重个人价值的那一代大学生来说,在总统的位置上无疑可以更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他们追求成功的人生,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总统算得上成功人生的一个样本。然而,他们是否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去交换总统的职务呢?从那欢畅的笑声来看,他们对佩尔蒂尼的话心领神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赔本生意。


假如用青春交换总统

公民佩尔蒂尼


佩尔蒂尼固然达到了一种人生高度,但他觉得自己在年轻人面前算不得什么,因为他已不再拥有那令人羡慕的青春。青春每个人都有份,而能当上总统的人少之又少,但青春是一次性的,总统却不是一次性的,一个人可以当两次总统,却不能拥有两次青春。青春一旦过去便不能挽回,但假如可以用其他东西来交换,那么,人们大概无论什么都愿意付出。事实上不只一个人设想过这种交换,上个世纪以一部《教育诗》为中国人所知的苏联作家、教育家马卡连柯,在一次读者座谈会上,与一位读者有如下一段对话——

马卡连柯:……是的,幸福的人(生)本来是你们自己决定的。

读者:不见得永远是这样。

马卡连柯:完全靠你们自己决定。我想象不到那种会使你们成为不幸的机会。你们已经是幸福的年龄了。您多大年纪了?

读者:38岁。

马卡连柯:太好了。我已经50岁了。我乐意跟您交换,把我全部的文学功绩统统给您,把您的年龄和您所有的一切不幸全部给我。

在苏联与我国共同经历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作家曾经是一种带有光环的荣衔,作家的文学成就也曾令人羡慕,但较之于十多岁的年龄优势,这又算得了什么呢?马卡连柯之所以宁愿用自己的全部文学功绩,去交换那位读者的年龄及其不幸,因为他相信,假如他重回三十八岁,由于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他将生活得更加幸福。他也许会遭遇不幸,但不幸也是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幸福生活的代价;何况对别人来说是不幸,对他来说未必是真正的不幸。重要的是,假如他重回三十八岁,他将重新生活到五十岁,这样他就赚了十二年。生活是幸福的土壤,生活中包含着一切幸福的可能,只要生活在继续,幸福是不会没有归依的。


假如用青春交换总统

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


拥有年龄优势,古人叫“富于春秋”。《史记》说“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其时汉惠帝大约只有十五六岁。可见古人说一个人富于春秋,不是说他已经生活了多少年,而是说他还将生活多少年,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生真正拥有的实际上只是未来的岁月。富于春秋是真正的富有,与之相比,居位至高、居功至伟都相形见绌。富有春秋意味着生活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倒不在于去当总统还是作家。一个人可能既当不了总统也当不了作家,却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富有春秋还意味着生活的道路更长,在未来的生活中,一个人可能走得很远,也可能走不远,但无论如何,生活的路必须自己去走,生活必须自己去创造。走过生活的路,才算真正生活过了,自己创造的生活,才可能是真正幸福的生活。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这只有一次的人生不能由别人代劳,只有一次的生活权利不能转让。此外,富有春秋还意味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为“创造—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联系在—起的”(《歌德谈话录》)。

人生在世,总要干一番事业,但事业并不是一切。人的一生所能成就的事业,假如不是在生活中干出来,而是用宝贵的生命去交换,那么,人们大约会感到非常不值。拿文学功绩来说,一位作家将写作当作最重要的事,总是把精力最好的时间用于写作,这样十年磨一剑,用十年时间辛辛苦苦写出一本书来,如果说他这十年就只换来这本书,他值得吗?且不说这本书可能淹没在汪洋大海般的出版物中,听不到一点声响;也不说还可能遭遇出版难,甚至还得自费出版;即便顺利出版,并能引起一定关注,甚至还给他带来了一笔或多或少的报酬,他恐怕也会感到可悲而又可怜的,因为这远远补偿不了他为此付出的十年辛苦。但如果不是作为一种交换,而是作为一种生活,他为此尽心尽力,做到了他所能做的最好,他将没有遗憾。那本书由于凝结着他的血汗,而为他视若生命,他是在用生命去创造一种价值,挑战一种高度,甚至以此安妥自己的灵魂,在生命终结时用作枕头的。在这十个春秋,他可能为此殚思极虑,呕心沥血,艰苦备至,却也可能饱尝创作的欢乐,无论如何,他毕竟为此生活过,辛勤劳作过,并在辛勤劳作中理解和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一本书算不得丰功伟绩,但比起虚度年华来,他毕竟还写出了一本书。


假如用青春交换总统

不经风雨也能见彩虹


假如年轻的大学生接受了佩尔蒂尼的建议,三十八岁的读者接受了马卡连柯的建议,用青春和年岁去交换二者的地位和功绩,结果又怎么样呢?起初,他们也许会为那曾经仰视的辉煌而晕眩,但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为此而生活过,而重新生活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们已将生命中最宝贵、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做了交换。享有辉煌却没有为创造这辉煌而生活过,就像没有开花长叶而结出的果实,因而未曾感受和体验过花的芬芳与叶的葳蕤。如果将某种人生目标比作期望中的果实,那么,为实现这种目标而奋斗和劳作就好比开花长叶,是幸福生活不可替代的要素。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世界上既有无花之果,也有未经劳动创造而坐享其成的生活,但正如不曾开花便没有芬芳,坐享其成也就感受不到劳动和创造的快乐。

佩尔蒂尼和马卡连柯都是有阅历的人,较为透辟地理解了人生。假如他们重回青年时期,当然还可以从事原先的工作,不排除还能取得原先的功绩、达到原先的人生高度,为此他们无疑还需要辛勤劳作、艰苦奋斗;更可能的是,假如他们重回青年时期,恐怕未必愿意重复原来的生活道路,因为那条道路上的风景他们已经领略,因而更愿意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而他们无论选择什么道路,达到什么高度,都将从中感受到别样的幸福。

如今市场经济,与成就和地位相比,人们也许更注重财富的价值。“人间只道黄金贵,不向天公买少年。”(元好问《无题》)古人或许真的不肯用黄金交换少年,而当代人是否愿意用青春去交换黄金呢?恐怕也不乏其人,因为年轻时谁都拥有青春,却不是谁都拥有黄金。但这种交易有一定限度,一旦突破限度,恐怕就没人愿意了。法国作家费纳龙写过一篇《年老的女王和年轻的农妇》的故事,女王到了风烛残年,仙女问她——

“你愿意恢复青春吗?”

“这个,我真是求之不得呵!”女王回答,“让我变成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吧,我可以把我的全部珍珠宝贝都给你。”

“那么,这就需要找一个人,用你的衰老来换取他的青春和健康,”仙女说。“可是,我们能找谁来领受你的一百岁高龄呢?”

仙女到处寻找愿意用自己的青春换取高龄和王冠的人。一位美丽的乡村姑娘听说当女王非常快活,表示愿意用自己的青春换取女王的王冠。仙女运用魔法,让她先体会一下这对她是否合适,她立刻就后悔了。


假如用青春交换总统

体会一下,这对你是否合适


费纳龙让女王达到百岁高龄,大概是为了把问题推向极端,使之显而易见。如果不是这样,有的人也许会为女王头上的光环所晕眩,而看不到自己将损失多么宝贵的东西。如乞丐为了摆脱穷困,野心勃勃的人为了高官厚禄,不惜让自己变老一点。但女王毕竟太老了,他们也都拒绝了这种交易。其实,是不是女王那么老并不重要,因为一旦做出这种交换,损失的东西一样宝贵。

(作者简介:焦加,原某报高级编辑、高级评论员。从事编辑工作34年,任评论员26年。所编栏目获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奖、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个人获第二届韬奋新闻奖提名奖。所撰评论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奖数十次。编辑出版该报杂文系列近20种,写作出版杂文集《亲自读书》等4种,其中《亲自读书》一文入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志公主编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近年致力于系列文史随笔写作,出版了《我眼中的风景——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