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建立自我提高的体系(下)


(接上文)


第二点,让它有吸引力。


人性就是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的。因此我们总是很难抵制垃圾食品、电子游戏和短视频的诱惑,即时性的愉悦刺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行动。


《掌控习惯》:建立自我提高的体系(下)

日剧《请和废柴的我谈恋爱》


这些日常的高频动作体现着我们深藏的欲望。那我们如何利用人性这一点来培养习惯呢?


喜好绑定,把你喜好的高频动作与你打算培养的低频动作搭配。


比如,你喜欢吃奶油面包,你希望自己养成早起的习惯,那你可以把这两者建立起来,告诉自己早起之后可以享用奶油面包。健身训练中的欺骗餐也是同理。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总是倾向于模仿亲近的人和有权势的人,在意他人的评价,寻求群体的认同。所以加入和你身份相符合的团队或群体(阅读俱乐部、骑行小组等),与他们建立关联,团队行动打造的氛围会让习惯更有吸引力。




第三点,让它简单易行。


减少阻力,让习惯简单易行我们才越有可能坚持下去。


2分钟法则:培养一个新习惯不应超过两分钟。


读5本书、跑步5公里、学习2小时,我们习惯这样去制定目标,但往往无法一以贯之,不如把标准放低确保每一次都能成功执行。读一页书、穿上跑步鞋、专注两分钟,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最初的两分钟,累积到一定次数后你会发现你在慢慢走向有成效的道路。


《掌控习惯》:建立自我提高的体系(下)

日剧《凪的新生活》


正确的开始会让习惯变得容易执行,帮助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将习惯标准化,按阶段实现,不要急于求成,关注过程。比如第一阶段每晚读一页书,第二阶段读两页,第三阶段每晚读20分钟,渐渐你就养成睡前读书的习惯了。




第四点,让它令人愉悦。


一旦我们体验到做一件事所享有的乐趣我们更有意愿去重复做这件事。


我们都知道健身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体会到健身的快乐通常要到健身很长时间后,某一天我们发现肚子的赘肉减少了,身体比以往更轻盈了,那时我们会体会到快乐,这叫延迟满足,在那之前可能有数次你想要放弃。


选择时刻到来,延时满足通常会败给即时奖励,人性使然。一般来说,一项行动越快享受到乐趣,你就越应该质疑它是否符合你的长期利益。


所以反向思维,每当你选择健身一次,你可以奖励自己玩10分钟游戏。注意要把奖励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与你塑造的身份不相悖,否则你只会跟目标渐行渐远。


总之,以上四点就是利用视觉提示,构建环境,减少阻力,适时奖励来帮助自己慢慢培养习惯。


如何天天坚持的tips


❶ 习惯跟踪法,借助视觉量度看到自己的进步,包括健身日志、清单打钩等等方式,我建议大家利用Excel来打卡,非常清晰又可以统计数据,当你清晰看到自己过去日子的努力,你会更不想中途放弃。


❷ 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监督打卡,或者在社交平台定时发布,给自己施加压力。


❸ 生活不可能按照我们的计划一摸一样进行,偶尔中断并不可怕,及时接上或补偿即可,千万不要无所事事,少做总比不做好。


❹ 适当提高习惯的难度,当你已经适应某个行为习惯时要适当去提升难度让自己保持动力和欲望。


❺ 习惯动作+刻意练习=精通,随时回顾审视自己的习惯并加以调整优化,利用季末或年末的总结回顾反思,你完成了哪些目标,什么事情做的不好,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等等,你要不断反问审视自己,在总结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如何去改变不足之处。

这就是习惯带来的益处,我们总会发现自己未曾发现的那一面。


《掌控习惯》:建立自我提高的体系(下)

美剧《绯闻女孩》

总结


“小改进或许微不足道,但随着微小变化的层层叠加,人生的天平开始偏移,使它慢慢偏向你,最终达到产生重大偏移的临界点,突然间,整个系统开始偏向你,好习惯变得轻而易举。”


你必须爱上枯燥无味,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会经历一开始的艰难起步、中期的无聊练习和最后的行动自如,这期间你不断和自己对抗,要想突破自己,你就必须爱上厌倦,不要因为心情不好改变行动。


正如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里说的,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正是这个道理,长跑者的思维是不想跑才去跑。


《掌控习惯》:建立自我提高的体系(下)


小习惯不会简单相加,它们会复合产生巨大的效益,这就是微习惯的力量。所有的习惯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体系,成功不是目标,它只是过程,不断突破自我才是我们要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掌控习惯的原因。


➤推荐相关阅读:《自控力》《少有人走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