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被後世稱為“詩聖”。杜甫的詩,不但寫實,還有非常深刻的社會現實含義,併為底層大眾發出不平之鳴。

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杜甫的詩種類較多,但尤工於律詩。這一點,或許也受到他祖父杜審言的影響。

然而,即使杜甫的詩在後世有著崇高的地位,但他的一生幾乎都在鬱郁不得志中渡過,最大的官莫過於七八品的“左拾遺”。這個地位和他的文學地位是極度不匹配的。

杜甫的律詩,素有“沉鬱悲涼,嚴謹蒼重”的讚譽。比如《曲江二首》,也算是比較出名的作品。

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1、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2、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這兩首詩,在杜甫所有的詩作裡,並不是壓卷之作,卻又有很不尋常的含義。尤其其中的第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一聯,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

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我們都知道,詩人寫詩,有很多文學上的修辭手法。但杜甫和李白不同,一般都比較寫實。然而,此詩中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就讓讀者感到有點不解。

杜甫出生於712年,死於770年,壽僅58歲而已。而《曲江二首》寫於758年,此時杜甫年方46歲。那麼,作為一個比較現實派的詩人,為何會發出“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感慨呢?

其實,這一句並非杜甫無病呻吟,而是也有非常濃厚的現實意義的。

758年的大唐帝國,可謂風雨飄搖。安史之亂正給這個曾經強盛的王朝狠狠的打擊。杜甫此時雖然身在長安,並在曲江、長安曾經最繁華的遊樂場所居住。

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然而,眼中所見、耳中所聞的是什麼?依然是權貴有閒階層們的醉生夢死。即使杜甫這樣的“窮酸”,也會為了在曲江遊樂而到了“典當春衣”的地步。

而安史之亂給唐帝國帶來的衝擊,似乎絲毫不能影響曲江的繁華。憂國憂民的杜甫,卻沒有任何途徑為主分憂,唯有將滿腔擔憂寫入詩中。

所以,詩中的“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實是一種憤激的話。用以表達自己無可奈何、卻又無法忘懷的、以天下百姓為重的心情。

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年方46歲的杜甫,已經到了到處欠酒債的地步,難道是杜甫突然開始酗酒了?其實是說,世人皆醉,自己也不忍獨醒!唯有醉酒,才能暫時忘記那種無處逃避的憂心忡忡。

而人生七十古來稀,更是一種自我勸慰,或者說,是自己給自己找一個藉口而已。

古時候的人七十歲就已經是高壽了,更多的是早早地夭亡。而杜甫此時已經46歲,離七十歲也只剩下20餘年。這餘下的年月裡,自己是否就得延續這種“買醉”的生活,才能稍慰愁懷?

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為何會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因此,雖然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才46歲,甚至他的壽命也只有58歲,卻寫出了“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和“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做法是沒有關係的。滿懷的憂國憂民卻又無力無助的窘況,才驅使杜甫發出如此激憤之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