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1

馬上就要元旦了,今年過年早,大約是因此,沒有調休,元旦也就一天可以休息。


儘管小葉離家也就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但是他還是選擇了不回家過節。


也有回家過的,所以我們幾個閨蜜提前挑了個大家都還沒走的日子聚餐,說起不回家,小葉有自己的理由。


一來是麻煩,一放假車擠車人擠人的,來回折騰太累,二來最要緊的是這一天上班算三倍工資,對於像她這樣剛工作沒幾年的,錢是需要斤斤計較的。


三倍的錢一天也有五六百,每個月房租水電吃穿下來工資都不夠用,能多賺幾百一天,可不是小數。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我隨口說那就不管家裡老人啦,天天不是說想家,想爸媽嘛?


沒想到她沉默了,喝了幾口酒,才紅著眼,說她不是不想家,只是媽媽說她工作太辛苦,別把好不容易有的休息花在來回倒騰上,那天她會來看她,給她帶心心念念好久的大頭菜年糕。


車票都買好了,就是怕女兒不答應,其實小葉知道,家裡爸爸身體不好,不能出門,小葉過去了,忙裡忙外的不得休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怕女兒累,索性叫老婆過來陪陪女兒。


小葉挺想家的,更想爸媽,但是爸媽疼女兒,不捨得她那麼辛苦,非要攔著女兒來看。


大家彼此都是愛,說到嘴邊的,卻是那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咱國人不喜歡把愛啊情呀掛在嘴邊上,小葉的爸爸不是大病,但是以前受過工傷,天冷就會喘,怕女兒看著難過,從來都喜歡跟她說過節沒事多加加班,年輕人要努力,老了才有底氣。


媽媽還是想女兒的,不然也不會有節日就往閨女這跑,知道她工作忙,也心疼她忙碌,每次大包小包的拿來,也不知道路上多不容易。


父母至於女兒的愛,總是那麼無言在行動裡,小葉不回家,卻也是知道父母擔心她,小時候總喜歡和父母對著來,可是大了,卻明白一點,愛,不是對抗,只有父母會無條件為你好,有時候順著些沒什麼不好的。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2

王師傅在這個城市打工已經有十多年了,這兩年每到春節,他都決定不再回老家。


因為城市裡每次一到春節,本來所有的營業活動幾乎被外地人承包,大家都回家過年,這個城市空了大半。


因此許多的生活需求就越發的緊迫,老闆鑑於此,往往開出三倍甚至四倍的工資來留人,想要賺取這波空擋的收入。


王師傅家裡有患病老孃,有個瘸腿不能出來打工的弟弟,自己有倆個兒女,一家子他是頂樑柱,所以過年這近一個月的收入是非常需要的。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他不能辭,也不捨得辭,今年索性把老婆也叫來,兩個兒女大了,可以幫著在家給弟弟搭把手照顧老人,這樣寒假就有了幫手在老家,自己夫妻倆個趁著過年期間多賺點,夠家裡看病和花銷小兩個月了。


像他們這樣的苦人家,一輩子靠的就是經日不輟的幹活,每一天日子都是寶貴的收入。


好幾年沒去看老孃弟弟,連兒女都有些陌生,可是這不代表他不愛老孃,不愛兒女,恰恰是愛,是對家的責任,所以過年這三倍工資,他不能回。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托爾斯泰說過:人生只有一種確鑿無疑的幸福,就是為別人而生活


王師傅就是這句話最好的寫照。


3


蚊子是做手工私房生意的,藉助網絡的力量和口碑,她的生意十分的火爆。


但是月初,她就給廣大的客戶說好了,元旦前她就要結束生意回老家。


雖然今年過年十分的早,可是提前一個月就結束生計回家,也有點過於早了,這麼心大的老闆也少見。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我跟她因為買賣交易多了,私底下也有聊天,就問她幹啥那麼早就結束呢,過年正是賺錢大頭的時候,就是要回老家,那也年28 9再回都來得及啊。


她跟我笑笑說,她從小就是奶奶帶大的,奶奶今年80了,這一年去醫院的次數比往年多,老家的二堂哥幫著老人家和她視頻,顯見得老了好多。


以前覺得掙多一點錢,才能讓奶奶享福,可是看著奶奶蒼老卻一直唸叨她的臉,她發現掙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人在奶奶跟前更重要。


每一次視頻的時候,堂哥都說奶奶可高興了,整理衣服梳頭挺著背,笑得臉都開花了,回頭吃飯都能多吃一碗。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今年在醫院的一次,奶奶有些糊塗了,一直都在喊她小名,醒過來還不承認,蚊子知道老人想她了。


她以前在單位上班,沒辦法請假,過年三倍工資聽起來好聽,可實際上領導就是怕人都走了沒幹活的,去年有個同事就是,沒回家陪父母,打算過了年再去,沒想到父親突然心臟病沒了。


她不希望失去再珍惜,所以憑著本事出來單幹,圖得就是能夠自由決定去留,今年早就決定了,早點結束,趁著車票也不緊張,還能多陪陪老人,有什麼不好的。


人總要有取捨,但看自己怎麼想,多掙錢沒錯,但是多陪陪家人也沒錯。


在她看來,不值當為了幾百塊錢,就把親情給丟了。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西方諺語有云:家是我們所愛的地方,雙腳可以離開,心卻不能。


我們雖離家萬里,但心還在那我愛的地方,因為愛,所以總會歸去。


4

英子是堅定的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的支持者。


在她看來,過節回家一路風塵僕僕,一路囧一路迫,殺雞宰豬得回一趟家,還不如安安心心在沒了大半人流的城市裡安靜待著。


上班也不會太忙,但是錢多三倍,下了班逛個商場,看場電影,吃個網紅飯,回家抱著手機玩到天昏地暗也沒人管。


多好。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事實上她還有一個真正的原因是她那好不容易逃離的原生家庭。


她在農村的家,父母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從小弟弟就是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她和姐姐都只有等著弟弟吃剩的用剩的,很早她就要幹活,可是弟弟總是能夠睡到自然醒。


姐姐初中畢業就被父母安排嫁人,拿了彩禮供弟弟花銷,弟弟不愛讀書,給託了關係找了個汽修的師傅帶著去了大城市打工,還是見天問家裡要錢不夠花。


原本她也要被安排早早嫁人,好讓父母給弟弟準備娶老婆的彩禮,可是她死活不樂意,和家裡頭吵翻了,揹著行囊跑出來打工。


憑著一股子心氣一邊打工一邊讀書,終於考出了個大專文憑,在廠子裡頭做了小領班,收入好些,可是她依然不願意再回那個讓人冷心的家,只是寄錢回家算是盡義務。


比起回去聽父母耳提面命地要她拿錢照顧弟弟,她寧願守著空無一人的宿舍做個自由的宅女。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沒想到姐姐會給她發消息,說今年空了回一趟吧,爸爸病了。


弟弟在外頭跟人學做生意虧了一大筆錢,債主找到她爸媽見天逼債,老頭氣不過跟人杆上,被打傷了腿。


到底是自己的親人,她還是回去看了,在醫院看到消瘦蒼老的父親,還有服侍他岣嶁著身子的母親,有點不是滋味。


母親拉著她的手只是哭,倒也再沒有跟她說什麼幫助弟弟的話,姐姐私底下跟她說,弟弟發了視頻來跟家裡頭哭,說想回家過年,再也不出去胡混,他對不起爸媽,對不起姐姐,他很後悔。


有時候失去了才知道擁有的是多麼值得珍惜的,她在外頭漂泊知道生存的不容易,儘管她對家有深深的怨恨,可是家和親人,總歸是她在這個世界上不孤單的證明。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她還是愛著這個家的。


儘管她還是可能選擇過節不回家,一來是父母也說逼債的老是附近晃悠,還是不回的好,二來,她和弟弟過節打工掙的多一些,也能早日還了債。


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無論回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5

這些年在知乎上也看到很多關於過年回不回家的話題。


有些人在路上,有些人一定回,有些人工作的原因不得回,有些人只因為和家的各種矛盾,不願意回。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無論回還是不回,都是各自的原因。


據說最多的,還是一個字的原因:錢


欠著債回不去的,不論是自己的貸款,還是別人的資金,生活不容易,一年到頭忙也就是為了一個錢字。


只是錢的背後,還有個更深的原因,是愛。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家總是旅人歸途的嚮往,無論你恨著,念著,想著,追著,都是因為愛


大約也正是因為愛,所以有人選擇回,有人選擇不回。


但是不管你回不回,還是要說,節日到了,試著做些平日不做的事,也算是有個念想。


  1. 1:不能常回家看看,那就常視頻聊聊,如今比以前總是好一點,遠隔千里一線相連,隔著屏幕問候一聲,總比沒有的好。


  1. 2:既然選擇了不回去,不要後悔不要放棄,好好幹,別心有怨恨。過節的時候對自己好一點,吃頓好的,日子很長,不要太苛刻。


  1. 3:面對不回家的人,旁人無權置喙,你不是別人,沒有資格評判他人。


  1. 4:能夠回去的,好好享用這短暫的團聚,對爸媽兒女好一點,沒有人過得容易。


過節三倍工資不回家:回與不回,都是愛的選擇


萬家燈火,團聚是念想,團聚在心,有錢沒錢的,愛不能丟。


—END—


蔚錦年華:熱愛碼字的瑜伽業餘教練,出版過兩本小說的寫手,八零後閒人,專注於女性成長和自主意識,健康養生體驗,期待在文字中與你碰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