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東北軍將領汲金純是怎樣的一個人?

聊聊文化歷史故事


汲金純是民國時期奉系軍閥張作霖麾下的虎將之一,曾參加過直皖戰爭、直奉戰爭以及鎮壓郭松齡叛亂等重要事件,可以說是奉系的元老級人物之一。此人雖為亂世軍閥,但也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老帥張作霖去世後,汲金純又輔佐少帥張學良,後來被任命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司公署上將軍事參議官、山海關警備司令等職務。難能可貴的是,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期間,汲金純宣佈離開軍隊,但至死也沒有投靠日本人,是一個頗有骨氣的人物。


出身貧寒,落草為寇

汲金純,1878年出生於遼寧海城。因為小時候家境貧寒,經常遭受地主其父,所以他長大後就當了土匪,靠打家劫舍為生。在1904-1905的日俄戰爭時期,他與好友張海鵬等人佔山為王,落草為寇,並與入侵東北的沙俄軍隊作戰。日俄戰爭結束後,汲金純等人才被清政府招降,從此成為正規軍隊的將領。

投奔張作霖,從此平步青雲

清朝滅亡後,汲金純最初在馮德麟的二十八師下面擔任五十六旅旅長。後來張作霖在東北擴張地盤並迅速崛起,控制了28師同時也吸收了汲金純為骨幹。

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後,奉系軍閥張作霖宣佈支持直係軍閥吳佩孚,並與皖系的段祺瑞開戰。汲金純被張作霖任命為蒙疆中路軍總司令,負責牽制皖系軍隊。


參加兩次直奉戰爭,鎮壓郭松齡叛亂

直皖戰爭後,直系吳佩孚的實力坐大,控制了北京方面,因此與奉系張作霖的矛盾激化。1922面,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當時,張作霖下令調動汲金純的28師防守熱河方面,結果因為汲金純的行動緩慢,導致奉軍被直系軍隊打得潰不成軍。事後張作霖十分生氣,於是下令剝奪了汲金純的軍權,給了他一個軍事顧問的虛職。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張作霖深感骨幹將領不足,於是重新啟用汲金純,調任他為奉軍第四軍副軍長,聽從張作相的指揮。不久後,奉軍將領郭松齡起兵反奉,造成關內的奉軍腹背受敵,動彈不得。在危急時刻,正是汲金純的軍隊撤到錦州西部一帶,多次擊退郭松齡部的進攻,從此深受張作霖信任。1927年,張作霖任命他為奉軍第三、四方面軍團第十軍上將軍長。


功成身退,拒當漢奸

1928年,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後,將原來的奉軍部隊改組為東北軍。汲金純以“奉系”元老的身份出任國民黨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司公署上將軍事參議官、山海關警備司令,達到人生的頂點。

不過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逐步被日本人佔領。汲金純於是辭去了軍職,先是搬到天津居住。天津淪陷後,他又搬回了東北瀋陽居住。當時,奉系的張景惠、張海鵬等人都投靠日本了,並多次勸說汲金純也去參加偽滿州國,可是全都被汲金純拒絕。此後,汲金純再也沒有回到軍隊中去,一直在瀋陽孤獨終老。


世界人文通史


汲金純和張作霖是同鄉,他們都是海城人。

汲金純出身貧困,年幼便給地主幹活。

由於無法忍受地主的剝削和虐待,在他15歲那年,與同伴聯手殺死了地主。隨後,他投靠了當地最有影響力的大土匪馮德麟。

(汲金純舊照)

汲金純在做土匪的時候,由於為人仗義,得到馮德麟重用。

1906年,馮德麟的土匪軍得到日本人保薦,被清廷收編為正規軍。

馮德麟被任命為奉天左路巡防營統領,而汲金純也被提拔為管帶。

辛亥革命勝利後,袁世凱將張作霖和馮德麟的兩支隊伍改編為陸軍27師和28師,兩人分別擔任師長一職。

汲金純則被提拔為28師56旅的旅長。

在這個過程中,張作霖和馮德麟一直平起平坐,兩人還結拜為兄弟,很有些兄友弟恭的和諧氛圍。

不過在政治上,馮德麟的綠林習氣卻很快讓他吃了大虧。

原來,袁世凱為了架空張作霖和馮德麟的勢力,他空降了心腹段芝貴來做奉天督軍。

這引起了張作霖和馮德麟的極度不滿。

於是,在張作霖的建議下,兩人決定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把段芝貴趕回去。

由於段芝貴在奉天的時候,張作霖雖然對他不滿,但表面上卻依然和他一團和氣,沒少送禮。

馮德麟卻一直對段芝貴視而不見,態度倨傲。

因此,張作霖便負責唱紅臉,而馮德麟則負責唱黑臉。

這事,做久了土匪的汲金純最拿手。在他的幾番恐嚇下,段芝貴果然嚇得不輕。再加上張作霖連哄帶騙,段芝貴不久便離開奉天了。

段芝貴回去向袁世凱復命時,難免狠狠告馮德麟一狀,同時又極力誇讚了張作霖一番。

這樣一來,張作霖得以掌握奉天實權,成為奉天督軍。

(馮德麟舊照)

馮德麟則只做了軍務幫辦,成了張作霖的副手。

馮德麟原本比張作霖勢力大,現在卻做了張作霖的小弟,他自然百般不服。

不過,汲金純認為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所以他反對馮德麟的行為。但畢竟跟了馮德麟那麼多年,他也不便明說,只能暗地裡和張作霖交好。

1917年,張勳力邀馮德麟和張作霖一同進京參加入復辟。

一直在權力上處於下風的馮德麟,認為若是能復辟成功,他必被加官進爵,張作霖的位置也就由他取而代之了,所以他積極參與復辟。

誰知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只會招至人神共憤。於是復辟大戲僅上演了12天便宣告結束。而馮德麟由於背叛共和,也身陷囹圄。最後還是在汲金純等人央求張作霖下,才得以釋放。

不過,由馮德麟指揮的28師,也就此收歸於張作霖。

這樣一來,汲金純也就成了張作霖的部下。

為了籠絡28師,張作霖從28師提拔了一批幹部。汲金純由於帶兵多年,再加上又有同鄉之誼,也被提拔為師長。

汲金純沒想到張作霖如此大度,心裡也就更加敬重他,做起事來也就愈發賣力。

(張作霖舊照)

1921年,張作霖為了控制熱河,又“逼迫”北洋政府任命汲金純做了熱河都統。

這可是封疆大吏,汲金純做夢也沒想到,張作霖如此器重他。不免愈發對張作霖感激不盡,也就愈發忠心不二。

不過,汲金純畢竟是綠林出身,又沒有什麼文化。在管理熱河期間,汲金純不僅沒能改革地方上的弊政,還徇私枉法,做些巧取豪奪的惡事,因此名聲很臭。以致郭松齡頗氣憤地質問張學良,如今熱河雖說由奉軍執政,但與過去直軍在任時,有何差異?

汲金純不光管理地方能力不足,指揮作戰上也沒有可圈可點之處。

第一次直奉戰爭,汲金純率28師在熱河抵禦直軍。

結果,由於他指揮不力,導致行動遲緩,很快就被直軍打得四散而逃,熱河自然沒能守住。

戰爭失敗後,汲金純本該按軍規嚴處。可張作霖一向講究論資排輩,他認為汲金純也在奉軍多年,又對他忠心不二。因此便以“非故意”,替他開脫了大半罪責,只是奪了他的兵權,暫且讓他擔任了個軍事顧問的閒差。

不過,張作霖已經意識到,軍中的這些老人由於都是綠林出身,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打仗全憑的是膽量和勇氣,顯然已經不能幫他稱霸天下了,

所以,起用科班出身的軍事專業人才和訓練新軍,已經迫在眉睫。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到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戰爭格局大有改觀,很快就打敗了直軍,而張作霖如願接管了北洋政府,擁有了最高權力。

得勝的張作霖沒有忘記汲金純,不久後便任命他為第9師師長,讓他駐守昌黎。

(郭松齡舊照)

汲金純萬萬沒想到,自己又官復原職,對張作霖更是感動不已。所以當郭松齡舉起反奉大旗時,他不但沒被拉攏,反而堅定地站到了張作霖這一邊。

當時,郭松齡率領的精銳之師實在太過強悍,汲金純不敢硬碰,於是撤退到連山一帶,和張作相聯合抵抗郭松齡。然而還是隻堅持了3天,就被打得潰不成軍。

眼見郭松齡勢如破竹,很快拿下錦州,直逼奉天。

就在張作霖都準備下野的時候,戰局卻發生了變化。

原來,汲金純的部下聯合與郭松齡結盟的李景林,扣下了戰略物資。同時他們又以第9師的旗號,收編了不少“反正”的奉軍,並積極佈防,阻攔郭松齡。

為了能爭取到更多兵力,汲金純的部下給張作霖發了一份急電,聲稱他們已經收回了錦州。

這消息讓張作霖信心大增,趕緊讓呆在奉天老城裡的汲金純去前線指揮。同時他又在日本人的干預下,重整軍隊,發起總攻命令。

天氣寒冷,缺衣少食,武器又匱乏,郭松齡戰無不勝的隊伍,受諸多原因的影響,很快就潰不成軍。他對張作霖的威脅,也很快就得到了解除。

論功行賞,第9師自然功不可沒。汲金純雖然白揀了個功勞,但張作霖由於保存了實力,對他愈發器重。此後,他還在張作霖的提攜下,擔任過綏遠行政區的都統。

縱觀汲金純的軍隊生涯,能看出張作霖在用人上的特點。

第一,不在乎能力,只在乎忠心。

第二,論資排輩,即先來先得。在權力和地盤上,張作霖先以跟隨他多年的老資格們為先。哪怕到直奉戰爭時,這些老資格們在軍事上已經毫無作為,但他絕不卸磨殺驢。

當然,張作霖的這種做法,也讓奉軍派系之爭尖銳,這也是郭松齡反奉的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張作霖最終化險為夷,但是從他起用汲金純來看,他所統領的奉軍內部的確是問題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去世後,奉軍中的漢奸和叛徒最多的原因。

(參考資料:《中國近代軍系列叢書·奉軍》等)


張生全精彩歷史


汲金純,1878年生於遼寧海城。跟東北王張作霖很相似,他也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土匪。汲金純並非一直跟隨東北王張作霖的老人,恰恰相反,他一直是張作霖的老對手——馮德麟的麾下。

汲金純在給地主打工的過程中,因不堪地主折磨,殺了地主家的當家人,逃亡進入當時的大土匪頭子馮德麟麾下,並逐漸成為馮德麟親信大將。馮德麟被滿清招安後,汲金純成為他手下的管帶。辛亥革命後,馮德麟被北洋政府任命為第28師師長,而汲金純則是馮德麟兩個旅之一56旅旅長。



1916年,馮德麟與張作霖合作,擠走段芝貴後,兩人矛盾急劇上升,但汲金純並未參與兩人矛盾,反而暗中與張作霖交好。1917年,張軍率5000辮子軍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進入北京城,宣佈溥儀復辟,馮德麟積極參與了張勳復辟。溥儀復辟的鬧劇僅持續了12天就被平定,而馮德麟也被拘押,以汲金純為首的28師將領請求張作霖出面求情,張作霖不計前嫌,向段祺瑞擔保馮德麟,馮德麟也因此並未受到處罰。


1918年,汲金純擔任28師師長,歸入張作霖麾下。1921年,張作霖任命汲金純為熱河都統,成為統御一方的大員。1925年,東北軍大將郭松齡突然反叛,反奉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至瀋陽城下。汲金純並未與郭松齡合作,他緊跟張作霖,率軍拼命抵擋郭松齡大軍,為張作霖的反攻贏得了時間,並在後期切斷郭松領後路,為張作霖平定郭松齡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作為也贏得了張作霖的信任。

九一八事變後,汲金純離開東北軍,到天津當寓公,日本建立偽滿洲國後,汲金純回到瀋陽,當了日本人的“順民”,但他拒絕出任偽滿洲國的偽職,保存了作為中國軍人的氣節。1948年,汲金純病逝,享年70歲。


鳶飛九天2018


說汲金純是東北軍將領,不如說他是奉軍將領更恰當一點,東北軍是從1928年改旗易幟時候開始,而汲金純在九一八事變後就辭職了,從軍經歷大多都停留在了奉軍時代。

資深東北籍將領汲金純在奉系中的處境

要說這個汲金純跟大多東北籍的將領一樣,早年也是土匪出身,因為家境貧寒,很早就給地主打工,後來因為和地主發生矛盾,乾脆殺了地主一家,然後落草為寇,他的綠林領頭人就是馮德麟。

(汲金純)

關於馮德麟大家應該是很熟悉的了,汲金純就是馮德麟最為信賴的部下,追隨馮德麟東征西討,後來馮德麟接受招安,汲金純也成為東北巡防營的一名軍官。

民國成立後,遼寧一共兩個師,張作霖擔任27師師長,馮德麟擔任28師師長,下轄兩個旅,汲金純就是馮德麟手下的旅長。後來馮德麟因為參與張勳復辟,在北京通電下野,1918汲金純被推舉為28師師長,汲金純也由馮德麟的部下變更為張作霖的部下。

從當時的資歷來說,汲金純在奉系內部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卻因為他是馮德麟的手下而遭到張作霖的忌諱,直到1921年張作霖任命汲金純為熱河都統,才算是外放汲金純,以汲金純的實力,張作霖將熱河交給他一方面算是考擦期結束,另一方面也是將其調離東北,讓他既受制於東北,又脫離不了東北。

(馮德麟)

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汲金純因為軍事行動緩慢把熱河丟了,28師隨即被遣散,失去軍權。

在第二次直奉大戰期間,張作霖編成六個軍,汲金純擔任第四軍的副軍長,與當時的奉系中的新派相比,還不如姜登選、韓麟春、郭松齡等人更受重用。到1925年張作霖整軍的時候,一共編了20個師,汲金純也只是第九師師長。

可見,作為資深的東北籍將領,汲金純並不是太受待見,實力和能力都有限。

郭松齡反奉時為張作霖立下大功的汲金純

張作霖重用新派人士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那就是老派的例如汲金純這樣將領,水平實在是太差,尤其是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更是被打的狗血噴頭。

所以,第一次直奉大戰後,張作霖大量啟用新人,這裡面就包括張學良讀講武堂時期的教官郭松齡,張作霖大膽啟用新人也是其第二次直奉大戰獲勝的重要原因。

(張作霖)

然而,有能力的人,也是有野心的,比如郭松齡在得到了奉系內如此重用的情況下,還是起兵反對張作霖。

因為郭松齡掌握的全部是新式軍隊,再加上起兵突然,打得張作霖是一個措手不及。

汲金純作為老派奉系將領,深知只能跟隨張作霖才能有所發展,跟新軍沒得混,而且郭松齡資歷本身就比他淺,兩個人尿不到一個壺裡。

所以,郭松齡反奉後,駐防在昌黎的郭松齡撤回到葫蘆島與張作相等部隊共同佈防。

問題又出來了,郭松齡雖然人品不咋地,但是帶軍還是有一套的,汲金純的軍隊碰到郭松齡部後就一觸即潰,損失慘重,最終逃回盛京。

這個時候,郭松齡的部隊在興隆店受挫後,汲金純的部下在後方打起汲金純的旗號,收編反正的士兵,然後扣了郭松齡的物資,張作霖開始重用汲金純。

(郭松齡)

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後,張學良主政東北,隨後改旗易幟,因為張學良早年就是接受的郭松齡的思想,因此開始整頓軍務,將老派的人士全部替換掉。

汲金純基本屬於養尊處優,退出軍界了。

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汲金純在天津租界安頓下來,後來投靠日本的張景惠邀請汲金純到奉天擔任偽職,被汲金純拒絕。


據說本莊繁還親自去請汲金純,都被汲金純拒絕了,為此,日本特務還多次去騷擾和恐嚇汲金純,當然,汲金純雖然資歷老,但是影響力卻不是很大,最後被日本人放棄了。

可以說,作為一個奉系老式軍人,出生於貧賤之家,發跡於草莽之間,最後也擔任過奉系高級官員。當政期間也是無惡不作,然而在面對日寇侵略之時,雖然未能拿起武器前去抗日,但是沒有出任偽職擔任漢奸也是說得過去的,在民族大義面前堅守住了底線。


史論縱橫


汲金純,海城人,1903年時難忍僱主盤剝,起爭執殺入落草。當時的東北,乃是一個化外之地、法外之地,土匪也就是一種職業而已,大多數也就淘生活,並不以專職殺人掠奪為樂。然後東北地方上一些準備安心生產的村落,弄出來一種職業,就是自己集資養土匪,幾個村湊錢,僱一支名聲比較好的土匪,負責這幾個村落的治安保護,這樣假個村莊的人可以相對安心的生產,這支土匪也算有了根據地,算是雙贏,土匪隊伍拿了鄉親們湊的錢,多少可以添點武器,地方上也熟,也有了相對穩定的物資供應,這樣跟外來流竄的土匪打,多少還能佔點便宜,好歹也算內線作戰嘛,這樣的土匪隊伍,在這幾個村落範圍,可就不能搶劫了,最起碼在自己地盤上,裝也得裝成好人,所以在地方上,這種土匪武裝可就不能叫土匪了,叫“保險隊”,這生意還能擴大,就是去周邊村落再拉別的村子入夥,名聲好,武力強的保險隊就會做大,就得招人,實在有時候成本核算失誤,也會有虧空,那就跑遠一點仍舊當一回土匪,搶上一票。


張作霖就是這麼起家的,離張作霖保險區不遠,有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也有一大片保險區,頭目叫馮德麟,汲金純當土匪就是投到他手下,因為人仗義,名聲鵲起,被馮德麟視為心腹。馮、張二人保險區相鄰,市場競爭當然少不了摩擦,不過雙方實力也沒到扯破臉大打出手的地步,東北就發生了日俄戰爭,戰爭當中,馮、張二人的隊伍,都投入到打擊沙俄勢力的戰鬥中,這裡有個盲區,後來的宣傳和記錄,因為一些原因,都在這點上比較含糊,實際上這時候能拉著隊伍去打沙俄,背後基本上都是接了日本的資助,張作霖也就是這時候跟日本人搭上線的,馮德麟當然也不會高大到自己掏錢去抗俄。日俄戰爭後,這些保險隊活下來的,當然都頗具戰鬥力,遂被清廷收編為巡防營,再後來就成為正式編制,張作霖的部隊是27師,馮德麟的是28師,這時汲金純是28師一個旅長。後來馮德麟參與張勳復辟下野,部隊為張作霖吞併,汲金純才算成了奉軍一員,資格雖老,可惜是外來野和尚,以前跟奉軍嫡系還有些小矛盾,當然難當大任,一直到郭松齡反奉,汲金純經受住考驗,張作霖也真缺獨當一面的人,才得以高升,最後官至上將集團軍軍長,負責熱河山海關一線。

但是汲金純這個人,人品是不錯,在東北到今天都有他一些義薄雲天的傳說,可是軍事上,他就是半路出家的土匪,奉軍裡你別看楊宇霆那些人跟他差不多級別,可人家是留洋出身,一個張宗昌還懂俄語,能寫打油詩呢,汲金純是地道農民,成年年近三十後落草,軍事能力在讓張作霖失望的老奉軍裡,都比較墊底,後來張作霖重用他,大概也是看他這人踏實,沒什麼能力,也沒什麼野心,內線守成還是不錯的。後來日本漢奸不知是自己跑來請他出山,還是受日本人所託來喊的,反正他沒答應,也就不了了之了,這事上我也覺得日本人本身看不上他。現在因為這事說他愛國,我到也沒什麼意見,不過深究的話,我認為汲金純單純就是沒什麼國家觀念,不願意當名聲難聽的漢奸是有的,說愛國,天津陷落後,人跑瀋陽過日子去又算什麼?


李三萬的三萬裡


義薄雲天汲金純。



1.殺人上山。

因為地域偏遠和天氣原因,東北地區歷來人口密度不大,但是因為這個地區蘊藏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加上密林遍佈,所以成為了很多悍匪的藏身之地,東北土匪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絕對是威名赫赫,聲名遠播。在這一地區土匪中,有的投敵叛國,有的走上了抗戰愛國的道路。近代東北地區有一位著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汲金純,雖然出身於土匪,但是他是一位徹底的愛國者,汲金純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從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生計,一直靠著給地主家打零工為生,賺取微薄的生活費,這種人生狀態一直持續到汲金純將軍年近30歲,在他為地主打零工的過程中,地主老財一直盤剝他,即使是北方呼嘯的大冬天,也讓穿著單薄的他勞動,他終於忍受不了地主的壓迫和剝削,於是在一次爭吵後殺死了地主,連夜投靠了當地的土匪。



2.一生愛國。

土匪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汲金純這名土匪便是一位深受大家尊敬的義匪。汲金純在上山落草之後,將自己麾下的土匪勢力,改編成了東亞義勇軍,這支土匪勢力一不燒殺,二不搶掠,三不作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打擊沙俄入侵勢力,同時在戰鬥中奪取敵方物資,汲金純將軍舉起了抗擊沙俄的大旗之後,得到了無數東北群眾的支持,他的勢力也開始不斷的壯大。從一隻小小的土匪勢力,逐漸成為了一隻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武裝軍隊。張作霖統一東北的過程中,汲金純率部加入到張作霖的東北軍中,擔任蒙疆中路軍總司令。從一個土匪頭子,汲金純正式的成為中國東北軍的一位高級將領,在跟隨張作霖南征北戰的時候,汲金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打了很多大勝仗,為張作霖統一東北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深得張作霖的信任。張作霖被炸身亡後,汲金純跟隨張學良加入到國民黨政府,正式成為了國民黨正規軍的一位司令員,擔任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上將參議官,山海關警備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因看不慣國民黨不抵抗的政策,灰心辭去公職,住進天津英國租界地。後來,張景惠、張海鵬等人投靠日本侵略者,成為了日本人統治中國人民的走狗,他們一心想讓很有軍事指揮才能的汲金純加入他們,於是多次赴天津勸說汲金純參加偽滿州國,都被汲金純嚴詞拒絕。再後來,汲金純返回瀋陽居住,1948年病逝,終年70歲,汲金純雖然出身於土匪,但是一生都是為了民族大業不斷付出,正因為他的這些義舉,才使他成為一名著名的愛國將領,為後世所紀念。


智者說歷史


東北軍的將領,在抗戰中,投敵當漢奸的特別多,危害國家特別大。9.18後,東北軍就有十一個將領,投敵當了漢奸,包括捉蔣“英雄”孫銘久。1943年了,抗戰勝利已是鐵板釘釘了,東北57軍長還率軍投敵。東北軍可以說沒有什麼愛國情懷,連自己在東北的家人也可以出賣的一支軍隊。


安平144796971


東北土匪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絕對是威名赫赫,聲名遠播。在東北眾多的土匪中,有的投敵叛國,有的抗戰愛國。他們中有人走上了不歸路,也有人走上了光明坦途。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東北土匪,他是一位最愛國的土匪,他的名字叫汲金純。

汲金純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東北爺們,但是從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一直靠著給地主家打零工為生,一直到了汲金純將軍年近30歲,他終於忍受不了地主的壓迫和剝削,於是殺死了地主,投靠了當地的綠林,說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上山做了土匪。

開頭我們說過,土匪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汲金純這名土匪便是一位深受大家尊敬的義匪。

汲金純在上山落草之後,將自己麾下的土匪勢力,改編成東亞義勇軍,這支土匪勢力一不燒殺,二不搶掠,三不作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打擊沙俄入侵勢力。

眾所周知,在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之前,中國東北一直是受到沙俄帝國的控制的,當時的沙俄帝國對中國東北的剝削和壓迫是非常沉重的,汲金純將軍舉起了抗擊沙俄的大旗之後,得到了無數東北群眾的支持,他的勢力也開始不斷的壯大。



從一隻小小的土匪勢力,成為了讓所有人畏懼的武裝軍隊。 張作霖統一東北的過程中,汲金純率領著部隊加入到張作霖的東北軍中,擔任蒙疆中路軍總司令。從一個土匪頭子,汲金純終於正式的成為中國東北軍的一位高級將領


在跟隨張作霖南征北戰的時候,汲金純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深得張作霖的信任。

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他的兒子少帥張學良接任東北領袖職務之後,宣佈東北軍改玄易幟,加入到國民黨政府,汲金純也從一位軍閥高級將領,正式的成為了國民黨正規軍的一位司令員。

擔任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上將參議官,山海關警備司令 汲金純將軍的一生真的是傳奇的一生,30歲的他終於鼓起了勇氣,反抗壓迫了他幾十年的地主階級,40歲的他卻成為了國民黨東北邊防司令部上將參議官兼任山海關警備司令。這樣的人生,真的是非常傳奇的,這樣的人生,也是值得我們大家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