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唯一孫子,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祭奠奶奶受觸動,決定回國工作

70年前,1949年,在重慶解放前夕,一位瘦弱文靜的女子,死在了敵人的槍口下,留下了不足兩歲的兒子,但是她即使打上自己的性命,也不肯向敵人吐露一個字的秘密。

她是我們熟悉江姐。

我們對她的印象多半來自電影《烈火中永生》的形象——藍旗袍、紅外套、白圍巾的剛烈女共產黨員。

江姐唯一孫子,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祭奠奶奶受觸動,決定回國工作

英勇就義的夫妻倆

現實中的江姐,原型是江竹筠。

1920年,江竹筠出生在四川自貢的一個貧苦農家。幼年隨母親到重慶。為了貼補家用,10歲時江姐就到一個織襪廠做了童工。

1939年,她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她服從組織安排,並且刻苦學習,掌握了會計技能,以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工作做掩護,從事黨內通訊聯絡工作。

1943年,為了掩護彭詠梧的身份,組織又一時無法與彭詠梧當時的妻子取得聯繫,為了儘快解決工作任務,市委和黨員江竹筠商量,希望她假扮彭詠梧的妻子,此時未婚的江竹筠雖然有些羞怯,但明白工作任務的重要緊迫,接過了組織交給的任務。

此後兩年,兩人為了共同的事業配合默契,在朝夕相處中,兩個年輕人逐漸產生了感情,在組織的同意下兩人正式結為夫妻,並生育一兒取名彭雲。

江姐唯一孫子,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祭奠奶奶受觸動,決定回國工作

1948年1月,丈夫彭詠梧在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被敵人砍下頭顱,並且掛在城門上示眾,犧牲時他只有33歲。

江姐悲痛萬分,但痛苦並沒有沖垮她剛強的意志,她決定回到丈夫英勇犧牲的“戰場”,繼續戰鬥。組織考慮她有年幼的兒子,一直阻攔,終究拗不過她,她說自己最瞭解當地的情況,是最適合接替丈夫工作的人選。

1948年6月,江竹筠被特務抓住,押送至重慶的歌樂山,這裡是國民黨的恐怖魔窟——渣滓洞和白公館的所在地。

江竹筠被關進渣滓洞後,就被施以酷刑,獄友都擔心她會不會招架不住,叛變革命,知道特務把她架回牢房,獄友們看到雙手被夾得血肉模糊,幾乎昏厥過去的她。從此無論長幼,都叫她一聲:江姐。

1948年8月,一個年輕的女難友被營救出獄,出獄前,她問江姐是否有事情需要代辦。作為一個革命者,江姐從接替丈夫那天起,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唯有年幼的兒子讓她放不下。

於是她請女難友給弟弟竹安帶了一封託孤信。

她在信中託付了兒子,並且希望兒子為新中國的建設出力,希望兒子終生為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奮鬥。

後來,渣滓洞的女監中,聽到了新中國成立的喜訊,江姐和女難友們激動不已,偷偷在獄中繡了一面五星紅旗,當時她們並沒有見過真正的五星紅旗,並不知道五顆星怎麼排列,於是在中央繡了一顆,剩下四顆繡在四個角落。紅旗是拆下來的紅被面。

這面紅旗繡好之後,偷偷藏在獄中的一塊磚下,可惜江姐並沒有機會看到真正的五星紅旗。

29歲的江姐和20多位戰友一起,犧牲在看見曙光的黎明前。

江姐唯一孫子,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祭奠奶奶受觸動,決定回國工作

彭雲

接過奶奶遺願的孫兒

江姐去世之後,丈夫彭詠梧的前妻譚正倫接過了撫養遺孤的任務,一手撫養了彭炳忠和彭雲兩個兒子,因此彭雲一直視譚媽媽為自己的親生母親一般。

懂事的彭雲學習上一直勤奮刻苦成績優異,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大學畢業後,進入瀋陽的一家工廠就職,後來調入北京一個研究所,並與同在北京工作的大學同學易小治結婚。易小治也是革命烈士的後人,她的外公是楊開慧的舅舅。

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彭雲就如願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之後不久,他被派往美國公費留學。博士畢業後,他就職於馬里蘭大學,並長期定居於美國。

江姐犧牲70年後的今天,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江姐唯一的兒子彭雲,從小就在母親江姐的光環下成長,雖然一直不曾忘記母親英勇就義前的遺言,但是他定居美國還是引來不少爭議。

雖然身在美國,但是為了敬愛的母親,也為了對祖國的敬意,彭雲選擇保留國籍,始終沒有加入美國國籍。

對於為何不回國奮鬥,彭雲有著自己的猶豫。

其實他一直在徘徊,也想為祖國做一些貢獻,但是似乎沒有想好回國做些什麼,沒有找到合適的著力點,在思索中還沒等回國人就老了。他也曾說,母親的遺言,他還欠一半沒有完成。

時代的變遷,人各有志,我們也並不應該指責彭雲的選擇。

江姐唯一孫子,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祭奠奶奶受觸動,決定回國工作

當然,這一半的遺願,彭雲的兒子彭壯壯替他實現了。

彭壯壯在北京度過了中小學的生涯,十多年的時間都是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高二時他隨父母前往美國讀書。

也許是繼承了奶奶以及父母的高智商,高中畢業他順利考入哈佛大學數學系,之後又到普林斯頓攻讀博士學位,在同齡人中可謂是出類拔萃。

2009年,彭壯壯擔任麥肯錫集團中國區總裁,他首次回到了奶奶江竹筠的出生地,參加紀念奶奶殉難60週年的活動。在當地領導的陪同下他瞻仰了奶奶的故居,並且發表了悼念奶奶的講話。

講話中,他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知道自己是彭詠梧和江姐的孫子時的悲慟與震驚。回憶在即知道爺爺犧牲、奶奶在渣滓洞獄中壯舉之後的夜不能寐。

遠在異國他鄉,他想盡一切辦法找來《烈火中永生》的碟片,重溫了由那段光榮與偉大的歷史,作為這個影響全中國人民的偉大女性的後人,他非常振奮。

也許這就是他願意回到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父親沒有完成奶奶的一半遺願,他來完成。

巧合的是,彭壯壯在北京遇見了當年奶奶江姐中學時代的同學,也是後來地下黨的同事何理立的孫女仲琦,兩人相戀結婚,並定居北京。2019年,紀念江姐殉難70週年活動時,彭壯壯還帶著自己6歲的女兒一起去參加,他希望紅色的教育能夠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