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如何選擇一支好基金?


現在國內的基金有5000多隻,國內的股票只有3000多隻,也就是說,選擇一隻好的基金比選擇一隻好的股票還難。那怎麼辦?有兩個解決辦法,第一,學會自己選基金,我們要看幾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看這個基金過往的業績,這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實用的。但是大家要記住,不能看過去一年的業績,短期業績說明不了問題,一個基金經理一年的業績好,有可能是因為他賭對了,特別是排名第一的主動基金,有可能看對了,比如說去年重倉科技股的基金經理,奪得了冠軍,包攬了前三名,這隻能說明這位基金經理偏愛科技股,並且具備比較好的選股能力,抓住了2019年科技股大漲的機會,能不能證明2020年、2021年他還能做好?這一方面要看市場配不配合,如果2020年繼續是科技股大牛,那麼它的業績會保持領先。反之,如果2020年科技股出現了調整,甚至大跌,那業績可能就會落後了。

所以基金經理的風格和市場的風格契合,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看基金業績,不能光看一年,一定要看過去兩年、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這樣才能夠剔除掉,因為賭對了而獲得冠軍的這些基金。最近爆款的一些基金,基金經理都是有很多年的業績記錄,並且業績很穩定,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無論是白馬股行情還是小盤股行情,都獲得了比較好的業績回報,這時候才能夠信任這個基金。

第二個維度,就是看業績的波動性。如果一個基金淨值增長比較平穩,業績穩步上揚,這樣的基金,你買了能睡得著覺,無論什麼時點買都不會虧錢,就像前海開源基金5000點發的產品:前海開源再融資、前海開源稀缺資源等等,5000點發的產品,現在淨值達到了100%的收益,就是因為在牛市、在市場高點,前海開源基金成功的逃頂、減倉,避免了市場在下跌的時候,淨值大幅回撤。而當市場低點的時候,又敢於果斷的加倉,抓住了市場低點配置的機會。前海開源基金過去五年時間,兩次逃頂、三次抄底,可以說大家印象非常深刻,這就是前海開源基金為什麼能夠獲得好回報的一個原因。所以要買基金,一定要去配基金經理可以幫你做波段,可以幫你在高點減倉,有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的基金經理的基金,這樣才可以比較好的規避掉市場的回撤,看回撤、看波動是很重要的一點。

第三個維度,就是看基金經理的穩定性,基金公司投研人員的穩定性。我們知道,基金經理是決定一個基金業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個基金業績很好,結果基金經理換了,換人之後,業績就大變臉,這時候就要小心了,如果你看到你喜歡的基金業績很好,但是基金經理換了,你就要考慮要不要換掉這個基金了,他新換的基金經理能不能達到他原來的水平,基金經理的水平怎麼樣,還有待考察。所以說投研人員一定要穩定,因為投研能力是決定一個公司的業績,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第四個維度,就是要考慮基金的規模。很多人都喜歡爆款基金,大家都願意追,但是規模大了,確實不好操作。那是不是規模越小越好呢?也不是。我們知道公募基金有個規定,成立一隻新基金至少要2億規模,維持一個新基金要5000萬規模,如果低於5000萬的規模,那可能就變成小微基金,超過一定的時間就要被強制清盤了,所以規模如果低於兩個億,實際上變成小微基金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業績上可能就會不穩定。根據經驗來看,多大規模的基金業績會比較好呢?一般是不低於5億,不高於50億的這樣一個範圍。我記得銀河基金研究中心的胡立峰曾經測算過,最合適的基金規模是多少?大概20億,20億是比較好做業績的,這個可以供大家參考。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會選擇好基金,也不知道何時該申購,何時該贖回,這時候你可以考慮買入基金中基金,也就是FOF基金,FOF是這幾年新出現的基金品種,就是有基金經理幫你去擇機、擇時、選擇基金、選擇申購贖回時點,從而幫你長期理財。

在美國市場,FOF的規模佔到了公募基金規模的10%,達到1.8萬億美元,非常厲害。但由於FOF在中國剛剛出現,所以規模還不大。現在公募基金FOF規模大概也就是一兩百億的水平,但是業績分化已經出來了,因為FOF業績做得好壞,其實是取決於FOF基金經理對大勢的判斷能力,以及對基金的選擇能力。我和蘇辛博士共同管理的前海開源裕源FOF和前海開源裕澤FOF,之所以能夠在前幾批發行的FOF中脫穎而出,裕源成為第1只淨值突破1.4元的公募FOF,就因為我們在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方面走在了前面。

2018年5月份發行的前海開源裕源FOF,前期的時間都是持有債券基金,僅配置了少量的股票基金,而到2018年10月份市場最低迷的時候,我們又抄底,進行全面加倉,抄底了部分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然後到下半年,又把部分股票基金換成了黃金類的基金。

在2019年,前海開源裕源FOF取得了43.61%的收益,而行業平均也就是15-20%左右,跑贏行業平均很多,就是抓住了市場波段的機會。

楊德龍:如何選擇一支好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