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文丨圖圖爸爸

對於現在家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因為孩子作為父母生命的延續,他們需要在自己的身上,承載著父母對他們的期望。

同時又必須讓自己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這個過程之中,每一個家庭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都格外的重視。

但是我們卻能夠發現不同的孩子,成長環境的不同,給他們也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有一些孩子性格天生較為活潑,所以在與人交談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優勢。

而有些孩子卻性格相對較為內斂,雖然性格本身無好壞,但是在成長的時候,總是會惹來很多父母的不滿。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前兩天鄰居家的孩子,與自家孩子一起出去玩兒,大人們在一旁聊天喝茶,而孩子們也聚在一塊玩積木。

可是我們卻能夠明顯的發現,鄰居家的孩子不願意融入到集體當中,他看到別人玩的積木非常的有意思以後,也想前去嘗試,可是自己又無法開口,就一直在旁邊躊躇。

鄰居看到這一幕,立刻走上前去對孩子說“想要什麼就自己去爭取,不要等著別人送到你手上”。

他聽到了媽媽的話以後,也就不再糾結,選擇融入到小孩子們玩的遊戲當中,而後來這間房子裡面的歡聲笑語,大多數都是從小孩子這個群體當中發出來的。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孩子有時候孩子會變得相對較為自卑,那麼自卑的孩子到底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所謂自卑就是自信心不足,而這類孩子的通病就是怯懦,他們對於周圍的事物非常的敏感。

他們的敏感甚至於在別人說話,或者語言眼神有任何變化的時候,都會產生一定的畏懼,甚至進行自我猜測,懷疑對方是不是意有所指?

而這種相對較為不自信的狀態,也會影響到他們與別人的關係,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之下,他們也會變得更加自我封閉。

這其實是他們成長路上最大的障礙,當孩子陷入自我的圈套當中,如果想要走出來,別人根本幫不上忙,只能夠靠他們自己。

孩子的天性是不可抹殺的,但是他們的成長環境卻相對較為複雜,所以,孩子在成長的時候,總是會出現這類的問題,而自卑和怯懦的心理是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全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願意自己陷入自我的這種環境當中的,他們也希望能夠有所改變,但是這些孩子總是苦於沒有方法,或者沒有人替他們解答這些疑惑,所以,才會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封閉。

這種孩子他們,往往不願與任何人交流,無論是父母還是同伴都無法與他們產生共鳴,因此才會讓自己在這種死循環當中走不出來。

如果孩子長期如此的話,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其實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這些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又會對他們的未來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01當家成為孩子退縮的“保護傘”,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封閉

具體的表現為:

1)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孩子們發現家能夠給予自己安全感以後,他們也就將自己禁錮在家庭的這個圈子之內,當週圍的環境有任何變化的時候,都能夠引起他們內心的恐慌。

所以,在這些人的心目當中,也會更加排斥周圍有任何的變動,甚至於他們也想讓自己的生活變成相對較為固定的程序。

有一些孩子也會不願意與別人交談,有時候不僅僅侷限於同齡人之間,甚至於對於父母也會變得無話可說,而這種與父母之間的不交流,就會讓孩子變得極其危險。

2)不敢嘗試新鮮事物

性格相對較為內向的人,他們往往更加註重自己的內心世界,孩子當自己陷入自卑以後,也會將自我作為世界的中心。

所以,他們對於周圍的所有事情都會表現出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不受到環境的任何影響。

當新鮮事物出現的時候,會對他們的內心造成一定的衝擊,甚至於孩子會因為懼怕新鮮事物給自己帶來的變化而不敢嘗試。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3)過度依賴父母

家是由父母與孩子組成的,而孩子之所以會認為家是自己的保護傘,就是因為父母能夠給作為自己最堅強的後盾,給予自己任何時候最大的支持。

但是有些時候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就會造成,任何事情都無法自己做主,甚至於在做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讓父母幫自己決定幫自己做,自己只需要執行最後一步。

若非一定需要本人出面的,他們都不會選擇讓自己走在前面,這種過度依賴,也會讓孩子變成,做事情畏畏縮縮性格較為懦弱的人。

當然除了以上3點,表現之外孩子還有其他方面的表現,都是與他們的這種畏畏縮縮的性格有關。

那麼在這種時刻,我們也必須要通過科學的方式,來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夠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科恩博士,曾經通過大量的實驗與研究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以及性格上的這種劣勢,往往能夠通過一些非常細小的行為的促進,就能夠讓他們得以改變。因此科恩博士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輕推理論。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02什麼是“輕推”理論呢?

其實這個輕推相對較為簡單,就像文中提到的鄰居媽媽鼓勵孩子的方式一樣,當孩子陷入迷茫躊躇不前的時候,父母只需要在旁輔助孩子,並且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

通過語言上的鼓勵和行為上的促進,讓孩子能夠勇敢的邁出眼前的這一步,也就能夠幫助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功,因此這種理論就被科恩博士稱之為輕推理論。

因為父母在其中做的事,其實是非常細小的,但是所起的作用卻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這種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兒童教育當中。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不僅僅需要的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父母需要注意的,那就是了解到孩子的內心。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起來,父母作為最大的陪伴者,也應該非常關注孩子的內心成長,以及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當孩子性格相對較為怯懦,做事猶豫不決的時候,父母除了使用輕推理論之外,也必須要注意以下4點細節,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起來,那麼具體是哪4點呢?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03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①過分批評孩子的行為不可取

孩子自卑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的過程之中逐漸的受到了打擊,才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而父母作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參與者,必須要明白,自己的言行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一定不要過分的去批評他們,因為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當父母的言論刺傷到他們的內心,就會讓他們產生非常大的挫敗感,也會讓他們產生自我懷疑,從而會讓他們的成長逐漸走向自卑懦弱。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②學會分解孩子的目標,讓他們逐漸進步

俗話說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這個話雖然經常會出現,但是我們卻很少能夠運用到孩子的教育之上。

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之中,總是被父母放上了太多的期望,所以希望孩子能夠做到最完美是父母最大的想法。

但是我們就能夠發現,目標越大孩子的壓力就越大,而有些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無法達到目標的時候,就會選擇放棄,因此為了讓孩子更加進步,也應該學會分解目標。

讓孩子在實現小目標的過程之中,最終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讓他們能夠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又不會感到太累。這對於孩子性格的塑造,以及自信心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

③父母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讓他們產生放棄的想法

很多孩子就是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選擇走上了極端道路,有一些孩子當自己承受的壓力無法接受的時候,就會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

因此父母必須要適當的給予孩子壓力,不要讓孩子在重壓之下而崩潰,也許很多父母無法理解孩子身上的壓力。

畢竟他們這麼小,也不需要想什麼事情,可是孩子的成長以及在學校當中,所受到的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是父母不能夠了解到的,所以父母應該充分的理解孩子,不要讓他們變得輕易的放棄。

孩子做事喜歡退縮,父母得懂“輕推”原理,加4步走讓娃成長更好

④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不斷的去嘗試

孩子對於新鮮事物越懼怕,父母就應該多帶孩子去嘗試新鮮事物,因為只有接觸到了這個東西才能夠有了解的前提。

給孩子創造一個新鮮事物不斷出現的環境,對於孩子的鍛鍊是非常重要的。當然父母在發現孩子有退縮心理以後,一定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找到內心的寄託,也能夠找到自我的安全感,從而能夠進行勇敢的嘗試。

孩子的成長必須要擁有的是父母的陪伴與教育,而父母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其實是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當孩子的身心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用更加科學的方法和更加嚴謹的態度去對待這些問題,才能夠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困難,同時打造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