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称为“倭国”,这是日本人最不愿意听的,其实是误解

日本古代称为“倭国”,这是日本人最不愿意听的,其实是误解



然而,由于当时交往并不多,因而对日本并没有详细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随着日本前来中国的增多,记载也开始详细。在魏晋时期成书的的《三国志》和南北朝成书的《后汉书》中,详细的记录了古代日本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被中国册封的历史。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对日本的记载,基本相同,然而侧重点略有差异,《三国志》对国名、风俗人情等详细描写,而《后汉书》则记载了很多历史事件,言简意赅。如《后汉书•列传•东夷列传》:“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韩国七千余里。”,指出具体位置和距离。


关于“大和”,有的人认为是起源于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其实是一种美化,因为大和在日语中读作“亚马托(やまと),并非和“倭”同样发音。当然,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引用了《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有可能,这也是其选用“和”代替“倭”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未得到中国的允许下,日本由于文字采用的是汉字,自然只能在国内做文章,可是在对外关系上,必须得到中国承认才能更改名字,于是日本便想方设法求得改变。然而这个过程极为曲折。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所灭之后,日本在公元669年遣使入唐朝贺,提出更改国名。《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然而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说明唐朝同意其修改。


综上所述,日本从倭人——倭奴——倭国——大和——日本,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最终得到中国的承认才得以改名,也是不易。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一直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很难脱离汉文化的窠臼。从名字的演变,也可以得出某种启示,那就是名字和印象都是自己的行为导致,而不是他人赋予的结果,希望日本好自为之。

日本古代称为“倭国”,这是日本人最不愿意听的,其实是误解

2019/12/27榆木斋

日本古代称为“倭国”,这是日本人最不愿意听的,其实是误解

1、《论衡》汉 王充著

2、《汉书》汉 班固著

3、《三国志》西晋 陈寿著

4、《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

5、《隋书》唐 魏征编

6、《旧唐书》后晋刘昫、赵莹等编撰

7、《新唐书》宋 宋祁、欧阳修等编著

8、《善邻国宝记》日本 瑞溪周凤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