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春节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团圆,然而总有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回家。春节期间需要住院的患者与守护他们的医护人员,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虽然不能回家,但过年的氛围不能少。新春前夕,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举办了一场“医患共情,挥毫泼墨,新春送福”活动,用这种方式,传递出2020年新春的祝福以及对患者们早日康复的祝愿。

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挥毫泼墨,工作间隙接力“送福”

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2号楼一楼大厅,一副巨大的“福字”映入眼帘,下方长桌一字排开,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不少医生和护士走到桌前拿起笔,写下“福”字与对联,赠送给医院的患者、家属及坚守在岗位上的医务人员。

“妈妈,我想要叔叔写的这个福字。”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张女士在休息日,特地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小朋友看上了头颈外科主治医师王鹏写的“福”字,想带回家贴在门上。

在工作间隙出来送“福”的王鹏医生,匆匆放下笔墨就回诊室工作了。而此时,总务科的吴荣科长接过他的毛笔,继续送福,还不忘对前来“讨福字”的说一句:“祝你平安”!

不多时,一幅幅字体各异的“福”字已经在墙上排开,不少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来这里沾沾福气。

徐伯伯坐在轮椅上,指着墙面的某个福字,示意儿子想要“那个”,桌子旁的工作人员,赶紧取下来送到他的手中。

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在医院并没有冷清和孤独的感觉,医务人员的暖暖温情让人动容,”徐伯伯儿子希望借着这份“福气”,父亲可以早日康复,回家与家人团聚。

只为感谢,患者家属连续6年送福

在桌子的另一侧也围满了人,一名白发老者正在火红的斗方上挥毫泼墨,旁边一位同龄女士帮忙铺纸研墨。

老者执笔规范有气势,下笔苍劲有力流畅如云,一看就是有功底的老书法家。这位执笔送福的老人姓钱,是杭州某高校的书法老师,旁边的是他爱人,也是省肿瘤医院曾经的一名患者。

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说起与国科大肿瘤医院的渊源,钱教授很有感触。“爱人之所以还能陪伴在我左右,多亏了医院乳腺外科的救治,”钱教授说,8年前,钱夫人罹患乳腺癌,虽然治疗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所幸的是,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钱夫人经过治疗后恢复很好。为了表达夫妻二人的感激之情,钱教授希望能利用一技之长,把祝福化作一个个“福”字和春联,回馈给医院。

今年,已经是钱教授和夫人第6年来医院“送福”了。“只要身体允许,我愿意年年都来医院送祝福。”钱教授说。

听了钱夫人的故事,不少患者前来领取福字,“好运传递,希望我的家人也能平安康复。”

用一份坚守,陪伴患者共渡难关

在送福活动中,于恩彦书记、朱真伟副书记亲临现场,还提笔写了不少不同风格的“福”字,送给现场的患者和医务人员。他的到来,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见面都有福!”,于恩彦书记拿起自己写的福字,对现场的人愉悦的表达祝愿。他表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送福”自古就有传承,医务人员希望能用一幅幅饱含喜庆的福字和春联,表达对患者由衷的祝愿。

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希望春节期间在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能够感受到新春的喜悦,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并以康复患者为榜样,积极治疗,尽快摆脱癌魔的恐惧走出阴霾,拓宽生命的长度与宽度。”于恩彦书记说,春节期间,医院还会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关爱留院患者。

而值班的医务人员会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保驾护航。“用一份坚守,陪伴患者共渡难关!”

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2020春节医路守护#

这家医院每年新春都在接力“写福 送福”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