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好消息!


近日,交通運輸部公佈了

全國14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名單

廣州和深圳上榜


廣東又添“國字號”招牌!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評審驗收過程中,交通運輸部專家組對廣州、深圳在創建成效、創建示範效果以及驗收迎檢準備方面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好成績”的背後

蘊藏著什麼“秘訣”?

今天,先來看一下廣州交出的“答卷”!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成功,離不開廣州自身的“硬核”發展!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廣州市自2015年開展示範城市創建歷時近5年,堅持 “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定位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廣州的最新要求,根據“政府主導、強化服務、以點帶面、統籌協調”的原則,緊緊圍繞建設“銜接順暢、服務優質、支撐有力、管理規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的工作目標,重點加快綜合客運樞紐站場、城市貨物集疏運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建立和完善綜合運輸信息服務平臺,優化綜合運輸組織模式,健全綜合運輸服務工作體制機制、政策保障體系以及綜合運輸服務標準,不斷提升運輸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目前,廣州市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交通樞紐功能更加完善,支撐城市空間作用更加明顯,樞紐輻射能力更強,綜合服務效率更高,基本建成集海陸空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層次分明、四面八方、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網絡,形成“連通世界、輻射全國”的綜合運輸體系。


為什麼廣州能成為

全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

主要原因有這5個!


1

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日益鞏固


白雲機場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機場綜合交通體系,強化航空樞紐功能,搭建以廣州為起點的“空中絲路”,

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進一步鞏固我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的重要地位。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成績單


截至2019年底,白雲機場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34個航點,擁有航線317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167個,國內航點150個。

2019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萬,進入全球10大機場行列。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2

國際航運事業加速發展


廣州港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重點建設項目為驅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致力發展航運物流業,不斷提升口岸服務功能,是全國沿海主樞紐港和集裝箱幹線港。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成績單


截至2019年底,廣州港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海運貿易往來,集裝箱航線達到217條,其中國際班輪航線111條;廣州港穿梭巴士航線已達到67條;內陸港辦事處已達36個。2019年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雙雙進入世界港口前五位。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3

鐵路樞紐大格局基本成型


廣州鐵路樞紐是全國四大鐵路客運樞紐之一和華南地區重要的特大型鐵路樞紐,擁有京廣鐵路、南廣鐵路、貴廣鐵路等十大對外通道,近年來不斷完善鐵路樞紐建設和城際軌道線網布局,按照“客內貨外、動內普外、多站佈局、多點到發、綜合換乘”的思路,打造“五主三輔三預留”的廣州鐵路客運樞紐新格局。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成績單


截至2019年底,廣州境內國鐵營業里程超過280公里,其中高鐵里程為182公里;在建城際鐵路里程近200公里。2019年完成鐵路旅客發送量達1.4億人次,鐵路客運量和貨運量均居全國前列。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4

道路路網體系不斷完善


廣州市聚焦打造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和提升城市道路內聯外通水平,全力推進完善大灣區城市群快速交通網絡,支撐廣州拉開城市發展空間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撐廣清一體化、廣佛全域同城化、服務全省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推進南中高速、機場第二高速、花莞高速等21個高速公路規劃建設,鳳凰山隧道、南沙大橋等一批重點項目已建成通車。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成績單


截至2019年底,廣州市已形成“三環+十九射”的高快速路主骨架路網,全市道路總里程14546公里,其中城市道路里程為5692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030公里。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5

立體公共交通持續優化


廣州市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不斷鞏固和深化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成果,持續提高交通運輸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基本建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公共汽(電)車為主體,出租車、水上巴士等其他交通方式為補充”的現代立體公共交通體系。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成績單


截至2019年底,廣州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達15條,實現“區區通地鐵”,運營里程共計522.5公里;全市公交線路1245條,公交車輛15076輛,巡遊出租車22442輛,許可網約車約7.6萬輛


廣東又獲“國字號”招牌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點贊。獲取更多廣州本地資訊消息和辦事指南,敬請關注廣州本地寶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