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征百越”并非只为开疆扩土,真实目的,有点不纯洁

秦军被山东六国称为虎狼之师,自称秦之锐士。在当时秦军确实是一支横扫六国的劲旅,同样是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军战斗力爆表,而山东六国却显得很鸡肋。只能说时事造就英雄,在很多时候,其他六国也有过辉煌时刻。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的军队是全民皆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由于国力不允许,根本养不起过多的常备军。正能少量留有常备军,以备随时发生的战争。秦军战力爆表,跟秦国的制度有关,首先秦军实行的军功制,每杀死一名敌军就能累计军功,获得爵位,为家人获得丰厚的奖励。制度是有了,至于怎么实行,就只能呵呵、军功制确实让秦军战力爆表,因为这让平民有了上升的渠道,甚至是奴隶都有机会获得战功。

“秦征百越”并非只为开疆扩土,真实目的,有点不纯洁


这个制度放到现在都令人眼馋,让大部分人充满希望,各个都向打了鸡血似的,奋勇杀敌,战力爆表。累积的军功能够真横获得爵位的又有几人?按照军功制,分封奖赏,这些奖赏就够秦王头疼的,哪有那么多的奖赏也爵位给平民,都是扯淡。只不过给你画一个大饼而以,秦王恨不得你战死沙场,在战死之前帮秦王多杀几个敌军,这样奖赏就不用落实了。秦王成了最大的赢家,也不是都不能封赏,隔三差五树立个全军典型,还是有必要的。

“秦征百越”并非只为开疆扩土,真实目的,有点不纯洁


就像买彩票,明知道几率不大,但还是争相购买。有了这样刺激大众的制度,秦国在对平民做动员时就轻松很多,每逢战事平民争相报名参军以途获得爵位。因此秦军的兵员仿佛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秦赵的长平之战,秦国把征兵年龄降至14岁,最终惨胜。这是秦国兵员面临枯竭的关键时刻,自此之后秦国没有出现过兵员枯竭的现象。李信攻楚,20万秦军被灭,嬴政不甘心,派遣老蒋王翦帅军60万,碾压楚国。不得不佩服秦国的动员能力。

“秦征百越”并非只为开疆扩土,真实目的,有点不纯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为了防止六国余孽死灰复燃,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最重要的是派遣蒙氏率领30万精锐铁骑北上抵挡匈奴。公元前219与嬴政整合集中七国的50万人“南征百越”先看50万军队的战绩,屠睢作为主将带领十万秦军,深入岭南,被5万百越人搞夜袭,全军覆没,屠睢战死。剩余的40万人也是死伤惨重损失大约在三十万左右,仅剩十万人与百越对峙了三四年,随后嬴政派遣任嚣和赵佗继续南征,终于把百越给平定了,设立岭南三郡。尽管赵佗军团收服了百越,自己也是损失惨重。

“秦征百越”并非只为开疆扩土,真实目的,有点不纯洁


在中原秦灭六国时军队如此强悍,在百越却举步维艰。按理说秦军是百战之师,刚刚横遭六国。在精锐的部队也经不起战争的消耗,其次在当时看来,最大的威胁是北方的匈奴,秦国的精锐已经派到北方去了。而南方军团的成分,大部分是其他六国的降兵,青壮年组成。百越在楚国南部,两广地区,哪里完全是蛮荒之地。楚国把这片区域当成犯人的流放之地,任凭其在自生自灭,生活条件艰苦。嬴政放着自己的坟墓不修,不建设国家,不去占领西北有用的土地,确把50万人扔到一个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劳民伤财,他图什么?

“秦征百越”并非只为开疆扩土,真实目的,有点不纯洁


​小编认为:结合50万南征秦军的战绩。这样一支南征的部队战斗力可想而知。中原陷入战乱时北方军队能够及时南下平叛,而南方赵佗所率领的50万秦军,已经日落西山,只能维持南越地区的稳定,对于中原的叛乱,他也是有心无力了。况且自己手下大部分是六国降兵。北方有精锐秦军和数以百万的民夫在修筑长城,南方有50万人,说是南征百越,其实是秦国针对占领区的以此血腥移民罢了。以此来消除大秦帝国的不安定因素,还能顺带着开疆扩土,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