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個小時過去了,你等的人是否已經回來

北京時間:2020年2月9日 晚上20:00

座標:湖北·武漢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18天,是一個完整潛伏期後的第4天。自1月23日凌晨2點,武漢發佈“封城”消息以來,人們已經度過了426個小時。

隨著工作群一聲緊急通知,召開網絡視頻會。我一下子從各種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中探出頭來,回到工作電腦前。

今天的首要工作任務,就是統計單位返漢人員名單。

很多同事反映返程的路已封,我該怎麼回來?

分隔與距離,是如此直白地、不可抗拒地,展示在我們面前。

這幾日,天氣回暖,豔陽高照;這幾日,夜空靜謐,璀璨迷人。不知道,你等的那個人是不是已經在返程的路上;你愛的那個人,是不是已經回到你的身邊。

●人海苦短,我們都要做自己生命裡的英雄

“封城”期間,我的寶貝度過了一週歲生日。沒有蛋糕,沒有氣球,在家簡單佈置了抓周儀式。

準備了很多新鮮的物件,沒想到的是,選來選去,孩子最終選擇了寓意醫生職業的耳溫槍。難道即使是懵懂無知的孩子,也對當下的情況有所感知?

醫護,是一份高危、高壓職業。選擇,意味著一份擔負生死的責任和使命。

疫情發生以來,有許多英雄故事發生在武漢:84歲鍾南山院士,逆行武漢掛帥出征再戰疫情,大家稱之為“國士無雙”;後有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卻依然在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余天。

戰役打響,他們毅然決然地衝鋒在前,無怨無悔。

好友的老公是中建三局的項目負責人,臨危受命負責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造工作。

超短時間,超大壓力,超高難度。

大年三十,好友髮圈,說她老公拖著滿是泥濘的雙腳和已經佈滿血絲的雙眼在凌晨回到家中,在看到兄弟們還擠在工地臨時搭建的休息室內吃著盒飯時,瞬間流下淚來;而他,在為妻兒買了米糧蔬菜後,又回到工地,一頭扎進了醫院的建設工作,幾天幾夜都沒有回來。

世事無常,眾生皆苦。而他們,作為逆行者,是這場戰役的英雄,替我們抗下了苦中之苦。

我們每一個人,作為普通民眾,絕不能辜負了英雄的犧牲。如果可以,我們也要做自己生命裡的英雄:

如果幸運,一家安好,請好好安排家人的生活。葷素搭配,營養美味,勞逸結合,充足睡眠,暫別那無邊無際、令人浮想聯翩的網絡,共讀一本書,共看一部電影,共同準備全家共進的餐食。

如果身邊有人不幸感染,有能力的請盡力幫助一些,沒有能力的就請多多安慰一些。用你的樂觀、用你的溫暖、用你的關注感染他,支持他,聲援他。讓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告訴他:你與病毒的搏鬥終將勝利!請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請堅強一點,再堅強一點!我們都要等到勝利那天,摘下口罩,推杯換盞,緊緊相擁。

人生苦短,發起光來,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中的英雄。

●人生算法,其實我們需要的很少很少

在這次“封城”實施之前,很多人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人類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都不在話下,對付一個致死率顯著低於SARS的疫情,還需要“封城”?

然而,實施的那一刻,近千萬武漢人成了留守人群。

但我發現,在封城的這些天裡,

美少女們不洗頭不化妝不自拍了;

美少年們不出門不燒烤不夜宵了;

大媽們不串門不遛狗不跳廣場舞了;

大爺們不下棋不橋牌不打太極拳了。

人人自己自足,也只能自己自足。

誰家若有菜園,那便是最大的財富;能夠出門上班,居然成了假期中最大的期待;

終於到了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也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卻發現其實也不是件那麼得勁的事兒。

以前,我們總喜歡做人生加法。

喝奶茶續命,買名包解壓,吃火鍋消愁。

而現在呢?

下樓散步已是奢侈,米糧充足便是幸事。

活著,百病不侵便是最大的心願;節後,順利回程便是最大的期待。不被禁錮,自由地在陽光裡奔跑,在雨水中踢踏,便是幸福。

人生算法,不是加法,是減法,因為我們真正需要的,很少很少。

●人生海海,危機之後必見轉機

疫情之下,武漢“封城”,湖北幾乎“封省”,全國30餘個省市啟動一級響應。旅遊、餐飲、酒店、航空等行業受到影響,由於快遞暢通性下降,包括網購在內的商業零售業會也受到較大影響;有些民營中小企業,受到疫情衝擊,經營入不敷出,現金流一下子就面臨斷裂。

根據2月2日的招商銀行首席觀點,本次疫情對我國一季度GDP增速的衝擊約為1-2個百分點。

但是,很多時候,是危機也是轉機,機遇與挑戰並存。

2003年“非典”對國內各行業衝擊較大,但是也有許多企業突出重圍,向死而生。

京東開啟線上電商

阿里在家辦公,生機顯現

順豐租飛機運快遞,業務量激增五成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困難只是暫時的,人們終將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通過這次突發的疫情,如果我們也能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競爭能力在哪,抗風險能力有多少,如何能在下一次危機來臨時更加從容應對?

也許,我們就能困境求生,逆流而上。

疫情讓我明白,人類的最大的競爭力其實是免疫力。

如果我們能從此強健體魄,磨練意志,好身體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本。

疫情讓我明白,給予自我最大的保障其實是擁有一個plan B。

人人都應該終身學習,為自己賦能,從本領恐慌中找尋應對危機的第二齣路。

2019年有一本暢銷書,是麥家的《人生海海》。當問起他為什麼起這個名字時,他說人生海海,最初是一句閩南話,來自日常的一句感嘆,意思是沒什麼大不了,不過是“人生海海”。

疫情雖難,還好人民四海一家,情深意厚

困境雖困,還好我們正反對照,終有所解

《愛情公寓》裡有一句話:最好的朋友,就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對面。

此刻,武漢“封城”已過去426個小時,今夜星光燦爛,你等的人是否已經回來?

要相信,他就在回來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