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流放的兩個人,在他國獲得封地,現4萬子孫求在中國認祖歸宗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斬殺了很多官員。雖然其中有不少都是因為得罪老朱才招致來殺身之禍的,但是起碼他們的家人和族人是沒犯下過錯的,理應受到寬宥。可朱元璋每次處置犯了罪的官員時,都對他們的家人趕盡殺絕。

正因為如此,他才在歷史上留下了濫殺大臣的壞名聲。不過事實上,朱元璋也曾有過表現出寬宏大量的樣子來的時候,只不過他有這種表現的時候比較少罷了。

明朝流放的兩個人,在他國獲得封地,現4萬子孫求在中國認祖歸宗

新君登基,朱元璋著手收拾國內的割據勢力

朱元璋大業初成時期,國內的局勢還不是很穩定。最起碼一些割據勢力還存在,比如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等人各自建立起來的割據勢力。所以即便朱元璋已經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卻依然無法高枕無憂。

這個時候他要做和想做的事情,自然就是想辦法剷除這幾個割據勢力。又因為當時這些割據勢力中,就屬陳友諒的割據勢力比較強大一些。所以朱元璋便決定,先拿陳友諒開刀。而等到他將陳友諒搞定以後,便立即將矛頭對準了在四川重慶一代已經建立起大夏國的明玉珍。

明朝流放的兩個人,在他國獲得封地,現4萬子孫求在中國認祖歸宗

明玉珍的兒子明升投降保命,獲得赦免

朱元璋收拾陳友諒的時候,並未將他的兒子弄死。而在他收拾明玉珍的時候,也同樣沒有將明玉珍的兒子弄死。原因是明玉珍早就看出朱元璋將來有一天肯定會將攻擊的矛頭對準自己,所以在朱元璋還沒有公開表示要對付他的時候,就已經主動給朱元璋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夠手下留情,不要為難他的家人。既如此,朱元璋在收拾明玉珍的時候,自然就會酌情考慮一下對他所採取的處置手段要不要放輕柔一些。

明朝流放的兩個人,在他國獲得封地,現4萬子孫求在中國認祖歸宗

不過由於朱元璋準備收拾明玉珍的勢力時,明玉珍已經去世了,所以他只好又將矛頭對準繼承了明玉珍位置的明玉珍的兒子明升。當時大夏國的朝廷中有很多人主張投降,因為他們都知道明玉珍曾經跟朱元璋做過相關的溝通了。

在這種情況下,無疑保命才是最為重要的。但是明玉珍的兒子明升剛開始死活都不肯接受投降,甚至還主動發兵跟朱元璋的軍隊打了幾次仗。只可惜大夏國根本就不是明朝的對手,幾場仗打下來,都以大夏國失敗告終。於是,明升的母親便只好親自懇求兒子投降。至此,明升才算是做出了投降之舉。

明朝流放的兩個人,在他國獲得封地,現4萬子孫求在中國認祖歸宗

遠離大明流放至朝鮮,卻意外收到優待

雖然明升最後選擇了投降,而朱元璋也確實按照跟他父親曾經訂下的約定那樣善待了他。但是朱元璋自始至終都是個多疑的皇帝。此時這個小皇帝才15歲,而明升有時候做起事情來也完全不講求分寸。所以,在朱元璋得知明升竟然跟陳友諒的兒子走得很近的時候,就開始擔心他們兩個年輕人是不是想搞事情了。

為了避免他們兩人給自己惹出麻煩來,朱元璋便想出一個“處置”他們的方法,即將他們送到朝鮮這個小國家去生活。因為在朱元璋看來,朝鮮這個小國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差,就算這兩個人想搞事情,也沒辦法搞起來。說白了,朱元璋其實就是將他倆流放到朝鮮這個小國家去了。

明朝流放的兩個人,在他國獲得封地,現4萬子孫求在中國認祖歸宗

本來明升跟陳友諒的兒子都不樂意去,但是既然人家朱元璋都提出來了,他們倆作為失敗者,哪還有什麼選擇的餘地?所以沒過多久,他們便一起去了朝鮮。結果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朝鮮國當時的統治者得知這一消息後,還以為朱元璋給他們送來的是兩個大人物呢,所以可以說是給予了他們最好的招待。

之後,明升跟陳友諒的兒子便一起在朝鮮安家落戶。不僅不用再擔心有一天會被朱元璋謀害,而且還因此得以娶妻生子。若干年後,他倆的子孫更是遍佈朝鮮各地,到了現代明升的子孫大概有四萬多人。

明朝流放的兩個人,在他國獲得封地,現4萬子孫求在中國認祖歸宗

據說每年到了明玉珍祭日的時候,朝鮮那邊的明氏家族成員非常重視,都會派人專程趕到中國的明玉珍墓葬發現地舉辦祭拜祖宗的儀式。

或許,連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曾經因為他的一念之差,竟然給明氏一族提供瞭如此好的繁衍生息的機會和條件。所以,有的時候,有些事情看起來好像挺糟糕,但是實際上,它卻也有可能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以遇事不要輕易自暴自棄,或許就有機會於絕處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