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孩子口算更快些不用掰手数?

心航宝贝1


孩子上一年级以及一年级之前,算数的时候最喜欢掰手指,这是孩子学习数学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毕竟手指是最方便的实物,也更有助于理解。

我儿子今年上一年级,在数学学习上老师不提倡掰手指,而是要求孩子用口算,口算的关键就是10以内的加减法要熟练掌握。

而要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就要背熟10以内数字的分合,那么数字分合是什么呢,怎么学呢?

10以内数字分合就是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又能合成几,比如8能分成7和1、7和1合成8,8能分成6和2、6和2合成8,以此类推。

刚开始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小棒或者手指头等工具,等差不多掌握之后就是背,整个背熟练,我儿子整个一年级上学期都在背这个,一直背到说出来一个数不用想直接给答案的程度就算是掌握了。

10以内的分合是整个加减法的基础,包括凑十法和踊十法都是以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可以说只要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孩子的口算就没有问题。

所以孩子在学算数时不用看孩子会多少以内的加减法了,关键是要把10以内的加减法反复练习,完全掌握。


双宝妈育儿


我觉得这个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过程,不能过于急躁。现在说说我家小孩的经历吧。

一、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我家孩子在读大班的时候,就开始接加减法了。刚开始是学3以内的。为了让她明白更具体,就去文具店买那种数数用的小棍子,十根一捆。

先做试验给她看,拿出一根根子,接着再拿出另一根,再给她说明1+1=2就是这么来的。相反,如果是把刚才2根棍子拿掉1根,就剩1根了。以后学其它数的加减法依此类推。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她了解的更直观。



当然,生活中也可以经常练习。我们玩得最多的便是类似于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一人伸出一只手,任意伸出几根手指头,看谁先把两只手的得数先算出来就赢了。有时,家长可以故意慢点,让孩子赢得比赛,让她更愿意接着玩。不过,这个时候还是处在掰手指头的阶段。但是,10以内的加减法如果练熟了,对于之后的20以内加减法很有帮助。

二、熟练20以内的加减法。

记得孩子刚读一年级的时候,做口算题还是经常用手掰。但是,有了前面的基础,已经能够算得越快越对,经常拿满分。

到了20以内的加减法时,速度有所下降,过于依赖手指头。后面老师教给她们一种拆分法,我觉得挺好用的,孩子也乐于接受。



比如:8+7,先把8凑成10,就得加2,所以7可以拆成2和5,这样就能得出结果为15。这个时候,家长要开始注意,让孩子慢慢放弃手指头,学会用心算。

减法类似于此,比如,13-6,先把被减数13拆成10和3,再用10-6,再加3,得出得数7。

三、多练习。

方法掌握了,并不代表就能算得又快又对。平常需要勒加练习。由于孩子对于算术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平时经常会买那种,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本。有时,也会从网上打印一些题目给她做。等她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了然于心,就会经常随意出题让她口算。

要让孩子喜欢,不觉得枯燥,游戏便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经常会玩扑克牌游戏,也是从网上学来的。2个人各拿一些牌,然后都随意出一张牌,看谁先把得数算出来就谁赢。这样多多练习,孩子的口算也越来越好了。



学好口算对孩子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从三年级开始,考试卷都是6面卷。我家孩子,有些同学因为口算速度慢,经常因为考试时间到了,而卷子还没做完。其实,给他们多点时间,他们都会做。

所以,口算还是需要让孩子掌握到方法,继而提高速度,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亦可育儿


说说我家的情况,怎样口算更快?我觉得没有其他方法,就是多做练习。

我家孩子现在学前班,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10以内的加减法了,当时觉得孩子还小,能跟上老师讲的就行了,没有过多的留意,在家能独立完成作业就行了。没有进行额外的辅导,因为怕自己教的方法跟老师教的不一致,引起孩子的不适应。

现在学前班了,开始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跟着老师教的方法,我也没有过多的参与,考虑到学习要有连贯性,寒假的时候我就给他在网上搜了一些学前班上学期的拼音测试卷和数学测试卷,给他打印好,装订起来,每天各完成一张试卷。


进入学前班下学期以后,发现他的写作业效率提高了很多,老师也说他的数学加减法做的又快又好。他这几天很兴奋的跟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怎么算的吗?13+4,我先算3+4=7然后我就知道等于17了”。我说这是老师教你的吗?他笑了笑说“不是,我做题自己总结出来了。”

没有给他讲过解题技巧,自己做多了就有诀窍了。所以说,口算怎么样才能做的又快又好,不摆手指头,多练习,多做题,一切都有了。而且要注意学习的连贯性,不能中断。

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聊聊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问题。


茉莉芊说


怎么样让孩子口算更快些不用掰手数?

孩子在幼儿园刚接触到口算的时候,老师或者家长教的方法一般都是数手指头。

因为这样很直观,孩子也容易接受学习。但是这方法只适用于10以内的加减法,如果大于10的话,手指头就不够用了。

我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只教了1-10十个数字,不教加减法。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自己教,也是用这样的办法,后来计算就遇到了题主的问题。看到题目首先把双手伸出来计算。这样计算的速度可想而知。到了一年级时,老师不但要求正确率,还要求速度,100道题目要在5分钟内完成。刚开始我们费了老大的劲,但是也达不到。

数学老师就建议我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采用打扑克牌的方法来训练速度。

方法是这样的:把扑克牌里的1-5挑选出来,随便抽两张,让孩子计算两张牌的数字之和是多少。

刚开始玩时,孩子还是习惯掰手指头数计算,后来我们引导让孩子数扑克牌上的花,不要再数手指头,经过这样几天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就转移到扑克牌上来了,不用再数手指头了。

后来玩的次数多了,逐步让孩子不用再数扑克牌上的花,而是自己在脑袋里、在心里默数,比如5+2,就是5往后数两个数,等于7。

再后来挑选出10以内的扑克牌玩,训练计算进位的加减法。比如结果大于10的方法是大于先凑够10,然后再计算超出部分。

通过这样的边玩边学的训练,我们逐步摆脱了掰手指头计算,而且速度也大大提升,很快达到了5分钟100道题目的要求。

孩子掰手指头计算是一个成长过程,家长不用太心急纠正,只需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会很快纠正过来,取得好成绩的。


一流爸妈


首先从你说的让孩子口算不掰手,可以看出孩子上的是幼儿园或者刚上一年级,如果是刚上幼儿园,你可以让孩子学学指心算,学会指心算孩子就可以用一只手算十以内的加减法,这种方法目前一般的幼儿园都有教。而且很简单孩子一学就会,是可以双手并用的,学的好了一百以内的都可以用双手计算。

其次是孩子怎样学快又方便就怎样学,为什么不让孩子用掰手指头的方法呢,这是孩子身体携带的最方便的算数工具啊。我们小时候没有学过指心算,刚开始学不是也都掰手指头做数学题吗,有时候数大了还会用上同桌的手。

再次是孩子学的最基础的数学计算题要多练习,所谓熟能生巧。我自己就是这样教孩子的,孩子幼儿园学完了十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假期我给孩子买了几本数学加减法的练习题,自己又买了几个算草本,每天都会督促孩子练习,自己再给他出题,从十以内循序渐进的,一直到一百以内的,一个暑假就学的滚瓜烂熟了,现在上一年级,数学题做的一点不用我管,而且现在孩子一直做题,不过已经开始千以内的了。


幸福绘足迹


不知道孩子是几岁呢?我带过几届一年级,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班里也会有个别孩子计算时在数手指,但是我不会急于制止,因为好多孩子在幼儿园学数数的老师,老师或者家长都会借助手指这种方便的实物来教学,手指直观、易懂,这没什么不好,这是孩子将抽象的数字具体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孩子们学的计算方法越来越多,他们会逐渐脱离手指头,但是,也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依然在数数指头,我特意观察过这几个孩子,想找找原因,观察后发现,这几个孩子对老师讲得“凑十法”没怎么掌握,所以做题时依然用以前的方法---数手指,不敢题目简单还是难,他都数手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稍加干涉了。

一、帮助孩子熟悉计算方法。

比如一年级接触的“凑十法”和“破十法”,是解决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二、用其他方式取代手指

比如,孩子做计算题时,一定要准备好草稿纸,计算时可以用画、圈等方式来取代数手指。

三、多读题

我们发现,喜欢数手指的孩子无论题目简单与否他都要数手指,有时候其实是习惯问题,所以,让孩子做题前读两遍题,当他发现这道题其实并不难时,他自然而然的会脱离数手指。


Xu老师


想让孩子口算更快,我个人的经验是:掌握方法+坚持训练+培养习惯。

在小学阶段,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和重点,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多多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不但要求算得快,还要算得准。

因为家有小学生,我自己总结了一些计算的小窍门:

01 掌握方法

方法1: 背熟“凑十歌”并懂得实际运用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口算其中一个难点就是“退位加减法”,我以退位减法为例:

16-9=?“一九”10-9=1, 6+1=7

12-5=?“五五”10-5=5, 2+5=7

方法2: 容易混淆的要做对比练习

背熟“九九乘法表”,挑出孩子容易混淆的算式来做对比练习:

7×8=56,6×9=54,(积相近)

8×9=72,3×9=27。 (积位数字相反)

方法3: 经常出错的要反复练习

把孩子口算时常会犯错的地方找出来,列相似的算式反复多次练习,直到达到100%的准确度。

02 坚持训练

这个没有更好的诀窍,就是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抽几分钟时间来练习口算心算。

可以在网上下载口算题打印出来。

也可以直接购买对应的口算周周练小册子。

关键在于每天都要练习,并且要确保准确率。

03 培养习惯

这一点很重要。

事实上,小学阶段最核心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细化到数学计算方面,我认为是十二个字:

“计算仔细、书写工整、自觉检查”

计算仔细—就是要求孩子专注细致,不要漏算漏写。(我家孩子经常答案写一半走神了)

书写工整—要要求孩子把数字写完整、写清晰,且大小合宜。(不要太大出了格子,也不要太小看不清)

自觉检查—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做完题自觉检查的习惯,绝对受益良多。

以上三点就是我帮助孩子训练口算能力的重点,希望能对您有算帮助,谢谢!


青丝妈妈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但是仅供大家参考交流。

回答问题之前,我首先想知道您的孩子是多大,您问这个问题,我估计您的孩子应该处于以下三个阶段中的一个阶段:1、幼儿园大班(可能更小);2、小学刚学5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原来没有基础);3、和已经学了5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一段时间之后。所处阶段不同,我们看待同一个问题的着眼点就需要区别对待。

1、幼儿园大班(可能更小)

如果现在是幼儿园大班,我认为大可不必纠结,就让孩子多掰手指,甚至提供别的物体让他进行演算(比如小棒,石块等),孩子有了这些实物的演算基础之后,熟练了就自然而然会脱离手指的束缚,而且这一过程即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数感,又不显得枯燥乏味。在这一阶段孩子没有学业上的压力,家长们在家可以多鼓励孩子们用各种物体来进行演算,而且可以跟孩子们玩各种计算游戏,从各种角度让孩子们去体验数,体验计算的神奇与美妙,能够让孩子们对数和计算产生一定的兴趣,那就更加成功了。本阶段重在兴趣的激发,慢慢的形成计算能力。

2、小学刚学5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原来没有基础);

如果您的孩子现在是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刚学习5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原来没有基础,那就需要给孩子一段适应过程,千万不要过于着急,在孩子掰手指的时候千万不要粗暴地斥责,掰手指并没有错,孩子们的计算本身就是需要借助这些形象的东西才能建立自己的计算逻辑,冷冰冰的数字会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在正常的学习之外,在这一阶段仍旧可以辅助以一些计算游戏,但是一定量的计算练习还是需要跟上的,我觉得在这一阶段可以这样操作:

(1)计算游戏;

主要目的在于练习计算的同时,增加计算的趣味性。

(2)每天定时固定练习;

因为此阶段不同于幼儿园时期,此阶段是小学正式学习开始了,计算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一定量的练习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过于落后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不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当然时间家长们根据孩子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建议一开始可以每天练习10分钟(因为一开始比较慢,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但是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练习的正确性。随着孩子练习多了,手指就会自然而言地脱离了,然后慢慢地减少时间,一般孩子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5分钟可以做120题左右就够了(要保证基本正确),家长在家可以这样安排,全队5分钟一组,有错题再练一组,再错就不要练了,再练就是惩罚性没有效果了。快一点的孩子5分钟可以做200来题。

这一过程会显得有点枯燥,家长们要给孩子设定一些奖励措施,比如连续完成任务可以满足孩子的什么合理的学习要求等等,各家娃各家想。

3、已经学了5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一段时间之后。

如果您的孩子处于这一阶段还在掰手指的话,那就需要真的引起重视了,因为这个时候还在掰手指,可以说你的孩子在“小学刚学5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原来没有基础)”这一阶段没有完成该有的蜕变,孩子在班级中的学习就会感到吃力,并且有一定的自卑情绪,家长们需要在安抚孩子情绪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不就措施了。

(1)安抚情绪(这个相当重要,千万不要过分苛责)

(2)每天坚持定时固定练习(参看上面第二阶段的练习方式),一定量的训练之后就会赶上来的。

计算掰手指不可怕,重要的是您的孩子处于哪一个阶段。欢迎关注头条后,随时进行交流。


乙丙丁990


如果孩子对掰手指过分依赖,已经形成掰手指计算的习惯,就会从思想意识上不去用心、用脑算,更别提口算速度了,所以我觉着需要按如下步骤解决问题:

1.改变孩子的口算习惯,不让他掰手指头算。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有所抵触,所以初期,一定不要再要求他的速度了,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点趣味性。

2.习惯养成后,开始攻克基础关,也就是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需要达到立刻说出答案的程度,这个基础的好、坏对孩子以后的数学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影响非常大。

3.基础特别牢的情况下,孩子的口算速度一定慢不了,再想提高的话,就需要学一些速算的知识,这样,孩子的口算就会非常非常快了。




瑶瑶育儿笔记


有一点我非常不赞同的,就是为什么不可以用扳手指的手术方法来完成计算的练习呢?



我们的现代教学中有好多的速算法,完全依靠的就是手指,比如说史丰收速算法,这些诉讼的过程中其实也完成了口算,所以我认为扳手指不是一个坏的学习方法,恰恰她是一个比较正确的,能够通过一种媒介加深自己的学习印象的计算过程,甚至我们可以利用手指来回退到我们每一步计算过程。

有的家长和老师的确觉得扳手指的过程浪费了时间,但其实我有一个相类似的论证就是正确的执法可能会耽误更多的时间,但是长时间的训练却可以在最终的时候提高我们的训练结果。

或许这个论证不是太严格,我只是想证明用扳手指的方法完成计算,并不是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



当然我们有一点需要知道的就是,如果仅仅提高的是1年级的口算的话,那么孩子的背诵是最快的办法,但是背诵给孩子所带来的是一种脱离过程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对于孩子来讲或许没有太大影响,但实际上如果通过手指让孩子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我认为是更好的方案,因为我本人自始至终就没有记住过什么背诵的数学一直完成的,就是从简单的开始模拟推演所有的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利用手指帮助计算,提高速度也是可取的,时间长了它完全可以脱离手指的辅助在心中进行计算。

就像我们看到的武侠小说一样,每一步的成功都是有基础的,我们必须把基础打好。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