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高光时刻

作为欧洲传统的“三大蛮族”之一,斯拉夫族早在公元7世纪就“迁徙”到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公元8世纪,斯拉夫的一支南斯拉夫人来到现在的塞尔维亚,在当时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下改信东正教并受其控制。

10世纪中叶,察斯拉夫.卡罗尼米洛维奇建立了以“塞尔维亚”为名的国家。历经二百多年奋斗,塞尔维亚人终于在1190年摆脱拜占庭帝国控制获得独立。14世纪中叶,塞尔维亚打败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并将其纳为附庸,沙皇杜尚在位期间更是把塞尔维亚国推向巅峰。

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经历了历史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后,善于征服的塞尔维亚人开始了被征服。14世纪后期,崛起于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帝国向巴尔干半岛扩张。1389年,土耳其人在著名的科索沃战役中击溃塞尔维亚人。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逐步征服了塞尔维亚,开始对其进行长达500年的统治。

斯拉夫兄弟

然而,当塞尔维亚从巅峰跌入谷底时,它的斯拉夫兄弟俄罗斯开始崛起于东欧平原。俄罗斯帝国建立之后,土耳其人就开始了与东斯拉夫人长达几百年的缠斗。在俄土十次战争中,俄罗斯不断蚕食黑海沿岸并向巴尔干地区扩张。

在沙俄“无私”帮助下,塞尔维亚人在1804年和1815年两次起义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最终在1878年获得完全独立,并在1882年成立了塞尔维亚王国。不管沙俄染指巴尔干半岛出于何种动机,客观上确实促成了塞尔维亚的独立和发展。

之后,斯拉夫两兄弟的合作愈发紧密,一南一北扼守东南欧,共同抵御来自西欧的威胁。塞尔维亚成立之初,其国土仅包括现在塞尔维亚的中部。鉴于此,身为大哥的沙俄决定再拉兄弟一把,一战之前的1912年和1913年,俄国支持下的巴尔干同盟相继发起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几乎被瓜分殆尽,只保留了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期间,塞尔维亚借机向南扩展,兼并了科索沃地区和今马其顿共和国等地区。在因分赃不均而起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实力更是大为增强,狂热的“大塞尔维亚主义”一时间充斥着巴尔干半岛。

沙俄借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塞尔维亚也获益匪浅,斯拉夫两兄弟的配合堪称完美,当然也联手促成了一战的爆发。在巴尔干地区与奥匈帝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的冲突已不可避免,双方剑拔弩张,只等谁来点燃这个欧洲火药桶了。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到访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夫妇。一个月后的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向自持有俄国撑腰的塞尔维亚宣战,欧洲终于被塞尔维亚人裹入了一场大战。

南斯拉夫

1918年,同盟国战败,作为战胜国的塞尔维亚得以复国。当年12月,协约国的大佬们别出心裁,一个由战败国和战胜国共同组成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了。

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其中,塞尔维亚在战时属协约国阵营,而原奥匈帝国下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等属同盟国阵营。

不管怎么说,塞尔维亚人梦想的大塞尔维亚在一步步实现。作为南斯拉夫王国的前身,这个不伦不类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也是塞尔维亚人占据主导地位。

二战爆发后,南斯拉夫在初期还能幸免战火,然而在苏德战争前1941年4月,德国为了稳定南翼向试图转投同盟国的南斯拉夫发起了侵略。当时除了南边的希腊,南斯拉夫所有邻国都是轴心国成员。德国为首的“联军”从三面扑向南斯拉夫,经过短短12天战斗,塞尔维亚大部被德军占领,而科索沃则被并入阿尔巴尼亚,伏伊伏丁那被匈牙利兼并。

此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铁托领导下向德国人发起抵抗,最终赶走了侵略者,南斯拉夫成为东欧国家中唯一靠自己力量赢得解放战争的国家。1945年,铁托在苏联帮助下成为国家最高领袖,建立了共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铁托统治下的35年,南斯拉夫致力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这一时期成为东欧国家中实力较强的国家。同为强势的领袖,铁托与斯大林曾产生矛盾,苏南关系也一度闹僵。但在处理复杂的民族问题上,铁托通过学习借鉴斯大林的经验而取得成功。


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身为格鲁吉亚人,斯大林在苏联国内注重遏制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而身为克罗地亚人,铁托也在南斯拉夫国内遏制大塞尔维亚沙文主义。几十年间,作为南斯拉夫主体民族的塞尔维亚族没有了以往的飞扬跋扈,各民族倒也相安无事。

分崩离析

1980年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国内长期隐藏的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在1991年跟随老大哥的步伐开始解体了。

当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宣布独立,遭到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反对。1992年,波黑又宣布独立,塞尔维亚族坚决抵制,并因此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

六个加盟共和国已有四个脱离,其实已宣告了南斯拉夫的解体。不得已,剩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重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西方似乎还不解气,准备对南联盟进行再肢解。之后爆发的科索沃危机为美国为首的北约展开军事行动提供了借口。

对科索沃闹独立,当时的南联盟政权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和措施。这在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西方国家看来就是挑衅,他们不能容许这个欧洲的“小俄罗斯”来破坏欧洲新格局,同时也要借机除掉欧洲最后一个被他们视为邪恶轴心的米洛舍维奇政权。

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1999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连续78天轰炸后,“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差点让塞尔维亚回到石器时代,最终不得不接受西方的决议。

科索沃战争以塞尔维亚人的失败和西方接管科索沃告终,而在这场战争后,俄罗斯的势力也被完全挤出东南欧,这对斯拉夫兄弟也许没想到,他们会以如此的方式分手。

战争结束后,科索沃就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由联合国临时管治。历经多年谈判,各方在科索沃问题上互不让步,直到2008年,科索沃自行宣布独立,目前已有超过一百个国家予以承认。但碍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其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希望仍非常渺茫。

2003年,南联盟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通过宪章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国家共同体。宪章同时规定,两成员国可在三年后自行决定是否另立门户。

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决定南斯拉夫残存血脉能否得以保留的时刻到了,2006年6月3日,通过全民公决后,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

坎坷的“入盟”之路

无助的塞尔维亚人只得接受这个现实,曾经的“巴尔干之虎”就这样一步步瘦身,最终失去唯一出海口沦为一个内陆国。此后,塞尔维亚无用武之地的海军只能在宽阔的多瑙河上模拟操练了。

北约和欧盟是西方的两大组织,在欧美甚至世界上都有着强大影响力。因与北约这个军事组织在科索沃战争结下深仇大恨,塞尔维亚誓言永远不会加入北约。然而,自2010年以来,塞尔维亚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欧盟,如此不寻常的举动完全颠覆了这个“小俄罗斯”在欧洲的一贯形象。

出于对斯拉夫人的传统警惕,欧盟自然对塞尔维亚的投诚表示“谨慎的欢迎”,并专门为其设定了多个前提条件。其中有两点最为关键,一是塞尔维亚必须承认科索沃独立,二是不与俄罗斯保持亲密关系。

对触碰底线的第一点,塞尔维亚起初表示不会作出妥协,而第二点则“可以考虑”。就在加入欧盟的希望愈发渺茫之际,塞尔维亚突然在2014年宣布愿和科索沃实现关系正常化。看来,这个在欧洲备受打压的小国终于认清了形势,下定决心迈向“入盟”之路。

塞尔维亚,为何被称为“巴尔干的俄罗斯”?一对有性格的难兄难弟

对此,欧盟鼓励塞尔维亚人:“雄心勃勃,但并非没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