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前期,強大的魏國為何不先滅了秦國?

執爸KkIQ1093


三家分晉時,趙國最強。在魏文侯的領導下,魏國後來居上,成為三晉的大哥,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三家分晉後,魏文侯的戰略是三晉聯合。趙國佔有原晉國北部土地,北面中山國是他們的心頭大患。韓國地處原晉國東部,對鄭國虎視眈眈。魏國則佔有原晉國西南土地,與秦國隔河相望,秦國成為魏國早期擴張的目標。

秦魏之爭在於河西。對於魏文侯來說,奪得河西就能把秦國死死控制在西部荒蠻之地。


魏文侯前期,把戰略重心放在西部秦國,積極主動的發動了多次戰役,取得了河西少梁等重要軍事據點。到了吳起被任命為攻秦主將的時候,更是取得累累碩果。河西防線被突破以後,秦之渭河平原咽喉鄭便進入吳起視線,這引起了秦國的極大恐慌!為何恐慌?一句話,鄭若失守,渭河平原將唾手可及,渭河平原失手,秦國的糧倉便拱手予魏,國都也基本無險可守,秦國會滅國。後來魏國也確實取得了鄭之戰的勝利,進而全面控制河西,經營河西,並進行文化滲透。還在秦國北部原戎族地盤設置了上郡。

可是魏國為什麼沒有一舉拿下渭河,攻入秦都雍呢?簡單點說,魏國不想。透徹點說,魏國對雞肋秦國不太感興趣,他們攻打秦國的最大目的是期許別後院失火。因為中原才是魏國的戰略所在,魏國是想獨霸中原。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上尤為適用。三家分晉的最強趙國與後來居上的魏國的關係隨著魏國的日益強大變得越發緊張起來,魏文侯也開始咄咄逼人了。


趙國後方中山國始終是他們的威脅,但是趙國在抵擋中山國時越發力不從心,魏文侯當然不會置之不理。趙國以西南智地為交換,換來魏國攻打中山。魏將樂羊經過三年苦戰,終於打下中山,據為己有。此外魏國還順手牽羊佔了趙國一些土地,趙國心裡也是有苦說不出。

此後,魏國的終極目標終於暴露無遺了,他們放聲吶喊:中原我來了。首先是幫助韓國攻打鄭國,魏國攻打宋國,佔領了一部分衛國河內的土地。後來是幫助趙國攻打齊國,斬首三萬。再後來韓、趙、魏聯軍一直攻打到齊國長城,齊國被迫割地求和。魏文侯為了把自己在東方佔有的土地連成一片,又佔領了衛國的濮陽附近的土地。

三家分晉時,趙國除了佔有北方廣大土地,在中原地區也有所染指,南方的版圖已經伸到了衛國的北方,這似乎也是趙國圖謀中原的伏筆。對於魏文侯而言,想要控制三晉,獨霸中原,必須遏制趙國,使之不能南向。在多年的中原爭奪戰中,魏文侯也正是基於這個目標去圈地的。他們在趙國南向的重要地區埋下一根根釘子,甚至趙國的都城中牟都處於魏國的三面包圍之中。魏文侯的文章讓人歎為觀止。



到了魏武侯時期,魏國對秦國的也是看不上眼。幾次攻打秦國,多半不是主動出擊;或者即便戰勝秦國,也只是築城守禦。這些都反應出魏國初期心在中原。然而威名一時的魏國真的對嗎?答案是不對。魏國為了獨霸中原,放棄了滅亡秦國是魏國曆史上最大的戰略失誤。只要魏國滅亡秦國,那麼魏國就是以後的秦國,而且只要魏國想滅秦國,就一定能做到。有人說魏國不想太招搖,畢竟樹大招風啊?難道楚國滅越國不怕樹大招風?又有人說越國蠻夷也!在我看來,越國滅吳,入主中原,對比秦國,一點不缺中原化吧?

總結:魏國獨霸中原盛極一時,卻處處都是戰略失誤。獨則不能併力三晉,霸則不合時宜(春秋諸侯才做的事),棄秦而謀中原是為養虎為患,終致秦國做大,滅亡六國,中原為蠻夷所有也!嗚呼哀哉!


先秦史


魏早年未能滅秦,歷來為後人所詬病。

可是,仔細回顧這段歷史,魏國曾一心要攻秦,最後未滅秦,絕非簡單的“選擇失誤”。他曾一心想先打秦,但因為在細節上的失誤(而不是戰略選擇上的失誤),使他最終無法滅秦,霸業衰落。

哭泣的名將

前390年,魏河西。一輛疾馳的馬車停了下來。一位地位尊貴的中年人緩步走下車,靜靜地看著黃河。望著奔騰的黃河,這位中年人突然放聲大哭起來!


僕人急切地走過來:您戎馬一生,刀光劍影中從不變色,為什麼現在痛哭起來了呢?

中年人嘆息道:這片土地,正是用武之地,我和兄弟們浴血奮戰才保住了此地。我正準備藉此大展宏圖,怎會預料到我王不用我了呢?王不用我,這片土地只怕很快就會丟失了!我不是為自己哭,我是哭那些為這片土地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呀! 良久,他依依不捨地上車離開。



這位中年人,正是史詩級兵法家吳起。他所離開的河西之地,在他離開後的第二年,就遭到了秦國的大規模進攻。

伴隨他離去的,是他嘔心瀝血的煌煌大魏,對秦國的優勢。

魏長期把攻秦作為主要發展方向

早在魏被正式承認為諸侯之前,魏就把攻秦作為他的主要發展方向。


前439年,魏在河西築少梁城,開始了對秦戰爭。 在此後的三十年裡,秦魏之間大打出手。終以魏攻佔河西與關中東部而告一斷落。

需要注意的是,這三十年裡,魏為了集中力量攻秦,在東、南方向放棄了一些局部利益。

前413年,齊、楚,分別大敗魏。 可是,魏卻並沒有立刻作出反擊,而是依然心無旁騖地推進對秦的戰爭。 直到前407年,魏攻佔全部河西及關中東部後,才騰出手來,反擊齊、楚。

魏的位置,決定了他很難專力滅秦 後人常常詬病魏國:四面樹敵。


地處四戰之地的魏,是各個大國在謀求發展時的首選目標! 歷史的車輪已進入戰國時代,各大國對小國的攻伐已經基本結束。他們要想尋求新的發展,勢必要選擇大國進行攻伐。

不管是楚悼王、陳和,還是後來的齊威王,他們都是積極進取之主。他們要積極進取,地處中原的三晉都是他們天然的攻取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通過單純的外交來“安撫”齊、楚,全力攻秦,是一廂情願的!

魏在平定河西后,轉身先與齊、楚作戰,挫敗對方的勢頭,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意外的滅秦機會,卻被內部鬥爭所耽誤

儘管魏在對東方作戰時連續取勝,但齊、楚都繼續長期對抗魏,使得魏被迫將主力放在東、南線,無力對秦做新的軍事行動。



可是,一個天才人物,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了滅秦的機會!

前391年,秦在楚國的慫恿下,發起了對魏的戰爭。 面對浩浩蕩蕩的50萬秦軍,魏吳起僅率數萬魏武卒發起反擊,大破秦軍!(戰國時兵力具體如何,爭不清,但此戰吳起以少勝多是必然) 魏軍一路追擊,一直攻到秦的腹地!


此時,魏有極佳的滅秦機會! 由於吳起所率的,是自己在河西操練的魏武卒,魏國東方的軍事力量被動用的不多。因此,吳起的攻勢,不會削弱魏在東線的力量! 而“提兵三萬,橫掃天下”的吳起,有能力指揮這隻魏軍大舉攻秦! 可是,吳起遭到魏國國內的排擠,被迫出走(也就是文章開頭的那幕) !

吳起的出走,原因絕非僅僅是史書所說的“拒絕公主”之類的家常事務。


吳起的出走,根本在於:魏變法不徹底,老世族勢力依然在國內佔據絕對的影響力!

因此,即使戰功卓著,吳起依然要把相位讓給“上使國君安心,下使百姓信服”的世族們! 本就已經威脅世族地位的吳起,攻秦又已取得重大勝利。此時,吳起徹底成為魏國老舊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

可是,吳起的出走,並是魏放棄這次機會的決定性原因!


事實上,魏換將後,依然有能力繼續對秦發起進攻! 直到前350年,已經衰落的魏國反擊秦國時,都打得秦孝公被迫割地求和。

魏有能力繼續以吳起留下的班底攻秦!

不卑不亢的承諾

吳起出走這年,發生了兩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前390年,流亡魏國的秦公子連得到消息:魏國願支持他回去做秦公。

這是很難回答的一個消息:如果拒絕,他可能會有殺身之禍!如果答應,他很可能使秦被魏所操縱!

公子連想了良久,不卑不亢:我也想回去做秦公。但是我想靠自己的力量,不想勞煩魏國!我在魏國流亡30年,深受大王的恩惠!因此,只要大王在位一天,我就不攻魏!


這位公子連,就是後來的秦獻公。 這個承諾魏武侯當然不滿意!可是,魏武侯依然答應了他! 秦獻公回國後,模仿魏國法度改革,在魏武后去世後,發起了對魏數次大規模進攻!

握手言和

魏武侯為什麼“輕易做不划算的買賣”?

我們再看下一筆買賣!

同樣是在吳起出走的這一年,魏國牽線搭橋,讓周天子承認了田氏在齊國的諸侯之位! 魏、齊之前曾大打出手若干年,是彼此主要的競爭對手。 可是,為什麼魏王在佔據優勢時,還要主動示好,幫人家提高政治地位呢?

魏最大的威脅:三晉分裂

魏在同一年,同時停止了對秦、齊的爭鬥,說明魏國遇到了比更大的威脅:三晉分裂!


翻開地圖,我們可以看到,趙、韓雖然國力遠不如齊、楚,但對魏國的威脅非常大! 一旦趙、韓封鎖上黨,魏國分分鐘就會被分成兩半!

事實上,當時趙、韓對魏的威脅,還遠不只如此!

魏惠王即位之初,趙、韓一起支持惠王的政敵爭奪魏國君位。 趙、韓兩國君主的爭論,說明了當時魏國的尷尬形勢。

趙君希望把魏國一分為二,徹底變成兩個中等諸侯! 韓侯反對,說要另立一個魏君,讓魏割讓土地給韓趙就可以了。 趙君答:看來你還在為攻鄭的事情留力,不如這樣,你們先回去,這裡交給我們!

這個爭執說明:同為三晉的趙、韓,在魏國的關係十分複雜!他們有能力直接把魏國顛覆,造成遠遠大於齊、楚的威脅!

因此,在吳起攻秦大獲全勝時,魏採取了同時與秦、齊結好的政策! 無非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形勢逆轉,源自三晉不合

魏開始對韓、趙分別用兵,希望重新控制三晉! 可是,魏失算了。韓、趙自然不難被魏打敗,可問題是:齊、楚、秦,都擔心魏獨霸三晉! 於是,剛收了魏國大禮包的齊國沒有去還人情,反而大舉介入三晉之爭。


“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徹底把魏國從霸主位置上拉了下去!

魏弱下來後,秦逐漸採取反擊,逐漸收復河西,逆轉了形勢!

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一個強大的中原霸主,是所有諸侯的眼中釘!齊楚,不會坐視魏重整三晉,也不會坐視魏一口吞秦!

從上面的回顧,我們會發現: 魏想要通過外交手段,使自己專心選擇先專門攻秦,是一廂情願的。魏在戰略方向的調整上,也基本根據形勢需要,中規中矩,沒有低級失誤,絕非後人說的“愚昧不堪”。



非常之事,待非常之人。無論哪個時代,要想渾一天下,都是極為困難的。要渾一天下,僅僅靠“避免低級失誤”是遠遠不夠的!


朱元璋在評價魏武侯時的話,說明了這個問題:楚莊王時,大家開會開會討論時,各個面有憂色;魏武侯時,大家開會討論問題時各個面露喜色。面露憂色,就有小心謹慎,面露喜色,就自高自大,舉措失當。

因此,我認為,魏國的衰落,並非他在大的戰略方向上有什麼大的短見。而是他在細節的操作上有問題。最終,霸業中落!

秦國曾屢次反擊魏,都成效不大,假如沒有後來的商鞅變法,國力強大,後人會不會說秦人不斷招惹魏國是“選擇失誤”呢?

魏國如果能處理好與三晉關係,對內堅持魏文侯時期的用賢風格,即使不滅秦,難道就不能長期保持優勢?


魏沒有滅秦,絕非主動選擇失誤,只是是形勢所迫。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魏太快就衰落了,沒有等到形勢允許的那一天!

人們在回顧過往時,總是偏好找出“選擇”上的問題,可是,決定成敗的,往往是“細節”上的問題。因為:如果細節沒做好,事實上可以主動作出的選擇很少,就像本文中的魏國一樣。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魏國作為戰國初期的最強大的國家,可以說是戰國初期的巨無霸,當時幾乎是打敗了所有的大國,春秋四大強國:秦國,齊國,楚國,晉國。晉國就不說了三家分晉,魏國就是從晉國來的,其他的三個國家都是被魏國打的大敗,秦國的河西之地被魏國侵佔了差不多百年,齊國更是多次的敗在魏國手裡(不過後來魏國也是敗在齊國手裡),楚國更是失去了中原的大片領土都被魏國佔領了。

魏國稱霸戰國近百年,魏國也是第一個被人認為可以一統天下的國家,當時魏國已經是多次打敗秦國了,而且佔領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後來五十萬大軍更是被吳起的五萬人打敗,為什麼魏國不一舉滅了秦國呢?

首先來說這個時候魏國雖然很強大,但是想滅掉秦國還是比較困難的,在春秋的時候雖然有一些小國家被大國吞併,但是滅國戰爭,統一天下畢竟不是主流,征服,稱霸才是主流,雖然說戰國時期就是以滅國為主的,但是這個時候畢竟還只是剛剛進入戰國時期,這個時候如果一旦魏國滅了秦國,那麼天下其他國家真的會坐視魏國獨大嗎?秦國好歹也是春秋四大強國,當時秦國可以說實力並不是很弱小的,相反一直都是在前列的,能夠一次性出動五十萬大軍的國家,在當時來說有幾個呢?所以魏國雖然很強大,但是並不一定有實力就滅了秦國。

其次這是魏國的國策決定的,這個在魏文侯,魏武侯的時候就已經是確定下來了的,向東進入中原,稱霸中原。所以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的主要重心就開始轉向中原,和齊國,楚國等去打了,當時楚國在中原有一定的土地和實力的,魏國打敗了楚國之後就佔領了這些地方。

然後我們都知道當時天下人都是看不起秦國的,而且秦國的實力有不弱,魏國幹嘛放著中原的那些小國家去打呢?中原首先是富裕,而且地理位置好,以當時的魏國來說得了秦國並不能馬上給魏國帶來實質性的好處,但是相反如果能夠滅掉一些中原國家的話,那麼魏國的實力馬上就會上升一大截。我們都知道魏國所以重的就是魏武卒,而魏武卒就是一頭吸金獸,需要大量的金錢,土地來滿足他們,毫無疑問中原才是魏國所需要的。


中國歷史研究所


戰國前期,雖然魏國實力比秦國強,但是沒有能力滅掉秦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魏國地理位置不允許。魏國地處地圖中央,與很多強國接壤。周圍各國都不願意有一個強大的魏國長期存在下去。如果魏國冒險去攻打秦國,那麼國內空虛的話,很容易上演“圍魏救趙”。自己後方不能百分之百萬無一失的話,攻打秦國的代價就太大了。況且,秦國遠離中原地帶,地理位置偏僻,當時諸侯各國的關注焦點在中原,秦國在戰國初期被輕視。

第二,秦國實力不容小覷。當時的秦國雖然實力比不上魏國,但是秦國屬於七個大國之一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各方面有一定的實力與魏國抗衡。與當時的衛國、魯國、任國、曾國等小國相比,秦國也屬於超級大國,魏國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勞師遠征,勝敗難預測。雖然魏國當時軍事實力強於秦國,但是秦國東邊是函谷關、潼關,南邊是大山,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只要把好關口,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難攻進秦國。同時,古代由於運輸困難,遠征大國,需要很多兵力,軍用物資難以保障。





陽光沐浴大道


戰國初期的魏國經過魏文侯施行變法,國力成為戰國初期一霸,吊打同期的秦國,但魏國最終卻沒有實現滅亡秦國的計劃,最終在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手上慢慢衰落。

三晉聯盟

三家分晉後魏斯建立了魏國,剛剛建立的魏國處於眾多諸侯國的包圍之中,在魏趙韓中實力以趙國為最強,此時的三國還有內鬥的意思,趙國想拉攏魏國攻擊韓國,韓國向拉攏魏國攻擊趙國,魏斯大腦清楚,他跟趙韓兩國說清只有三國聯盟團結起來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趙韓兩國同意,三國結成了聯盟。

三國建立時,趙國在北邊,魏國主要在西邊,韓國主要在東邊,而韓國的主要發展方向就是南邊的鄭國,魏國只能向西發展,這樣就和西邊的老牌諸侯國秦國對上了。

意圖滅秦

魏國經過李悝變法,經濟實力漸漸發展,後又有吳起訓練的魏武卒,綜合實力大漲。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魏國發起了對秦國的戰爭,此時的秦國政治混亂,國力衰弱,很快就在吳起的攻擊下敗下陣來。吳起一路攻擊到秦國的渭河平原,秦國認為吳起是要滅國,急忙拉攏齊楚兩國攻擊魏國,齊楚兩國只是攻擊魏國在東邊的一塊飛地,無奈魏文侯根本不理,一味督促吳起進攻,終於吳起佔領西河之地。

佔領西河之地後,魏國並沒有進一步動作,反而加強在西河的統治,施行一系列仁政,穩固在西河的統治。魏文侯為了進一步打擊秦國,親自拜孔子的弟子當時的大儒子夏為師,將子夏請來西河,建立了西河學派。西河學派漸漸成為當時的文化中心,更加吸引秦國的人才到此處求學,秦國的人才外流,這也是魏文侯的絕戶計,可見魏國是準備徹底滅掉秦國以便佔據秦國這塊良好的發展基地的。

三晉聯盟的牽絆

但秦國為什麼沒有攻佔秦國呢?這就要說道三晉聯盟了。

三晉聯盟雖然讓趙魏韓三國內部不再內鬥,但一旦一方有難,其他兩方還是需要提供幫助的,這其中就包含出兵。魏國在西邊節節勝利之時,趙國的發展碰到了阻礙。趙國發展到趙獻侯時,國力漸漸衰弱,等到趙敬侯即位時,萬乘之國的趙國竟然漸漸頂不住當時的千乘之國中山國的攻擊,趙國連忙向魏國求救,魏文侯答應了,並且向趙國要了一塊地,趙國也答應了。魏國派出了太子和樂羊出兵,三年之後佔領中山國,後來任命李悝為中山相幫助太子治理中山,漸漸的穩固了在中山的統治。而當時的韓國和南邊的鄭國戰爭中,因為鄭國外援楚國和宋國的幫助,韓國也要魏國幫助攻擊宋國,魏國也出手了。

魏國被趙韓兩國的戰事拖住了滅秦的時機,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被浪費了。但更大的隱患則是在此之後出現。魏國佔領中山,中山又是魏國的一塊飛地,在這過程中,魏國佔領了趙國的一些地方,同樣的魏國在攻擊宋國途中順手牽了韓國的羊,也佔領了韓國一些地方。這在三國之間埋下了內鬥的種子。

在魏文侯生命的最後十年中,魏國又接受了趙國的請求,三晉出兵打敗齊國,又為了幫助韓國的利益,南下打敗楚國,雖然這些戰爭中,魏國也確實得到了很大的實惠,但魏國的國力也在一點一點的消耗中。

三晉內鬥

魏武侯即位後的十年內先是聯合三晉攻擊楚國,在魏國佔領大梁城後,楚國聯繫秦國、齊國攻擊魏國後方,魏武侯將注意力重新轉向秦國,這一次吳起帶兵打進了秦國的腹地,但此時的魏國朝堂上貴族派攻擊平民官僚派,公叔痤誣陷吳起,吳起叛逃楚國。這次攻秦之戰就此停下來了。魏武侯看到齊楚秦三國聯合,知道想要避免危局,只能從當時最弱的秦國下手,他將身為質子的公子連送回秦國,立為國君,這就是秦獻公,這位秦獻公成為了斷絕魏國攻滅秦國的人。因為秦獻公是魏武侯送出的,秦獻公也答應魏武侯在世之時,秦國不會攻擊魏國,此後魏武侯沒有再攻擊秦國,專心對付南邊的楚國和北邊的趙國。

此後的魏國或為了抑制趙國保護衛國攻擊趙國,導致三晉聯盟破裂,或迫於齊趙壓力,在吃了敗仗之後,為了緩解多方壓力重新和趙韓結盟,接著和齊、楚、復國後的中山多方開戰,直至去世。魏惠王即位後,此時的魏國實力雖然還是七國之首,但周邊的國家齊國、楚國、秦國先後施行變革,國家實力漸漸跟上來,特別是秦獻公三戰擊敗魏國,重新奪回西河之地,魏國再也沒有了吞併秦國的實力和機會。

可見,魏國經過魏文侯的改革之後,國力上確實稱得上一流,吊打當時的秦國甚至滅亡秦國也不是不可能,但魏國成也三晉結盟,敗也三晉結盟,最終被趙韓兩國的利益捆綁拖進了戰爭泥潭,再也沒有了足夠的時機去滅亡秦國。而後來的魏武侯有過一次機會,卻被自己偏聽偏信害的吳起叛逃,失去了滅亡秦國的最後一次機會。


天天故史匯


戰國前期,秦國經歷了秦穆公的強大之後正處於下滑的階段,而三家分晉之後的魏國卻是最為強大的時候,也是魏國滅秦最好的時候,可是就是這麼好的機會,魏國卻沒有把握住,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第一,君主不明,妒賢嫉能!魏國剛三家分晉之後,由於地處四戰之地,為了生存下去,魏國開始重用李理變法,從而率先成為一代強國,特別是在吳起來到魏國之後,魏國重用吳起,不僅使得魏國成為經濟強國,更是也因此成為了軍事強國。

可是似乎魏國根本就沒有居安思危的意思,在魏國完全佔據了河西之地,只要一舉就可以滅掉秦國的時候,魏武侯竟然妒賢嫉能,逼走了河西郡守吳起,其後更是與趙國交惡,讓秦國有了喘息的機會。

第二,時事不允許!在戰國初期,雖然各國之間的軍事實力有很大的差距,可是卻沒有那個國家有滅國之力,更沒有那個國家敢有滅國之心。其他的國家可以允許你將一個國家打倒,甚至讓其從此一蹶不振,成為最弱小的一個國家,可是卻不會坐視一個曾經很是強大的諸侯國被滅國。

因為一旦秦國被滅,那麼也就意味著魏國有了滅掉其他國家的實力,其他諸如齊楚之內的國家是不會允許的,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都懂。

第三,秦國自身的實力!秦國畢竟是曾經的一代霸主,雖然如今已經沒落,可是秦人卻依然還是有著一股子血性的,他們能唱出“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詩歌足以證明他們不怕死。魏國可以擊敗他們,可是如果想要滅國,那麼勢必會招致眾人的反擊,到那個時候,就算魏國最終滅掉了秦國,恐怕魏國的霸主地位也將不復存在。

如果喜歡的話,記得點擊一下關注!!!


核彈教育


當時的魏國倒是很想滅秦國,但是當時的條件不允許!一個是韓國趙國不答應,齊楚也不答應。我們從歷史上看,魏國在奪取河西之後就轉頭跟韓趙發動戰爭了。因為當時的魏國已經很強了,一旦讓魏國吞併秦國後魏國會更強,韓趙就控制不住了,遲早也難逃被吞併。這就是戰國格局,各種勢力相互牽制,盤根錯節。同樣的事也發生在長平之戰,當時沒有哪個國家原因幫助秦國或者趙國,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超級大國,回過身來就會咬人,最好讓他兩敗俱傷,或者傷了一隻以後再幫那個已經受傷的。

其次,魏國有短板,無法滅秦。我們都知道魏國早期很強是藉助於三晉聯軍,魏國出武卒,趙國出勁騎。但是趙國退出對秦戰爭後,魏國就沒有騎兵可用了,這樣的話,魏國可以在關中這塊地方藉助於武卒佔領城池對抗秦軍騎兵,但是卻無法追擊到隴西去滅秦。也就是說,以魏國的實力他只能吞掉半個秦國,卻無法滅掉整個秦國,這是硬件問題。

第三點,魏國雖然強大,但是處於四戰之地,沒有那個時間去消化秦地。當時的魏國雖然有40萬軍隊,卻跟五國有領土接壤(燕國除外),跟楚國齊國都有兵爭,尤其是跟楚國的戰爭尤為嚴重,如果把軍隊長期拖在秦國,那麼東邊就沒有競爭力了,同樣不利於魏國發展。


優己


提到這個問題,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魏國自從文候在位之時強大起來之後,便圍繞西河郡與秦國展開了三代人的戰爭。直到魏惠王繼位前期,魏、秦兩國都還在圍繞西河郡做鬥爭。

只不過在這段時間內,秦國始終都處於下風。

那麼說為什麼魏國不直接滅掉秦國?

大致上是三點原因。

其一是戰國初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意識並不是那麼嚴重,魏國只想打擊秦國氣焰,並沒有真正滅亡秦國的決心和勇氣。

其二是秦國地處西部邊陲,一直以來都不為中原各國所重視,魏國可能也不屑於花那麼大的人力物力來滅亡掉區區一個秦國。

其三是魏國雖然強大,但是不足以向日後的秦國那樣,可以輕鬆的滅掉一個國家。

所以這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魏國只是向西盡力打壓秦國,但並沒有將魏國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等到了魏惠王即位之後,魏惠王便不再滿於在西邊與小小的秦國的較勁,而是遷都大梁,在中原各國之中稱王稱霸。

遷都大梁之後,魏國的注意力便放在齊國、楚國這樣的大國身上,秦國也得以喘息,開始了商鞅變法,逐漸強大了起來。

而遷都之後的魏國,東敗於齊,南辱於楚,引以為傲的魏武卒全軍覆沒,戰鬥力一下子大打折扣,再無力與東方諸國爭雄。

可這個時候魏國再回過神來,把目光投向秦國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曾經被自己瞧不起的秦國,竟然變成了一支猛獸,只能任由其進攻。

於是魏國“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徹底淪為了諸侯之中的笑話。


盜帥夜留香YE


首先,戰國初期各國還是像春秋時期那樣,流行的是稱霸。雖然魏武卒無敵於天下,但是僅僅打服各國,像春秋五霸那樣號令天下就已經很滿足了。而且,崤山函谷關等天險都掌握在魏國手中,兩次河西之戰魏國都把秦國打得大敗虧輸,五萬魏武卒就把幾十萬秦軍打的滿山跑,居然發生老兵不打了,讓給新兵打去抓俘虜以邀取戰功。可以說,在當時看來,魏國想滅秦國是隨時的事,只看魏國心情了。

但是,魏國如果滅了秦國,很可能不是面對秦國一個國家,而是要面對其他各國群起而攻之。當時各國都不是吃素的,如果只是魏國打來打去攻城掠地,各國都還能忍,但是一旦發生滅國級戰役,各國必然產生強烈的危機感,這時魏國就成為其他各國共同的敵人。而且魏國地處四戰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不好,魏武卒縱然強悍,但是訓練起來週期也是相當長的,一旦被各國圍攻,就算魏武卒憑藉超強的實力頂住,也是經不起消耗,死一個少一個,很快就會消耗殆盡。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武將吳起只看到魏國有滅秦的實力,但是滅秦之後的魏國面臨的兇險的政治形勢是他看不到的。所以說,佔據河西之地,手握崤山函谷關天險,保持隨時能滅掉秦國的可能性,慢慢蠶食周邊國家,對於魏國是最明智的選擇。後來齊國就是因為太過驕橫無視各國自己滅掉宋國吞併宋國領土,引得各國不滿,被燕國大將樂毅統領五國聯軍打的差點滅亡,齊國只剩莒和即墨兩城。縱然齊國後來復國,但是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稱霸天下的底氣和實力。由此可見,魏滅秦之後被各國聯合起來滅掉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楊某人雜家派


秦國在魏國強大的時候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國家。內部公族專權,國政混亂;外部強敵入侵,河西的吳起虎視眈眈。秦國人民到了亡國滅種的時候,生死存亡就在一線之間。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秦國在內外壓力之下開始變了,掀起了一場救亡圖存的運動,秦國最早一批睜眼看世界的人,開始喊出“學習東方”的口號。

公元前408年,秦簡公一個在秦國曆史上很少有人知道的國君,率先開啟了“改革開放”。在與魏國交戰戰敗失地的情況下,要想富強必須進行經濟改革,秦國借鑑魯國的“初稅畝”的稅收政策,根據自己的國情推出了“初租禾”,這比魯國完了180年。而秦國明白魯迅先生講的道理“不為最先,不恥最後”。


簡公的這次改革,取得了成效,《史記》說,公元前401年秦國的軍隊,伐魏到了陽狐,這個陽狐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但是卻讓我們知道了秦國開始向東方的魏國發起挑戰。

秦國改革的動向,怎麼能瞞得住老辣的吳起,他一力主張要率先滅秦,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吳起經營河西,眼看著河西的發展速度就要完爆秦國,可是魏文侯死了,他的兒子魏武侯繼位,他在近臣王錯的讒言下罷免了吳起。

離開河西的時候吳起說了一句話“如果武侯相信我,那麼我一定滅亡了秦國,但是今天他卻趕走了我,河西不久就會成為秦國的土地了!”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侯仗著父親留下的家產開始和韓趙鬧翻、東懟齊國、南懟楚國。但是對抗趙、齊、楚沒有讓魏武侯吃到好果子。

這時的秦國,又開始了,領頭的是秦惠公,他帶著充滿了憤怒的秦國人,一連三年不斷的向魏國挑戰,公元前391年,秦國攻打韓國的宜陽奪去了六個城市,公元前390年秦國和三晉在武城開戰,公元前389年秦國又攻打魏國的陰晉。老秦人開始將心中的怒火燒向魏國。然而畢竟實力不濟,他的對手又是大名鼎鼎的吳起,自然沒有取得什麼的戰果,但是秦國向東去的決心,卻是離弦的箭,非射出去不可。

終於流亡魏國多年的秦獻公嬴師隰,這個海龜的領導,瞭解東方強大的秘密,一回國,就接著深化改革開放:施行郡縣制,改革戶籍制度,推廣市場經濟。秦國的國力蒸蒸日上,漸漸的開始擁有了反攻魏國的希望。

公元前364年,秦獻公21年,他帶著秦兵進攻魏國,一直打到了黃河邊上,並深入魏國境內的石門,一舉斬首魏兵6萬,這一戰是個標誌,標誌著秦國的強大,勢不可擋,也標誌著秦國對外戰爭殘酷殺伐殲滅戰的開端。

從此之後的魏國,呵呵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了滅亡!而秦國的改革開放才剛剛有點火候。孝公繼位之後,進行了更為徹底的改革,也進一步對外開放,人才洶湧而來,強大無人能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