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民國陝西瘟疫少?發明公用筷子制度,外加“十四條”生活祕訣

民國時期各類傳染病暴發流行非常普遍,當時對於各類傳染病的防治也都十分重視。不過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時陝西雖然經濟不如江浙滬,但是卻比江浙滬的疾病流行要少。這是為何呢?其實和宣傳與習慣有很大關係。

​為何民國陝西瘟疫少?發明公用筷子制度,外加“十四條”生活秘訣

為了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各地衛生局必須向民眾宣傳和普及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倡導新的生活方式,幫助市民消除不衛生的生活習慣,防治疫病流行,減少人民疾病和死亡。例如,民國時期的陝西,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衛生界人士深感大眾科學衛生觀念的缺失。通過各種形式宣傳衛生保健常識和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成為界內人士致力於形成民眾衛生觀念的重要手段。

​為何民國陝西瘟疫少?發明公用筷子制度,外加“十四條”生活秘訣

陝西的宣傳效果非常的好,做法主要從兩個方面由淺入深進行。一方面,斷絕傳染途徑,提倡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衛生清潔習慣。由於絕大多數傳染病是通過不清潔的飲食發生傳播,即所謂“病從口入”,因此首先從防止病菌傳播入手。譬如對我國民眾傳統習慣的“合食”制,業內人士充分肯定了這種習慣在中國的深厚文化基礎,提出了一個簡單易行易行又中肯的方案,合食時使用公筷,既達到合食的樂趣,又避免了病菌的傳染。

​為何民國陝西瘟疫少?發明公用筷子制度,外加“十四條”生活秘訣

肯定清淡飯菜的同時,指出應當注意衛生,比如飯前洗手,不與病人分食,不食腐臭食物,飲水應煮沸等等。由食進一步到衣、住、行、婦嬰等等日常生活,如棉布可取,但宜勤洗曬;多數肺病,為隨地吐痰便溺所致;因以月經為穢,婦女多有白帶病,舊法接生不消毒小兒多破傷風等等。另一方面,移風易俗,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民眾的保健觀念。陝西省教育廳健康教育委員會的指導性文章在“衛生習慣及訓練”方面列舉了14項:(1)飲食有定時。(2)每日吃青菜。(3)大便有定時。(4)至少八小時睡眠。(5)呼吸新鮮空氣。(6)每星期至少沐浴一次。(7)衣服宜清潔。(8)飯前便後洗手。(9)每日早晚各刷牙一次。(10)噴嚏咳嗽掩口鼻。(11)不用公共飲食器皿及盟洗器皿。(12)每日至少運動1個小時。(13)行走坐立要端正。(14)每日至少引飲白開水四大杯。分別從飲食、清潔、睡眠等方面向民眾提出了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的要求。


​為何民國陝西瘟疫少?發明公用筷子制度,外加“十四條”生活秘訣


當時陝西的軍閥也大力倡導這些生活習慣,也正因為如此,陝西的傳染病情況遠強於當時上海和江浙滬等地,這些宣傳方法也被各地效仿。比如1930年上海爆發霍亂時,“當經聯合市黨委、公安局、社會局開該項宣傳會議決定宣傳辦法多種。如會議佈告及印刷標語圖畫分貼,在各電影院影映注射霍亂預防針通告。又以京滬杭二路乘客較多,擬於列車長張貼該項傳單”。


​為何民國陝西瘟疫少?發明公用筷子制度,外加“十四條”生活秘訣

通過改變生活習慣,用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自然地對抗病魔,這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說是非常的科學。


【1】《首都防疫之經過》 《中華醫學雜誌》1932年第1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