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成大“債主”拿出一欠條跟政府索要1100萬法幣,最後結局如何

老農成大“債主”拿出一欠條跟政府索要1100萬法幣,最後結局如何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

在古代,國家打仗要是沒有糧食或者金錢,就會派當地的官員向那些富商、百姓進行徵用,不過不是白白的徵用,而是會留下一張借條,上面有寫上借款日期還有官府蓋的印章,承諾打完仗就會還回去,不過這沒有還款日期。

因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打完仗,可就是因為這樣,慢慢的一個個“債主”開始向當地政府索要,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位來自山西的“大債主”郭建英,他這次帶著那張“天價欠條”來找政府索要,這又會與政府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事件起源

這張欠條的來源就說來話長了。

這是郭建英的曾祖父所借給當年政府的,由於當年國家正處於戰爭連綿的時間段,本來當地政府以為不用打很久,所以開始就沒有徵用糧食金錢,可是後面越打越久,

政府實在撐不住了,就四處開始向當地富商還有百姓徵用土地,糧食,金錢,以確保軍資,物資能夠用。

老農成大“債主”拿出一欠條跟政府索要1100萬法幣,最後結局如何

而郭建英的曾祖父聽到這件事後,由於他的一顆愛國之心,並且還極其看重百姓對他們家庭的聲譽,(郭建英的曾祖父是一個煤老闆富商),所以就借給了當地政府一千一百萬的法幣,還有捐贈了家中多餘的糧食,而當地政府也向郭建英的曾祖父承諾,只要戰爭一結束,就可以憑藉這張借條向他們要錢,還款

這件事一出後,郭建英的曾祖父家的聲譽是越來越紅火,都說他不僅生意做的紅火,他愛國的心也是紅彤彤的,可樂極生悲的是,在戰爭結束後,他們的生意開始慢慢變淡了。原因是他的同行在戰爭結束後開始慢慢好轉,同行肯定受不了郭建英曾祖父一家獨大,所以就聯合幾家一起壓低市場價格,出售劣質產品。

而這時的郭建英的曾祖父早上雙鬢斑白,無暇參與這商業競爭,並且由於他正直心,他無法接受這種以次充好的方式來欺騙自己的客戶,所以他們的生意一再慘淡,以至於到了郭建英父親的手裡面,已經是負債累累

,他的父親只好賣掉家中的房屋、土地、糧食,來還家中傭人的錢。然後剩下一些錢,蓋了一間勉強可以住下人的房子,然後以務農為主,來維持生活。

老農成大“債主”拿出一欠條跟政府索要1100萬法幣,最後結局如何

沒過多久,郭建英也出生了,本來這也比較算是溫馨的一個小家庭了,可是上天好像看不得郭建英家庭好一樣,讓他的父親生了一場大病,父親在他臨走前拿著借條放在郭建英手裡,並跟他說,

這是當年你曾祖父借給政府的票據,你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如果有人來還款了,對你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試探

郭建英就這樣一直保存著這張借條,可是奈何家裡實在是撐不住了,他就跑到當地政府門口一直轉悠,他想,這個是我曾祖父借給政府了,好說歹說也是拿來就國家的,我怎麼好意思去找他們要呢?他們會不會以為我是騙子,認為這張借條是假的?

當政府們的工作人員看到郭建英一直在門口轉悠不知道在幹什麼,就上前關切的問他,是不是有什麼困難?郭建英老人顫顫巍巍地拿著那張泛黃的借條,打開給了工作人員看,雖然這張紙年代久遠,但是這張紙上面的字跡還有政府蓋的紅色印章依舊清晰,可是想象的到郭建英老人保管這張借條是多麼的小心。

郭建英老人說道,這是他曾祖父當年借給政府的借條,因為家中有急事,沒有辦法等不到上面這個人來還款,只好硬著頭皮來找他們試一下看看能不能拿到一些錢。

老農成大“債主”拿出一欠條跟政府索要1100萬法幣,最後結局如何

而工作人員聽到這件事後,覺得這件事很嚴重,立即向上級領導彙報這件事,上級領導聽到這件事後也是非常重視,立即派出了專家來調查此事。

隨著郭建英老人拿著“天價借條”找當地政府索要錢財這事情一出,當地的人們紛紛認為,這個老人是不是騙子?他的借條是不是假的?他是不是受騙了?還有人認為,這個老人他就是想訛詐政府一筆錢,反正各種

謠言版本數不勝數。

可是輿論終歸是輿論,再說了,這老人敢訛詐政府的錢,他有命拿也沒地花啊,而且這不是自投羅網嗎?在專家通過走訪以前的老人,詢問了一些過往的事情,再調取過往的歷史資料,才確定是真的有這麼一回事情,大家也就才開始相信這個真借條的事實。

喜出望外

雖然老人拿的是價值一千一百萬的法幣,可是經過通過這麼些年的膨脹,還有利率的轉換,只能兌換人民幣八萬元左右,當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反而很開心,他本來以為他來跑這一趟會分文不得,沒想到最後還拿到了一筆錢。而且這個錢的數目對老人郭建英來講也是一筆鉅款了。

就這樣政府的工作人員帶著老人郭建英來到當地銀行取走了八萬元的人民幣。老人拿到錢後,留下了激動的淚水,連連誇讚人民政府是守信用的,不欺騙百姓的。

老農成大“債主”拿出一欠條跟政府索要1100萬法幣,最後結局如何

看到事情的最後,小編也是很佩服當地的政府,這個冤大頭的事情誰都不想當,想想平白無故給了別人八萬元,誰不心疼,但是當地政府不怕,他們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這才使他們的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

如果當地政府對這件事不理睬,看到這個老人以為是叫花騙子,直接驅逐他離開。或是不作為,只是口頭上的答應調查此事,恐怕這件事就不會那麼簡單了,不僅他們的名聲被敗壞,而且當地的人民也會開始集體抗議認為他們辦事無能,中國人民這顆團結的心也就這樣散了。

雖然政府只給了老人八萬元人民幣。但是他們得到卻遠遠大於八萬元人民幣的價值,他們收穫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讓我們為這敢奉獻,守信用的政府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