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如果没有走错路,直接杀进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余八百


题主这个问题根本不会发生,假设会有这个情况,那只能对亚历山大说压力山大了。先不论翻山越岭之艰辛,只假设亚历山大领了一支队伍攻略中国,当时应该是秦国,人数三万以上,凭借战无不胜的马其顿方阵对战秦国。马其顿方阵,充其量不过是靠重装步兵前仆后继的冲锋陷阵,如此呆板的战法对于中国人真是不值一哂。秦王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虽然是在后期,说明秦国也经能战胜匈奴的骑兵兵团,(难道匈奴人会让你安安心心的建长城来阻挡他?)能挡住四十万人的赵国军队,区区三万人的军队随便派个将军就搞定了。火娆,水淹,陷坑,秦孥,哪样不是马其顿方阵的克星?


四方19


吹嘘马其顿方阵太过了,这种方阵到了中国必然是寸步难行的。纸上谈兵没用,战国时代打的是攻城战,而不是两军对垒。

1、无法攻城。

战国时期,平原对阵是非常少见的。战国时都讲谋略,而春秋及以前才是双方对阵拉开架势干一仗。

成语“宋襄之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翻译:宋国军队已经摆好阵势了,楚军还没有渡河,宋国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等到楚军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我们攻击他,必然取胜。”宋襄公说:“不可”。楚军渡过河了,还没有摆开阵列,司马子鱼又请示宋襄公,宋襄公依然不答应。等到楚军摆好阵列了,双方交战,宋军战败了。

这是春秋及以前的打法,双方各自拉开架势,谁也不占谁便宜,可以说是君子打法。但是到了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尔虞我诈,谁也不讲什么君子了,谁也不尊周礼了。

所以,假如马其顿到了中原来,那么可能根本没人跟他拉开架势打,你有本事就来攻城啊?面对中国的护城河和高城墙,马其顿方阵也只有干瞪眼的份,根本无法攻城。

2、水土不服、粮草不济

中原地理环境独天独厚,周边都是高原沙漠,马其顿军队就算开辟了丝绸之路(我国汉代才开辟),士兵们也得累个半死,再加上水土不服,粮草运输困难,所以马其顿军队必须速战速决,但是这时候他偏偏遇上的是中国军队,我们避而不战,那马其顿军队只能干瞪眼。

到时候,攻城攻不下来,粮草不济,又加上士兵们水土不服,那么必然撤军。

3、反击的可能性

选择攻城战,这是我们谋略上的优势,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作战形式。

但是,当敌人退兵的时候,我们的军队也许会追击,那么双方必然还有对阵的时候。

亚历山大打印度是公元前327年,这一年是秦惠文王十一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惠文王即位,虽然杀了商鞅,但是并没有废除新法,秦国这时候正是国力强盛的时候。

秦国此时应该可以动员四五十万的军队。亚历山大打印度的时候,作战人员有12万人。秦军与东征军兵力上有4倍的差距。

然后再看作战的形式。马其顿方阵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前面的长矛。首先,我觉得他这个图片有些夸张了。那么长的矛,你当是纸糊的吗?拿着不累吗?其次,方阵机动性太差,整体就像个乌龟壳。

再看我国军队的战车,战车对这乌龟壳确实没法打。但是如果我们拼着损失一批战马和战车,主动冲锋,从四面八方进攻,战马和战车虽然死在了他们的方阵前,但是他们也被堵住出不来了啊!此时我军建造壁垒围困马其顿军队,他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所以,不管怎么说,马其顿如果到中国来,那必然是有去无回,最少也是损兵折将。

最担心的恐怕就是秦军对付马其顿军队,其他六国从背后偷袭。




GRIDMAN


告诉你们什么是历史。

中国从魏国李悝变法起到秦国孝公变法达到高潮,使得中国率先进入先进的封建时代。而欧洲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才开始进入封建时代。战国之所以是战国就是因为封建生产关系之下有着对土地资源的渴望,使得七国既有打的需求,更有厮杀的实力。而奴隶制的欧洲不可能是先进封建制的中国的对手!这才是原因。难道僧格林沁的大清最精锐的铁骑打不过英国远征军,只是因为火器不行么?希望大家可以多看看书,别以为看了几本杂书就认为自己了解历史。要知道历史的背后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还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我是小明白


这么说吧!欧洲所谓的大帝到中土来充其量不过是个参将的兵力!不说装备,光人数就不值一提!欧洲打仗基本是百十人的战斗,千人以上都叫大战了。亚历山大为什么叫大帝?因为他有三万步骑。中土一个小小的赵国快灭国时都能组织起40万兵力,欧洲人过来根本不够看的。假设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抛开补给的问题,种花家可以统一蓝星,而且没有之一!比之现在的鹰酱强的不是一个数量级!





紫微天帝


这个是没有发生,且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

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要靠作者的想象来给双方安排了。

这事我站中国,我认为亚历山大必败!

咱们不说什么走没走错路,亚历山大直接带着军队来了,冲进了战国时代的中国。咱们不论这几个国家会不会联合起来对付外来敌人。

单来说说首当其冲的秦国。

亚历山大肯定是会从西边杀过来,所以地处西边的秦国自然会是第一个迎接敌人的。就不说秦国还没有到秦始皇时代,就是嬴泗时代,亚历山大都不是其对手。

我认为亚历山大有三败

第一败:长途跋涉

亚历山大长途跋涉而来,军团作战,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问题,亚历山大同样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我们假设他没有这个问题,途径的地区都像他臣服。

但是即便这样,士兵的精神也会有很大的影响,长期远离家乡作战,思乡是一回事。另外每天看着自己的伙伴在自己的身边倒下,心理承受也会到达极限。

而且,长途作战,士兵损失却得不到补充,加上士兵的精神状态,这就是亚历山大的第一败。

第二败:万水千山的阻隔

要想到达中原国家地区,即便是地处西边的秦国也需要亚历山大翻越崇山峻岭才可以到达。

无论是喜马拉雅山脉或者是西藏高原,亦或者是新疆沙漠地区。

这对于外地人来说,又是大兵团作战来说,未等过去,已经牺牲一半左右的士兵。

恶略的天气,体力的透支,水土的不服,都是亚历山大兵败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是亚历山大的第二败。


第三败:对手强大

即便这个时候,亚历山大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河西走廊,准备来一个俯冲,和秦军进行交战。

这个时候的秦国战斗力,虽然没有到达顶峰状态,但是也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

有敌人来犯,不管你是谁,刀剑早已准备好。秦军一个弓箭阵过去,亚历山大损失三分之一的有生力量,剩下的再来一个集体冲锋,可以说基本必败无疑了。

我相信,在前两个因素的影响之下,亚历山大在秦军的铁骑之下,坚持不了五个回个。

所以,不管这个仗怎么打,亚历山大都是必败。


观复一鉴


对应一下当时的中国还在战国时代,并未统一,时间上亚历山大占了优势,不过他的兵种大部分是步兵,骑兵只有几千,这么点人力光是走到中国估计都要打个折扣,而且他进来的方向是面对秦国,虎狼之师不是说说而已,而且秦国兵种齐全,又是在自家地盘,可以肯定亚历山大的军队回去的可能性都没有


来世笑笑生


详细的资料估计其他人应该都会回答到的。这里就简单说了,这个问题网络上很多人都有讨论过。结论很明显,亚历山大的部队在当时虽然战力不算弱。但是比当时的七雄还是差的的。中国的土地上因为连年征战。军事的发展在那个时代的世界上已经属于很成熟的部队,特别是秦国。有了较完整的部队建制后勤,武器生产。作战技术。当时的中国还在内斗。基本也没有怎么关注外面的世界。认为天下就是中国这块土地。世界的中心。亚历山大的部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中国的差。士兵没有中国的装备精良,而且才数万人。中国的战争即使是内战。也常常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参与的。数万人的兵力进入到中国可能被吞没了也冒不出个泡来。亚历山大一路杀来其实没有遇到过真正战力雄厚的对手。如果不是当时中国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一致对外的话,当时的中国在军事上是可以踏平欧洲的。


自在的爱255


这个提问忘了一个问题:如果亚历山大攻击秦国,其他六国会帮秦国吗?说不定会从背后抄秦国的后路,秦国面临两面夹击,你觉得秦国还能赢马其顿方阵吗?

像亚历山大能从希腊打到了印度,说明他不怕后方补给的问题,他们都是就地取材,没准亚历山大吃的惯肉夹馍、羊肉泡馍,水盆羊肉……。[呲牙][呲牙]


红红的烦恼


如果告诉秦始皇,西边有一伙金发碧眼的东西,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现在的欧洲人应该只活在山海经里了[捂脸]



Dior棉花糖


一支军队,进入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首先要粮食补给,要有武器补充,要有人员补充,才能壮大,才有可能赢。

马其顿离中国上万公里,如何保证粮食供给呢?有人要说抢中国老百姓的粮,中国人和西方人饮食差异很大,亚历山大的兵,吃中国食物一定很不适应,一定吃不好饭,饭都吃不饱如何有战斗力?

武器丶人员更没有补充,人越打越少,兵器也越来越少。

由于路途遥远,到了中国也人困马乏,中国以逸代劳占尽地理之利,胜算很大。

战国时期中国军人早己经会排兵布阵,而不是街头混混式的乱打,若干人组成一个阵,充分地减少丧亡,有效地杀伤敌人,很难对付。

中国打法多样,战术灵活,军事理论高超,《孙子兵法》就成书于战国时期,试想中国人用水攻,火攻,亚历山大的兵阵还有用吗?

所以说亚历山大的兵到了中国,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