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那你知道“加油”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嗨喽,大家!这几个月宅在家的你,还好吗?反正我是不好了,现在已经不能叫小胖了,哈哈哈。

我想天天宅在家的你应该也是天天刷抖音刷视频吧!那我想这久的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应该就是“加油”了吧,不论是在短视频平台还是在一些社交平台都纷纷被“武汉加油”刷屏,我也看到了许许多多不同形式的为武汉加油的帖子,有一天就突然好奇起来加油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

不搜不知道啊,原来这个词语就是在我家所在的县城——安龙县,产生的。真的是在这白活了好多年。

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那你知道“加油”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发明“加油”的人就是清朝嘉靖年间的兴义知府——张锳

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那你知道“加油”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张锳(1791年—1856年),字右甫,一字春潭,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张锳少时勤奋攻读,知识广博。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桃知县来黔,历任清平、安化、贵筑、威宁、古州诸州县官,以清明廉洁、勤于政事、兴学育人著有治绩,升黎平知府。二十一年(1841年)署兴义府知府,升遵义府知府、贵西道道尹,未久,要求还任兴义府知府。咸丰五年(1855年)升贵东道道尹,翌年病逝于任上。(百度百科)

到这里你可能还是不认识他,那么他另外一个身份你一定知道,那就是张锳还是张之洞的父亲。

因为有张锳这样优秀的父亲才会有出色的张之洞。

加油这个词就是出自他在兴义府任知府时产生的,下面就和大家说说。

张锳在兴义府任官时十分重视教育,在兴义府修善了乡试试院,修兴义府志,等等,就不一一罗列了,可以说在当时在很少地方可以见到那么好的官员了。

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那你知道“加油”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张锳知府在每天夜里都会派两个差役到了交更的时候,从知府衙门中走出来,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一个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再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后来逐渐演化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说的鼓励别人的词语了。

为了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可以说张锳大人已经很尽力了,在他的这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下,兴义府在十多年见就出了20余位举人,8个贡生,两名进士,可以说取得了辉煌的政绩!

对现在的安龙地区的教育也还产生着影响。

张公,是一个十分清廉的官员,不论是在做官还是为父都是人之表率!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百度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