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人社局推7項社保舉措,支持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廣州市人社局推7項社保舉措,支持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3月9日,羊晚記者從廣州市人社局獲悉,廣州人社部門積極推進落實“免、減、降、返、延、緩、保”七項社保舉措,著力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一是“免”

對中小微企業、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免徵2020年2月至6月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預計共惠及約55萬家企業,免徵金額約160多億元。

二是“減”

對大型企業、各類社會組織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減半徵收2020年2月至4月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預計共惠及8000多家大型企業、社會組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減徵金額約10多億元。

三是“降”

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繳費費率下調50%至2021年4月30日;繼續階段性調整失業保險浮動費率至2021年4月30日, 其中原繳費係數為0.6的下降至0.4,原繳費係數為0.8的下降至0.6。

四是“返”

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繼續實施返還2019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穩崗返還政策,並放寬裁員率條件,企業裁員率不高於2019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參保職工總數20%,預計惠及企業40多萬家,職工500多萬人,返還金額約10多億元。

同時,繼續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實施失業保險費返還政策,符合條件的,按企業上年度平均參保人數乘以6個月的廣州市失業保險金標準返還失業保險費,支持的力度更大。

五是“延”

因受疫情影響,用人單位無法按時繳納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繳費,期間不加收滯納金,惠及約55萬家企業,500多萬職工。

六是“緩”

受疫情影響生產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社保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七是“保”

疫情期間,確保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等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髮放;對未按期辦理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的,不暫停待遇發放;未能及時辦理新增退休人員申報的,經審核後,自審核次月起補發養老金;未按時辦理參保繳費登記、申報繳款等業務的,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完成補辦的,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記錄。

記者:周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直播粵港澳(ID:zbyga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