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围子街道密城:春秋古邑作村名

昌邑市围子街道密城,位于胶莱河、潍河中间,在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3.5公里处,是北密村、中密村、前密村三个行政村的总称。

昌邑市围子街道密城:春秋古邑作村名

村志

密城,也被称之为“密城街”“古密城”。春秋时期,这里是莒国最北端的一个重要城邑——莒密邑。据《左传》载:“鲁隐公二年(公元721年9月),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密”,即此地附近,“以东有密埠,上有密水而得名”。战国时期属齐国。

另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载:“春秋为莒密邑,汉置密乡县,距昌邑城东南二十里。”而据《昌邑县地名志》载:“密乡古县东近胶水,南依青山,西环潍水,北临渤海。青山、密埠郁郁环城,胶潍众水溶溶入海。青陆诸山在其南,青莱大道经其侧,地处要冲……”

昌邑市围子街道密城:春秋古邑作村名

村中元代古槐树(拍自《密城志》)

密城及周边村庄铸造业历史悠久。1964年,密城村南曾发掘一处青铜铸造遗址,内有凝结于炉底的青铜一百三十余斤,还有一筐未使用的齐国刀币。此外还出土过铁制、铜制的枪头等物。

之前,当地铸造工匠用木轮推车载着模具、风箱等外出铸造铁制生产生活用品的过程被称之为“押跑炉”。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栖霞县曾有隋氏兄弟因倾慕密城的铸造技术,举家搬迁至此,并在学成技艺后,专门铸造上面铸有“隋龙”“隋虎”字样的大钟一口,悬于密城的三官庙前。

昌邑市围子街道密城:春秋古邑作村名

1964年在密城村南出土的齐国刀币(拍自《密城志》)

因铸造业历史悠久,铸造匠人技术熟稔,密城一带至今把“打铁花”作为民间的节日娱乐活动之一。所谓“打铁花”,就是将熔化至1000多度的铁水用工具抛到空中,将其打散后会形成晶亮璀璨的烟花。

现在,密城有人口近900户共3100余人,包括张、董、于、李、马、刘、姜、王、高等九个姓氏,民风淳朴、乡邻友善,皆齐心协力致力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