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首张财政电子票据开出“无纸化”时代到来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11日讯(记者 卢伟霞 通讯员 侯俊南 宫钦钊 潘晓芸) 10日上午,海阳市首张财政非税收入电子票据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建设科规费征收窗口成功开出,海阳市刘大伟科研楼项目缴纳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实现直缴入库,标志着海阳市财政票据管理开始迈入无纸化、电子化和便民化时代。

“确实方便省事,尤其是现在疫情还没解除,不用去政府,不用去银行,在网上很快就办好了!”电话回访中刘大伟告诉记者,他最打怵项目缴费拿发票,科研楼项目在海阳市龙山街道,每次缴费都要去行政审批服务局窗口开具缴费票据,然后拿着票据去市区指定银行缴纳规费,缴纳后再拿着缴费回执来窗口交换发票,回单位入账财务,加之政府、银行窗口排队等候,缴纳一次规费就需要折腾一上午的时间。如今足不出户即可实现“指尖缴费取票”着实让和刘大伟一样缴费开票人省了不少麻烦。

为方便企业办事,优化营商环境,海阳市于今年1月底开始对非税收入收缴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进行改革,将以往缴款人到执收单位领取纸质票据、到银行办理缴费、返回执收单位盖章确认的“分散式”流程,调整为缴款人根据执收单位推送的电子缴款告知单,自主选择缴款渠道,线上领取票据的“一体化”流程,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建设单位来窗口开具发票、交换回执等所有程序全是网上办理,极大的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为项目落实落地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作为海阳市电子票据改革试点,海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建设科邵明人感触很深,对缴费人来说,以网络通讯代替人工传递,线上缴费后即可获取电子票据,真正实现“零跑腿”。

在服务缴费人的同时,财政电子票据管理也给执收单位工作人员带来了方便,变“存储实物”为“存储数据”,变纸质票据为电子票据,减少了票据打印、传递、整理和保管等环节,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财政电子票据推行后,执收单位不需要再往返财政局对接,直接线上申领核发,点击鼠标就能轻松形成。”据海阳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阳市过去两年存档票据近500万份、2500箱,如今电子票据的储存仅需要一个小小的硬盘就能轻松解决,提高了财政票据的查验效率,延长了保存期限。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海阳市将继续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开启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服务管理模式,预计2020年底,医疗收费、教育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重点民生领域财政电子票据将陆续接入使用,为实现“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