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与尹建莉老师结缘,是因为她的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曾连续多年位居儿童书籍畅销榜首位,豆瓣评分9.0分,在同类书中也位居前茅。

尹建莉老师本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也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同时又是一位母亲。这样的多重身份,让她善于用温情的母性视角、专业的育儿知识,去解读女儿和其他孩子身上发生的事件。我们读书时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跟随尹建莉老师一起感受孩子的喜怒悲哀,从而接受老师的教育理念。当我们手中有一块玉石,象征着我们心爱的孩子,我们要用精美的刻刀,而不是锄头去雕刻他。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本文介绍的是尹建莉老师的另一部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老师认为,社会生活中,正确和美好的事情往往不复杂,凡事太复杂了一定有问题。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尹建莉老师也希望让父母们通过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像我们为人父母的,常常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早晚要刷牙,过马路前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长辈要问好等。这些规矩有利于孩子身心安全,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丛林,使孩子能够更好的享受生活。

《他乡的童年》中有一期是介绍日本的教育,负责教授剑道的老师要求孩子们气沉丹田,发出响亮的声音,而不是可爱的童音,为此一遍遍地进行气势训练,他对记者说:

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日本是一个讲究纪律严格的民族。所谓纪律,在我的理解中是为了使社会生活、社会集团以及各种各样的组织,以一种良好的态势运营下去的秩序或规则。

也就是说,正是规矩让日本社会有了高效运转的基础,减少不必要的物质、人力损耗。不过日本教育的集体性,过于考虑他人感受,过多的条条框框,让日本人选择压抑自我,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奴役。日本甚至有专门的感泪疗法师,通过播放感人的视频、讲解泪腺的原理,引导父母和孩子们把负面情绪哭出来,达到解压的目的。而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哭是一件羞耻的事情,男孩子从小被家长要求不要哭。

可见,规矩太多,难成方圆。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提到了一个5岁大的男孩,从小妈妈一直高标准、严要求他。2岁以后,妈妈为了避免惯坏孩子,任凭孩子如何哭闹,妈妈都坚决不抱孩子。4岁以后必须天天手洗内裤,晚一天都不行。吃饭时,不能说话、不能撒饭粒、不能发出咀嚼声,几乎每件事情上父母都自行制定了标准,让孩子严格遵守。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孩子虽然在父母的逼迫下看似养成了好习惯,却越来越执拗,姥姥洗好的葡萄掉了一粒,他非闹着要接回去。妈妈从幼儿园接他回家,想顺便去趟超市,他一定要走以前的路线。幼儿园老师也说,他虽然聪明,但是很孤僻、不会和其他孩子玩。太多的规矩,让本应该阳光明媚的孩子,被挤压变形、严重扭曲,成了按照预定程序运行的机器人。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悲哀,当孩子不能成为自己,再完美也不过如梵高向日葵的复刻品,空洞无物、索然无味。

我国古代虽有三纲五常、八股文的束缚,但仍有人冲破重重迷雾,参透了这个道理,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语:

“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大概意思是,孩子的天性喜欢玩耍、讨厌被约束。孩子如同一颗刚刚发芽的小草一样,让他自由生长,孩子就生机勃勃。过于压制他,孩子就会枯萎。

  • 打破规矩,方得始终

尹建莉老师在书中提到,她女儿圆圆小时候吃面霜的故事。圆圆把尹老师的面霜抓出来,胡乱的涂到脸上、镜子上,还尝了尝,“呀,不好吃。”我们一般人看到孩子糟蹋自己的化妆品,恐怕会气急败坏的批评孩子,指责孩子没事瞎折腾。尹老师过来看到这样的场景,却随手给孩子拍了张照片,然后慢慢清理,告诉孩子面霜不是吃的,不能往嘴巴里放。

尹老师之所以这样淡然,是因为她知道这是孩子的探索欲使然。探索欲刺激孩子不再拘泥于自己的小世界,转而发现更加新奇、有趣的广阔空间。探索欲使孩子一步步走向独立,逐渐完成与母亲的割裂。在这一过程中,越界、破坏甚至毁灭可能在所难免。大作家雨果就曾经说过:“打破一切,寻求一切敢做敢为破坏,这就是真理和生活。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女孩刘可乐从十几岁就患躁郁症,在抑郁和狂躁之间来回切换,感受冰火两重天的折磨,苦苦思考活着的意义。后来,终于明白人生不能设限,不能被躁郁症的标签禁锢自己的人生。现在,她是《奇葩说》官微的非自由撰稿人,也搞“一元出租自己”和“树洞”,人生丰富多彩。她说:

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多的条条框框,它就是告诉你不必格格都入,不必每时每刻人地皆宜。

如果她被躁郁症的标签吓到,守规矩的接受治疗、自我否定。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一个继续在病痛中沉沦的患者,而不是神采飞扬、丰富多元的刘可乐。

诗人泰戈尔曾说:

那些仅仅循规蹈矩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

  • 拒绝控制,释放自由天性

尹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特别爱吃糖。妈妈为了防止他坏牙,每天给他两块糖,多一块也不给。孩子后来学会自己偷偷拿糖吃。妈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控制太强了。妈妈决定将糖罐交给孩子保管,仍然是每天两块,孩子却一块都没有多吃。

妈妈掌管糖罐时,严格控制孩子吃糖的数量,孩子感受不到自由的氛围,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从而会通过偷糖的方式,试图夺回人生的支配权。而孩子自己掌握糖罐时,没有了与妈妈的权利之争,体会到自由的乐趣,反而不屑于、也用不到偷糖这种小动作。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英国哲学家洛克也认同自由对于儿童的价值,提出父母应给予孩子与年龄相称的自由:

儿童在跟前的时候,应使他们感到舒适自如,他们在父母或导师的跟前应该获得他们的年岁应有的自由,不可无故加以不必要的拘束。

现在有些父母高学历、高收入,自己上学时是标准的学霸,却唯独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文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母亲是重点大学的教授,父亲是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孩子勉强考上一所二本院校后,挂科、迷恋网游,甚至没有参加期末考试,学校也有意开除他。

究其原因,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做加法,一直在不自觉中给孩子加压,试图掌控孩子的人生。从孩子懂事开始,就严格控制的作息时间等。孩子上小学后,更是变本加厉,写作业、睡觉的时间精确到分秒,错误率也不能超过百分之几等。父母的控制仿佛一条无形的锁链,紧紧环绕在孩子的脖子上,孩子被勒的透不过气来。

孩子无力抵抗父母的强势侵袭,只能无声的反抗。起床、吃饭、写作业等都是磨洋工,只有在父母的大力牵引下,才稍微动一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成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但父母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孩子这时候由无声反抗进化为正面硬杠,父母却认为孩子只是进入叛逆期。父母强硬说服孩子报考自己所学的专业,孩子遭到高压制衡,后面的反噬也十分惊人,虚度青春、拒绝接受苦涩的现实生活。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后来,母亲在尹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放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不再把错误的教育方式继续施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反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学校开果蔬店。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认为释放天性的孩子潜力无穷,他曾说道:

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人。在家里,要从小就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变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二、反自然的方式,很可能有问题

尹老师提到了一种治疗呕吐等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宣传的无任何毒副作用。但在几年后发现,服用这种药物的孕妇生下“海豹肢症”婴儿的几率大大增加了。孕妇头几个月呕吐、睡眠等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法则,一味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很可能会造成大自然的惩罚、报复。

像曾经风靡一时的“哭声免疫法”:当孩子夜晚醒来哭闹时,不要马上回应,应等待几分钟再回应,每次延迟的时间逐步增加,直到孩子不再哭泣自行入睡。有妈妈表示太神奇了,孩子不再哭了,终于能睡整觉了。

不过,妈妈放任婴幼儿哭喊,是一件多么违背母性的一件事情啊,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后来,人们发现一些使用哭声免疫法的孩子,存在睡眠障碍,严重的有精神障碍和人格分裂。

著名影视演员马伊琍,曾公开吐槽过哭声免疫法。她曾在女儿爱马1岁时使用过这种训练方法,短期训练成果明显,2天就可以睡整觉。但1岁半时爱马夜里又开始醒来,哭着让她抱抱,她却无视爱马撕心裂肺的哭声,只是暗自祈祷爱马快点入睡,爱马就那样哭着哭着睡着了。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来自:马伊琍某博

1岁的孩子说话还不利落,哭泣是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妈妈不遵从本能抱起来哄哄,反而漠视孩子的哭声,孩子迟迟得不到回应,很可能产生挫败感,甚至会有被抛弃的感觉。这对孩子而言很糟糕,得不到回应之地即是绝境。所以,随着妹妹的成长,马伊琍越来越后悔当年的做法,指出当时的育儿理念太扭曲。

幸好,马伊琍的妈妈凭着母亲的直觉,劝说她把爱马的小床,挪到马伊琍的大床旁。不再进行哭声免疫训练,爱马哭了就拍拍她,爱马感受到妈妈的回应,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安然入睡。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曾指出母爱的基石:母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知识上,而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

所以,当妈妈出于本能觉得某种育儿理念、教育方式违背最基本的常识时,不妨暂时放下,等待时间来检验。

  • 严厉教育不可取

“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父母打骂、羞辱孩子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它依仗的是,父母相对于孩子身高、体力、智能方面的优势,除去形形色色的外衣,其本质是一种赤裸裸的持强凌弱。幼小的孩子,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接受父母的改造,这明显是违反人性的,也是不科学的,一些父母却奉若瑰宝。

尹老师提到一个4岁孩子,因为吃手,家长从1岁半起就和他较劲不已。刚开始是讲道理,后来打手。家长发现打也没有用,不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吃手,是因为到了口欲期,把手当成一个有趣的玩具。还是缺乏大人的陪伴,内心空虚,用吃手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等。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家长单单认为是打轻了,就重重地打。再后来用缝衣针扎、涂辣椒水、24小时戴手套等。看到这里,我不禁心疼起孩子来,大人都不能忍受的痛苦,如此的反自然,他们却打着爱的旗号施加给孩子,孩子孱弱的躯体如何装的下?孩子不单爱吃手了,大人赐予他的累累伤痕,他无力抚平、无法消化,只能以发脾气的方式来宣泄,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离开了爱护儿童,一切的教育技巧都仿佛是空中楼阁,根本无处搭建。

  • 冷酷教育缺乏温度

尹老师提出,冷酷从来不是一种教育,它是教育的反义词,冷酷只会制造冷酷。

尹老师提出过一道选择题,当孩子因为玩网络游戏不吃饭时,你是选择把饭给孩子端过去,还是直接倒进垃圾桶?相信不少家长会选择后者,暂且不提网游对孩子的利弊,家长们认为不按时吃饭是一个坏习惯,不能纵容孩子。

其实,家长们可以思考一下,把饭给孩子送过去这一过程温馨、有人情味。而把饭倒进垃圾桶这一过程多少有些粗暴、无情。我们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面对孩子始终缺乏温度,没有足够的包容和尊重,我们又如何期望孩子从其他地方获取?孩子只能像我们冷冰冰的对待他一样,始终冷冰冰的对待我们。

多蒙茜洛诺尔特曾说: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鹰爸让自己的儿子多多在雪地里裸跑,孩子冻得直哆嗦。平日里,也会给儿子洗冷水浴,一手抓着孩子说道:“过来,不要怕,不要怕。”孩子则小声的说:“我冷,我冷!”这位爸爸对孩子进行断崖式训练,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的潜能究竟有没有被激发不得而知,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到的只是一个狠心父亲,一个自己如何求助都无动于衷的爸爸。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情感障碍,甚至情感缺失。遇事缺乏同理心,对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在人际交往中,会封闭自我,缺乏交流欲望,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三、让教育回归自然

尹老师认为,儿童和世界的第一个联结通道是由母亲建立的。母乳喂养、肌肤相亲、一言一语、一歌一笑,等等,都是在打通和拓宽这个通道。所以,自然养育与其说是协调好孩子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如说是摆正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

二战后,罗马尼亚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家庭抚养不了的孩子,可以送到国家教养院统一抚养。前后有6万多名新生儿被送到教养院,他们后来几乎都出现了不会交流、不能沟通,独自坐在角落里,不断前后摇晃或重复某种刻板行为等,被称为“孤儿院现象”。

通过扫描部分孩子的大脑断层,发现他们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发育异常。可见,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不能从母亲那得到足够的情感抚慰,如抱抱、肢体抚摸、语言交流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器质性变化。

  • 母亲要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母亲就是孩子的全世界。研究发现,3岁以前,母亲和孩子分离超过21天,就会对孩子产生心理阴影。诗人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有些父母出于工作、时间或精力考虑,把孩子丢给老人或是送到寄宿学校。亲子之间一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一次面,时间无法保证,质量更无从谈起。

我曾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姑娘不到2岁就被父母送到外婆家,长大后才接回来。姑娘很少跟父母打电话,有心事也不会和父母说。幼时来不及说出来的秘密,长大后更不会说。总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和父母之间好像隔了一道墙。姑娘遇事容易焦虑,特没有安全感。一段恋情很难超过3个月,因为幼时没有从母亲那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现在缺乏建立亲密关系的经验,不知道如何处理情感问题。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减法

还有些父母,虽然待在孩子身边,却总是忙于玩手机或处理工作事宜,没有与孩子发生真正的互动,与孩子之间缺少情感的流动,孩子仍然没有被真正看到。这样,孩子的生命力仍然是干涸的、静止的,孩子的情感世界仍然是虚无的、空洞的,孩子也很难健康快乐的成长。

父母应该放下手机,全身心地和孩子一起做游戏、阅读等。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语言、动作的交互,情感的交流,确保孩子能够被父母看见。这样,孩子的生命力是鲜活的、流动的,会不断向内修复自我、发展自我,这些都是孩子日后努力向上生长的养分。

  • 母亲要学会和孩子分离

尹老师在书中写道: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如果亲子之间只有亲密关系,母亲过于介入孩子的婚姻、家庭生活,根本不懂得分离的话,孩子的小家无疑会变成三人同行。孩子幼时所渴求的蜜饯——母亲的陪伴、关怀等,却变成了今日之砒霜。

书中提到一个叫小四的男孩,自己谈的两任女朋友,妈妈不同意,寻死觅活的反对。后来,小四和妈妈中意的姑娘结了婚。妈妈却常常让小四待在自己家,不让他回去。小四偶尔回去几次,妈妈就一路杀过去,和儿子、儿媳挤到一张床上。小四亦然长大,妈妈却仍把他当成襁褓中的婴儿,意图把他捆绑在自己身边。这种近乎病态的母爱,令小四窒息。

当小四有了孩子,原本应该承担起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妈妈却经常拦着他,不让他和妻子在一起。孩子2岁多时,小四给妻子留了一张纸条“我走了,不用找”,就玩起了失踪。既然妈妈的爱铺天盖地,小四反抗不了,逃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是可怜了小四妻子和孩子。

前些天热播的电影《囧妈》,伊万妈妈因为自己失败的婚姻,所以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即使伊万已经成年,有自己的婚姻和公司,妈妈却不舍得放手,大事小事都给儿媳张璐打电话,努力想把伊万改造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其实,孩子和母亲是一个逐渐剥离的过程。3-6个月的婴儿,认为自己和母亲是浑然一体的,存在共生心态。2-3岁的幼儿,则开始逐渐建立起除母亲以外的人际关系。真正的母爱,从不以占有孩子为目标。聪明的母亲,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悄然离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