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二战历史中,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几乎无所作为,除去一些破交战之外,几乎毫无建树。但与这些毫无用处的水面舰艇不同,德国潜艇部队却表现异常优异,击沉了盟国和中立国的商船1600万吨。占去了盟国和中立国损失总数的76%。这些被英美称之为海下狼群的U艇们到底有何种能力,竟能做到这一步?而当德国将败时,海狼们又会如何呢?

一、无限制潜艇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海军发展较为轻视潜艇,着重于水面舰队。不过在战争爆发后,因为英国皇家海军将德国公海舰队封锁在了自己的港口里,所以绝大多数时间能够自由活动的,都是德国的潜艇部队。在当时形式的考虑下,德国海军开始以潜艇为主力,对英国展开反击,实施海上封锁,展开了无限制潜艇战。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需要来自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的物资输送,才能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和生产力。而德国所推行的无限制潜艇战,则是为了摧毁英国的海上通道执行的。

其意在于于战时为求打击敌方士气及消耗敌方物资,不惜攻击非军用机构或设施,尤其是运输船只的战略——无论他们是属于敌对国还是中立国。这一战略是基于航路斩断学说之上,为海军弱国制衡海军强国的不对称战略。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在这个时期,德国动辄出动数百潜艇游弋在大西洋上,对英国进行封锁。在1915年就出动了360艘潜艇进行封锁作战,不论任何船只,只要向英国方向行驶,且不管是前往英国还是经过,一律以潜艇击沉。诚然,此举固然起到了封锁作用,但也有不少无辜甚至德国自己的船只被击沉。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其中受打击严重的,除去英国之外,就是美国受损最为严重。因为当时美国是依靠交战国与其进行军火贸易和粮食贸易为经济支柱。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事件莫过于1915年5月7日在爱尔兰南方海域,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U-20击沉,1,198人死亡,761人生还,遇难者多是美国人。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这让饱受损失的美国对德国发出了抗议,德国虽然一度停止了无限制潜艇战,但在1916年又再度重启无限制潜艇战,并且加大了投入,出动了720艘潜艇。到了1917年潜艇投入数字攀升到了最高,达1320艘。尽管最终德国在一战战败,但是潜艇的恐怖却深深植入了各国心中。

二、重建的德国潜艇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海军因为《凡尔赛和约》而受到了限制,不仅限制了水面舰船的数量,也不准德国建造潜艇,更不准重建其潜艇部队。

不仅如此,还对德国造船企业做出了限制,这就让德国潜艇部队的恢复陷入了停顿。幸运的是,一战中德国潜艇部队的表现十分惊人,所以各国都开始谋求发展自己的潜艇部队。靠着成立空壳公司——船舶设计局为如日本、阿根廷等国设计潜艇,德国缓慢的恢复着自己对潜艇制造能力。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在这个阶段里,德国海军也通过船舶设计局积累着潜艇发展的经验,力求不与世界主流技术脱节。在船舶设计局接连接获土耳其、芬兰、西班牙和苏联的潜艇订单的同时,德国海军也因此获得大量宝贵的技术与大规模生产资料。

1933年10月德国海军开始秘密的在基尔设立一所标明“反潜防御学校”的军校,实际上在训练未来的潜艇舰员。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异常关键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卡尔·邓尼茨。在一战时期卡尔·邓尼茨就是在潜艇上服役,曾担任UC-25和UB-68号潜艇的艇长,在1918年10月4日时袭击英国的地中海商船团时,被敌人重创了潜艇,之后在英国约克郡被俘了10个月。被释放后,在英国逗留至192年才返回德国,后重新加入了的德国海军。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在被俘旗舰,他反思了德国在一战中的潜艇运用方针和其错误性——因为他被指派以一艘潜艇去攻击有护卫舰的船团,结果却被打的惨败,他本人还被俘虏。

他意识到,这种单潜艇突击是肯定不行的,真正的攻击流程应该如下:首先以单舰、侦察机巡逻,发现船团时先不攻击,而是一边跟踪船团,一边向总部通知通商船团的航行路线、规模、护航舰数量等资讯,然后再以无线电通知邻近潜艇集结起来埋伏;当船团进入攻击范围内就向其包围攻击(通常是在夜间展开攻击)。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当然这种发展路线是需要缓慢的发展的,尤其是军备不振的现在,更是需要小心。不过随着纳粹党掌握德国之后,德国开始加快了军备恢复速度。1935年3月16日,德国公然撕毁了《凡尔赛和约》;仅仅三个月之后,德国战后制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艇便于6月15日下水。

到这年9月,德国共建造了9艘潜艇,并成立了一支潜艇部队-“韦迪根”潜艇队,其指挥官便是大名鼎鼎的邓尼茨。到1935年底,德国潜艇部队已经拥有了24艘潜艇,其中18艘是Ⅱ型。

三、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

此时德国潜艇部队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主要是不希望过分刺激英法。不过邓尼茨主张应该加快潜艇的发展,他认为只要持续进行“吨位战”,让英国建造新船只的速度低于被击沉的速度,就能减少英国海上通航线运回本土的物资,包括战争工业所需要的一切原物料和人民所需的粮食,进而对德国投降。邓尼茨建议,把全部水面舰队的资源用来制造潜艇,尤其是适合远洋作战的中型潜艇。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起初他的计划不被海军总部所接受,海军总部认为未来潜艇仍会是单独作战的型态。应该建造拥有较大口径舰炮和长续航力的大型潜艇(即指I级潜艇),即将潜艇用于类似巡洋舰的功能。

这个争论直到1939年夏季多次对英国护航船团攻击的演习后,邓尼兹才说服了海军总部。不过因为资源的有限,再加上对英法的顾虑,所以并没有立刻大量生产潜艇。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水面舰队表现不佳,损失较大,但潜艇部队却表现较好。同时随着法国战役和挪威战役的胜利,德国海军获得了出海口,不必在从威廉港出发,耗费油料和一星期的航行时间才能进入大西洋。

现在德国潜艇能够从法国港口更有效的触及英国海上生命线,大西洋上的潜艇活动数量也因此增加了25%。此时由于英国皇家海军大多回到了本土待命,以捍卫英国本土,所以德国潜艇部队在1940年的7月到12月期间击沉了英国1492054吨的船只,被德国称之为第一段美好时光。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第一段美好时光里盟军与中立国船只损失(艘/总吨数)

不过随后就因为英国组织了新的护航制度,并且加大了反潜武器的投入,导致德国潜艇效率的下降,再加上此时德国海军的潜艇不足,所以在1941年的战绩有所下降。而到了潜艇产量有所上升的时候,又赶上了1941年末美国加入战争。

此时德国海军再次迎来了“第二段美好时光”,因为美国海军现在船只不足,无力为每一个运输船队护航,而且反潜飞机也十分不足且性能不佳,所以德国海军在对美国的袭击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1942年1月至8月攻击击沉了美国海军660艘船只。

曾经强大的海下狼群,为何变得脆弱无力?德国潜艇部队的兴亡始末

第二段美好时光里盟军于各地船只损失(艘/总吨数)

不过随着德国海军的注意力从大西洋转向至北冰洋,德国潜艇部队也大部分转移了战场。再加上日后美国海军的生产力日渐增加,还有英美海军的反潜能力提升,大西洋海战的烈度日渐上升,而德国潜艇部队则日渐疲惫,无力与盟军对抗。

邓尼茨在1943年悲观的于日记本上写道:“很显然,潜艇除了对敌人的牵制作战外已毫无作为。”作为潜艇部队的缔造者,邓尼茨已经看到了潜艇部队的末日。

结语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反攻法国。潜艇部队前往阻击盟军登陆船只,但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被打的损失惨重。德国潜艇部队再也不能叱咤风云,纵横大洋了。完全依赖潜艇作战的潜艇部队,当遇到真正的大海军时,其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参考文献:《我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战略》

《我的生平》

《十年与二十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