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化妝品的種類有哪些

目前,防曬化妝品種類主要有防曬霜、防曬乳、防曬噴霧和防曬粉底等。涉及的劑型主要是乳液、膏霜、油、水劑等。

①防曬油。防曬油是最早的防曬製品劑型。許多植物油對皮膚有保護作用,而有些防曬劑又是油溶性的,將防曬劑溶解於植物油中製成防曬油。其優點是製備工藝簡單,防水性較好,易塗展;缺點是造成皮膚油膩感,易粘灰,不透氣,油膜較薄且不連續,難以達到較高的防曬效果。

②防曬液。為了避免防曬油在皮膚上的油膩感,通常用酒精溶解防曬劑製成防曬液。這類產品中加有甘油、山梨醇等保溼劑,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但防曬液易被沖洗。

③膏霜和乳液。防曬乳液和防曬霜能保持一定油潤性,使用方便,是比較受歡迎的防曬製品,通常有O/W型和W/O型。目前市場上的防曬製品以防曬乳液為主,在奶液、雪花膏、香脂的基礎上加入防曬劑即可,為了取得顯著效果,可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防曬劑復配使用。其優點是防曬劑的配伍性強,可得到更高防曬指數(SPF)值的產品,易於塗展且不油膩,具有防水效果。其缺點是乳液基質適於微生物的生長,易變質。

防曬化妝品的種類有哪些

防曬效果的標識

國際上通常用防曬指數(SPF)來評價防曬製品防護UVB的效率,用UVA防護指標(PFA)值評價防護UVA的效率。SPF指在塗有防曬劑防護的皮膚上產生最小紅斑所需能量與未加防護的皮膚上產生相同程度紅斑所需能量之比。SPF的高低從客觀上反映了防曬產品紫外線防護能力的大小。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規定:最低防曬品的SPF值為2~6,中等防曬品的SPF值為6~8,高度防曬品的SPF值為8~12,SPF值在12~20之間的產品為高強度防曬產品,超高強度防曬產品的SPF值為20~30。皮膚病專家認為,一般情況下,使用SPF值為15的防曬製品就足夠了。防曬效果是防曬化妝品必須標識的參數,最新的《防曬化妝品防曬效果標識管理要求》規定了防曬標識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防曬指數(SPF)標識 SPF的標識應當以產品實際測定的SPF值為依據。當產品的實測SPF值小於2時,不得標識防曬效果;當產品的實測SPF值在2~50(包括2和50)時,應當標識實測SPF值;當產品的實測SPF值大於50時,應當標識為SPF50+。防曬化妝品未經防水性能測定,或產品防水性能測定結果顯示洗浴後SPF值減少超過50%的,不得宣稱具有防水效果。宣稱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曬化妝品,可同時標註洗浴前及洗浴後SPF值,或只標註洗浴後的SPF值,不得只標註洗浴前的SPF值。

(2)UVA防護效果標識 當防曬化妝品臨界波長(CW)大於等於370nm時,可標識廣譜防曬效果。UVA防護效果的標識應當以PFA值的實際測定結果為依據,在產品標籤上標識UVA防護等級PA。當PFA值小於2時,不得標識UVA防護效果;當PFA值為2~3時,標識為PA+;當PFA值為4~7時,標識為PA++;當PFA值為8~15時,標識為PA+++;當PFA值大於等於16時,標識為PA++++。

防曬化妝品的種類有哪些

防曬劑分類

化妝品中的防曬劑是能夠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的物質,按其作用機制差異分為化學防曬劑、物理防曬劑、生物防曬劑三大類。

(1)化學性防曬劑的作用機制 化學防曬劑又稱紫外線吸收劑。這類物質能夠吸收紫外線的能量,並以熱能或無害的可見光效應釋放,從而保護人體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化學防曬劑的結構中多具有酚羥基或鄰位羰基,這兩種基團之間可以氫鍵的形式形成環狀結構。當吸收紫外線後,分子會發生熱振動,氫鍵斷裂開環,形成不穩定的離子型高能狀態。高能狀態向穩定的初始狀態躍遷,釋放能量,氫鍵再次形成,恢復初始結構。此外,羰基被激發後可發生互變異構生成烯醇式結構,也可消耗一部分能量。

(2)物理性防曬劑的作用機制 物理性防曬劑不具備紫外線吸收效應,主要是通過反射和散射作用減少紫外線與皮膚的接觸,從而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侵害,因此又被稱為紫外線散射劑。物理性防曬劑主要是無機粒子,其典型代表有二氧化鈦、氧化鋅。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紫外線屏蔽機理可用固體能帶理論解釋,屬於寬禁帶半導體。金紅石型TiO2的禁帶寬度為310eV,ZnO的禁帶寬度為312eV,分別對應屏蔽413nm和388nm的紫外線。當受到高能紫外線的照射時,價帶上的電子可吸收紫外線而被激發到導帶上,同時產生空穴-電子對,所以它們具有屏蔽紫外線的功能。另外它們還有很強的散射紫外線的能力,當紫外線照射到納米級別的TiO2和ZnO粒子上,由於它們的粒徑小於紫外線的波長,粒子中的電子被迫振動,形成二次波源,向各個方向發射電磁波,從而達到散射紫外線的作用。

防曬化妝品的種類有哪些

(3)生物防曬劑的作用機制 紫外輻射是一種氧化應激過程,通過產生氧自由基來造成一系列組織損傷,生物防曬劑通過清除或減少氧活性基團中間產物阻斷或減緩組織損傷或促進曬後修復。因此,生物防曬劑其本身不具備對紫外線的吸收能力,主要起間接防曬效果。

我國2015年《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中規定,化妝品中準用的防曬劑有27種,其中化學防曬劑為25種,物理防曬劑為2種,未對生物防曬劑進行專門的限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