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為什麼被譽為面涅將軍?

北宋名將狄青,字漢臣,綽號"面涅將軍",山西汾陽人。自幼好習武,後來流浪到京城開封,於是投身行伍,以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

狄青為什麼被譽為面涅將軍?

宋朝有個殘酷的制度。為了防止兵士開小差,在兵士的臉上刺上字。北宋軍人地位低下,人們鄙夷當兵的,稱之為"赤老",也就是以後的"赤佬",是因為當兵的臉上被刺了字,還塗上了硃砂。

狄青當"官"前曾在臉上用硃砂刺過字,"面涅"十餘年後當了樞密副使,臉上仍保留著宋代軍士低賤的標記。宋仁宗勸他用藥抹去,此命令不為太過,"人要面樹要皮"麼,但狄青卻未從命,他的理由是:"我所以有今日,就是因為有此'面涅'約束,因而不敢放縱。"在狄青看來,這"面涅"不光沒有為他本人"丟臉",相反,倒使他時時記著自己的過去,記住自己的"身份",因而有了激勵,有了警策。

狄青為什麼被譽為面涅將軍?

他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氣,而不是自己做官的尊嚴。皇上您都不嫌棄我出身低微貧賤,按照戰功把我提升到這個位置,我還怕別人嫌棄我出身低微貧賤嗎?我留著這些字,讓士兵們看看,使他們都懂得一個人該如何努力上進,建功立業!

有一個姓狄的人自稱是唐朝著名宰相狄仁傑的後代,他拿來狄仁傑的畫像,送給狄青,並且說:"您也姓狄,不如就認狄仁傑做自己的祖宗吧,這樣您的出身就不低微貧賤了。"狄青聽了此人的話後謙虛地笑了笑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出身低微貧賤的人,因為偶然的機會受到皇上的重用才得以有這麼高的地位,怎麼能高攀狄公呢?"那人聽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從此以後,狄青在朝中工作更加努力,也更得到仁宗皇帝的賞識和重用,成為了宋代的著名大臣。

狄青為什麼被譽為面涅將軍?

狄青不願忘本,不以門第為意的品行和武功在當時朝野廣為傳頌,京師的百姓都"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像狄青那樣,居官位而記"前科"並以此自勵的人,是不多的。正因為如此,讀史時,我們才會為這位曾有"面涅"臉面不美的狄青而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