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硬核"教授:打破几十年技术难题,研发成果产生效益20亿

他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带领科研团队执着创新,屡次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国产化;他教书育人之余,创办高新技术企业17载,及时转移转化自身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他就是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荆州市嘉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标


湖北

许明标,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荆州市政协委员,湖北省发明协会理事,长江大学海洋油气工程系主任,海洋深水石油天然气开发研究所所长,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钻完井首席PI,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海上油气》编委,中国石油学会钻井液完井液委员会委员。获"荆州市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创新点四的主要贡献者。

技术创新 打破国内技术难题

湖北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攻克页岩气快钻井等技术,研发、推广科技成果8项,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作为该中心钻完井团队的首席科学家,许明标教授是这一成绩的主要贡献者。

2011年,在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中国石化发现了国内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随后引进美国哈里伯顿公司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在该区域钻探页岩气水平井,但此技术一经试用便"水土不服",井下复杂、通井及下套管困难、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接踵而至。通过在全国遍寻"良方",该公司将技术攻关的重任交给了许明标教授的科研团队。

湖北

湖北广电针对该项目对许明标教授进行采访

经过长达九个月紧张的科技攻关,2012年7月3日,建页2HF井顺利穿过2886米的完钻井深,在2888米完钻,这是中石化首次采用国内研制的油基钻井液技术进行作业并获得成功,消耗费用仅为国外的60%。以油基钻井液清洗技术革新为突破口,6天后,许明标团队针对该井设计的固井作业试验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陆地钻井人的传统认识,破解了国内石油界几十年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迄今,团队研发的油基钻井液及固井技术已成功应用于253口井,为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降低成本6.6亿元。

得益于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目前,在油基钻井液技术方面,许明标团队依据不同的底层条件和钻井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国产化材料,为国内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教书育人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是大事,精力和时间投入上不能有半点含糊。

"虽然科研占据了许明标大量时间,但他从不曾因此而忽略日常的教学工作。"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必须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这既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我做人的信条。"

湖北

一次,在油田现场参加完一个重要项目的论证会后,为了不耽误给本科生上课,许明标从重庆乘坐早班机赶回学校,课后又立即乘坐当天的班机奔赴成都开会。2012年石油工程学院搬至武汉后,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家住荆州的很多老师一样,许明标每周都在武汉和荆州间来回奔波。

"虽风尘仆仆,却满心踏实。"许明标如是说。

除了积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许明标教授同时还是8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教学中,他将相关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个人独到的科研方法和研究成果融入教材,引进课堂和实验室,通过安排学生现场观摩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012年,鉴于国家对海洋油气工程与开发人才的迫切需要,许明标着手创办了海洋油气工程系。对于院系发展,他不敢有须臾放松,在学科建设、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均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他认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所以每年暑假,他都会想方设法找关系,组织学生去钻井平台、施工现场和生产单位实习;不论自身科研任务多重,他都会抽空到现场给学生讲解介绍相关内容。

成果转化 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

许明标十分注重自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一直推崇将产学研有机结合,为学校和社会创造更多效益。为此,他联合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王昌军教授,在荆州开发区征地90亩,建立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荆州市嘉华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十余年来,该公司始终紧盯国家目标与市场需求,执着一念,心无旁骛,与国内众多大企业建立多渠道、多样化合作,促进企业技术不断升级,以成果转移转化方式在企业形成强劲的生产力,拥有储层钻开液及配套完井液、高温油基钻井液、固井水泥浆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百种,并广泛应用到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中海油田四大基地、海外市场等。

湖北

作为年产值过亿、年税收超千万元的规模企业,嘉华公司现已发展为长江大学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目前,嘉华公司70%的技术人员来自长江大学。公司还与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建了新兴战略产业培养班,为该院本科学生生产实习免费提供场所、实验和生产设备,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场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教书育人为要旨,在科研的征途上,在成果的转移转化中,许明标一路奋进,走出了人生的风景,走出了人生的高度。

面对未来,许明标心中有一个愿景,那就是坚持教书育人,坚持科技报国,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成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的忠实践行者,为学校、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长江大学新闻网、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