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风湿病,光保暖可不够

风湿病多数在冬春两季发病,寒冷和潮湿地区更容易得病。很多的疾病都是出自于中老年人,其预防需要注意保暖、保持精神愉快、坚持锻炼等。

风湿的发病率很高,而且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活动和健康。由于人们对风湿病的认识尚浅,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大家要对风湿病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及时治疗。


预防风湿病,光保暖可不够

汤小虎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风湿病”这个词,而且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风湿的症状特征。他们要么一种姿势工作时间长一点,就感觉肩关节或腰部酸痛;要么一遇到天气变化,就嚷嚷膝关节酸痛;要么经常感觉到自己的膝关节、肘关节等处发凉,这些都是常见的风湿症状。

风湿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骨质疏松症、银屑病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血管炎等。晚期很多人关节会出现变形的情况。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虽然本病的致残较高,如果出现关节、肌肉、筋骨等处酸、麻、肿、痛、重等症状,但及早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减少致残率,甚至治愈。

风湿病的危害性强,反复发作后会引起多系统的病变,如风湿热可引起心脏受损坏,病人出现心慌、气短、消瘦、多汗等,发展为风湿性心脏病,危及患者生命,有一定的死亡率。

由于风湿的治疗过程漫长,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很多健康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些贫困地区的风湿病患者更是欠下大量债务,给整个家庭带来阴霾。 “希望广大的风湿病朋友在有什么身体的异常情况出现时,应该及早到医院就诊,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尽量避免身体器官等受到伤害。”汤小虎提醒。


预防风湿病,光保暖可不够


可采用中西医方法

风湿病患者可以酌情采用中药、西医治疗。

中医采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内服外用的方法,主要以调和营卫、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以及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润燥、化痰软坚、活血化瘀等为法;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封包、穴位敷贴、热奄包、蜡疗、熏洗、针灸、推拿等项目。

西医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醋氯芬酸、依托考昔等)、慢作用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雷公藤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


预防风湿病,光保暖可不够


心理问题也易诱发风湿

风湿病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来预防,特别是在天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精神愉快:要善于自我节制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维护好正气。

坚持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强健体魄,切勿一开始活动量太大,用力过猛,必须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避免风寒湿邪侵袭:患者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热身出汗,便入冷水洗浴,勿被风吹;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干燥;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清洗。居住环境要保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正气易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因而,做到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做,活动与休息适度是很重要的。

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临床患者证实,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患了病后,情绪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风湿病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面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昆明日报记者彭惠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