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關於冠狀病毒,我們迎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漢發佈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李蘭娟院士說:

在初步測試的結果中顯示,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

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而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的抑制效率達280倍。


而之前抗艾滋病藥物克力芝治療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議將前面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李蘭娟院士的重大研究成果被人民日報發佈之後,在抖音獲得了617萬點贊,網友們激動得眼淚都快要掉下來。

這無疑給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指出了一條有力且有效的道路,距離我們戰勝疫情,又邁進了一大步。

而這個時間,距離她馳援武漢,僅僅才3天。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01

每天只拿一毛錢的赤腳醫生。

李蘭娟院士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夏履鎮夏履橋村,從小家境貧寒,父親因患眼疾無法勞作,全家只能靠母親賣山貨來維持。

熱愛讀書的李蘭娟,剛因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還未來得及和母親分享這份喜悅,就看見了母親眼裡的愁苦。

家裡實在拿不出錢供她讀書了。

一邊是自己熱愛的學業,一邊是揹著山貨步行30多公里的母親,年幼卻懂事的李蘭娟,流著眼淚,忍痛選擇了輟學。

她準備離開學校那天,向班主任告別,走的時候流下了眼淚。班主任問她:“你自己是不是很想讀書?”

她非常堅定地點點頭,說:“是的”。

後來,在善良的班主任幫助下,她沒有告別校園,而是靠著助學金讀完了初中。

初中畢業之後,她的第一第二志願都是填的中專,因為她想盡快走上社會去打工,替家裡減輕負擔。

但那一次中考,她考得太好了,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績被杭州第一中學錄取。

那個時候,父母手裡僅僅只有5元錢,連學費都付不了。

5元已經是家裡全部的錢,又是熱心的老師,減免了她的學費,還發助學金,幫助她堅持讀完了高中。

雖然貧困,李蘭娟的成長之路卻充滿了善意和愛,這讓她也開始用自己愛來回報世人。

高中畢業之後,她遇上了文革,於是她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當一名代課教師。

在下課之後的業餘時間,她看著老鄉們農活繁重,終日勞作,患上腰背疾病,心疼不已的李蘭娟便聯繫浙江省中醫院學起了針灸。

第一次接觸醫學的她,短短几個月就將整本經絡書背得滾瓜爛熟,從此便在下課的空隙時間,為老鄉們針灸,緩解疼痛。

那個時候村裡組建農村合作醫療,大家都推薦她來做村裡的這個“赤腳醫生”。

李蘭娟再次面臨兩難的選擇。

代課老師每個月工資24元,可“赤腳醫生”只有5個工分,相當於每天只有1毛錢。

一邊是自己家裡捉襟見肘的生活,一邊是老鄉的殷殷期盼。

最終,對醫學的摯愛,讓李蘭娟無怨無悔地選當一個“赤腳醫生”。

從此,她開始上山採草藥,每種藥材的療效,她都記得清清楚楚,治傷寒的,消腫的、跌打損傷的,能為鄉親們省一些就是一些。

400多戶人家,只有她一個醫生,可李蘭娟似乎從未覺得辛苦。只要有人生病,無論多晚,風裡雨裡都是她上門診治的身影。

鄉親們喝著她幾乎零成本熬製的草藥,效果很不錯,大部分的人都康復了,紛紛稱讚。

有人說她,其心若蘭,心繫蒼生,她就是靠著自己的好口碑和為人民奉獻的精神,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繼續深造。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闖入醫學的海洋,她像一條小魚拼命遨遊,創造了許多亮眼的成績。

李蘭娟院士到底有多牛我不知道,那一項項國家科技二等獎,省科技一等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她發表過400餘篇SCI論文,主編中國幾乎所有傳染病學教材,是當之無愧的醫學泰斗。

1、她用十年的時間將人工肝技術引入國內,並改進為“李氏人工肝”,在醫學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2、對Li-ALS的應用,使重型肝炎治癒率從11.9%上升到78.9%,挽救了無數患者。

3、創新性的將幹細胞技術用於治療呼吸衰竭、肺纖維化的重症病人,從死神中把患者給搶了回來。


某專家推薦板藍根,雙黃連的時候,李蘭娟院士打臉地說:沒毛病,不要亂吃藥!

許多的專家和學者,只注重發論文,發表驚人觀點給自己的臉上貼金,從來不注重臨床的效果、是不是真正幫到患者。

而李蘭娟院士從來都是把臨床當成自己的追求。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02

非典中的力排眾議。

在非典爆發期間,李蘭娟院士當時是浙江省衛生廳廳長、黨組書記。

她得到消息,杭州市出現了三名疑似非典患者,當天晚上,就組織杭州最好的醫生進行會診,晚上十點確診這三個人為非典患者。

確診完之後,李蘭娟院士馬上做了一個驚人的決斷,把這三位患者接觸過的1000多人,全部進行隔離。

當時的輿論一片譁然,這樣大規模的隔離,我們從來還沒有過,會不會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當時爭議很大,但李蘭娟院士力排眾議,她快速下達指令,並且督促下面的人,立刻、馬上執行。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僅僅用了一晚上的時間,1000多名密切接觸者全部被找到並且隔離,還有其中一個患者住的“在水一方”公寓成為我們國內首個大範圍隔離區。

不僅如此,李蘭娟院士還要求研究人員連夜採樣,對SARS進行深入的細菌分析和研究,成為最早分離到SARS病毒的單位,並且浙江在全國率先拉響了省市縣三級疫情監測的警報。

後來事實證明,李蘭娟院士做得太對了。

浙江沒有發生醫務人員感染事件,也沒有出現“二代感染”的病例,並且創造了SARS“零嚴重後遺症”的奇蹟。

大家都知道,得了SARS,用激素治療會留下極其嚴重的後遺症,別的省份都在用激素治療的時候,李蘭娟院士嚴格控制激素的使用,所以才創造了非典零後遺症的奇蹟。

後來,李蘭娟院士這一系列大膽創新的舉動,被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專門進行了報道。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2013年,新型H7N9病毒在東部省份出現,死亡率高達50%,又是李蘭娟院士率領團隊在5天內確認了病毒的病原,公佈了基因的序列。

李蘭娟院士發現,活禽市場的病毒和患者確診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達99.4%,她迅速向上級反映,建議關閉活禽市場。

把活禽市場關閉之後,很快就控制了病毒的擴散。

不僅如此,李蘭娟院士還獨創了“四抗二平衡”療法,抗病毒治療、抗休克治療、抗低器官功能衰竭、抗繼發感染,及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和微生態平衡,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在這一次冠狀病毒事件中,日本專家驚訝中國確定病毒序列和分離毒株的速度非常快。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分離到病毒?

李蘭娟院士說:“我們日夜兼程,把原來治療SARS、H7N9的經驗都用上了。”

疫情肆虐的日子,她的每一天都是在和時間賽跑,每一刻都在從死神手中搶人,她身負著無數人的希望,總是竭盡全力去打出了一場漂亮的反擊戰。

只有竭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03

我們總是被最勇敢的那一批人保護很好。

已經73歲的李蘭娟,似乎忘記了自己是個高齡的老人,忘記了自己也是新型病毒的易感人群。

不顧生死,迎著疫情逆行的她,再次出現在“抗疫”戰場的最前線。

在我們沉浸在除夕氣氛中的時候,李蘭娟院士率領她的團隊,已經為武漢肺炎開始了奔走。

除夕本來是和家人團聚的時候,但這個73歲的老人只是簡單吃了一盒餃子就開始工作。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當天,他們成功分離到了五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其中有兩株非常適合於研發疫苗。

她一直在向國家申請,要去武漢,要去最前線。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接到出征命令後,她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集結了感染科、重症監護室、人工肝等科室的精兵強將。

帶著樹蘭醫院最近一段時間緊急收集到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一同趕往武漢最前線。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冒著生命危險逆行至最前線,當稱之為“國士無雙”。

而73歲的李蘭娟院士,也帶著一身巾幗英氣,橫刀立馬,斬敵於陣前。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其實,李蘭娟院士的丈夫鄭樹森先生也是一名院士,在器官移植和肝膽胰外科中有著很高的盛譽。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他得知其中李蘭娟院士要準備奔赴疫情前線,直面最大的危險,默默地下廚,為心愛的妻子準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李蘭娟打趣丈夫是手術刀改廚刀,她明白,丈夫心疼她的身體,擔心她的安危,卻更理解她的選擇,支持她的工作。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因為一起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雨同舟,才會有今天的相濡以沫。因為早就已經志同道合,所以無需多言,只有支持。

她的兒子鄭傑,把母親送上高鐵之後,眼中閃著淚光。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記者問他想說什麼,他說希望母親和武漢都能夠平安,說著說著,他就哽咽了.......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我看過一個視頻,是白巖松和李蘭娟院士的對話,白巖松說,為什麼湖北的病死率要遠遠高於其他省份?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李蘭娟院士回答說,是因為湖北的醫療資源和醫生數量不足導致的,這也是她那麼想要去武漢去的原因,她想把最先進的醫療團隊帶到那邊,她想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和心血帶到那邊......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李院士說的時候風淡雲輕,但我看著看著,卻淚目了。

你無法想象這是一個73歲老人說出來的話,別人都想逃離武漢,而她的眼裡只有武漢現在有多危急,早已忘記了自己的生死。

我總是在想,為什麼在別人在千方百計逃離的時候,而那些醫務工作者卻捨生忘死地跑到最危險的地方?

我想了很久才明白,原來他們是那一堵牆。

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會怕死,但是因為肩上的職責,只能往前,不能退縮。

他們是牆,我們有選擇,我們可以躲在家裡,但是他們沒有,牆就一直豎立在那裡,幫我們擋住了病毒和黑暗。

你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無數勇敢的人把黑暗擋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曾經聽過一句話:“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在這一次事件中,很多人只知道鍾南山院士,而我想說的是,鍾南山院士當然值得我們尊敬。

但是請別忘了,還有一個叫李蘭娟的女英雄,在那一批最勇敢的人當中,也有她的名字。

法國作家、哲學家加繆曾說:“在隆冬,我終於知道,會迎來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我們都知道這個隆冬格外寒冷,因為疫情肆虐,因為有千萬人的生命受到威脅。

然而我們甚幸,因為我們有著鍾南山、李蘭娟這樣不顧生死,不計得失為人民奔走的英雄,我們才有更多必勝的底氣。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和不可戰勝的夏天。


*作者:桌子,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