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作者丨谢礼恒

录音整理丨张涵

摄影丨胡建锋

设计丨西子

·

·

·

那日去幽斋与建锋同志喝茶。我第一次为着一位朋友圈友人的照片去陌生拜访,这是一位现代的“优先生锈”的书人、文气收集者、老文房控、老物件控;一边喝茶一边转身发了几张照片,书法家刘云泉老师在下面留言:锈要生出明亮。

锈要生出明亮,是的。时间的沧桑留下沉默不语的风俗,落实着时间本身的衰弱与变形,这使人伤感,但它是事实。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旧香 总透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性感。那是时间做成的手串。想起孟晖《画堂香事》里写香串的故事,有“腕动飘香麝”(南朝·刘遵《繁华应令》)之风雅,明人周嘉胄《香乘》一书中,记录了一种或香珠串的制法,要把上等沉香、梅花片脑、龙涎等高级香料,用蔷薇水调和到一起,做成念珠佩带,这样的香珠串,是何等贵重。

可又有什么,比得上时间贵重?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我在幽斋绝然见不到那样富丽堂皇的珠串宝珍,光艳明丽之物在这里夺不到些许发辉;见到更多的是包浆,是的,任何器物上自然形成的时间造成的附膜,我甚至偏爱他照片里的橘果菜蔬。柑橘是中国本土产物。苏泓月在《宣华录》里引《新唐书》,西蜀地区柑橘种植广泛,剑南道、山南道都有进贡的本土柑、橙、橘,且都设橘官,宋代韩彦直撰史上第一部《橘录》,详列柑橘诸品类,柑是橘的别种,而橙属橘类。在江南,蟹肥时,柑甜熟,在西蜀,冬笋露芽,柑果鲜盈,陆放翁曰“玉版烹雪笋,金苞擘霜柑”。两种绝味,一清淡嫩鲜,一甘冽醇馥。秋天是柑橘成熟的季节,唐人陆龟蒙说“霜闭一筒柑”。经了寒霜,柑橘成熟,才获得甘甜。眼见幽斋里盛放的老器物、柑橘果,自有一番孤影清秋的味道——它们不华丽却单纯,它们的细部洗炼,民间意味浓郁。由于不以自身形象而自足目的,反而显得开放而不封闭。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就使那种一点点粗犷的气息不受束缚而更带着非写实的浪漫 风味。

而令我着迷的是,这种浪漫风味是克制的,试探性的,强调功能性的,带着民间智慧的机敏与工艺融合——这几乎都来自于“明清工艺(包括民国仿制工艺)的市民文艺气息和生活范式(李泽厚语)。”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胡建锋的幽斋是深藏在都市高楼中的。他租住的这套套三公寓并不好找,“幽”定定是准确的,符合他“市井之民”的身份属性,这让人感受到一种奇怪的亲和力。我喜欢称他为“建锋同志”,在短暂接触中我始终在他身上觉出一些“生活叛逃者”的意味,他少与圈内来往,宅,静,慢,甚至有些闲散,世俗生活的情调也许在他过往年月的艰辛中被淡化与消解。他总觉得和其他人谈及的人间世相有所距离。他当然也撰文写字,作为一个书法者,著名书法家唐昌虎在高中期间教授他的书法,2013年他又拜张景岳先生为师,喜欢草书,擅行草。收集旧物古玩这些年,如今他以教授书法为生,从旧时月色中吸纳不少灵气,书法亦愈发丰饶沉厚。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胡建锋从四五年前开始被这些朴实的东西所吸引。当时他几乎把自己身上仅有的钱拿来买了这些东西。“过去我也喜欢存钱,但发现存到一定量后,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就是那样的原因,都留不住。我觉得意义不大。后来发现这些文房是我喜欢的。是可以有意义的留住某些东西的。”

惜物恋物之路实际非常辛苦。他买这些老文房的钱物来源主要靠教习书法。从小学始,他就迷恋书法,到高中时他的班主任说他字写得漂亮,这给了他极大自信。从小生活在达州农村的他,家境贫寒,母亲文化不高,深具典型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特质,他自小就有改变现状的意志。他身上背负的原始的责任感来自土地与家庭。大概就是人们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的存纳这几年越来越多,他宅在幽斋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物件愈发密集,带来的困惑也越大。为了收藏和展示,他前些年还在青城山专门租下一个小院安置,院子不大,几百平米,七间房,院子取名“香积山房”,茶室唤作“孤鹤茶寮”,里面摆上部分各处收来的明清旧具,“几分野趣,一点潮气,会感到这跟自然融合的气息。”一些友人说这个名字不好,太孤独。可他说朋友们去的时候就是“群鹤来游”

,说得过去。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 香积山房 -

在城里、山外两处的布置,完全依照他自己的想法。我突然想到他那天传过来的一篇自作配图长文《墨田里的守望者》,我花了不少时间读完,以了解他曲折的家世。这篇文像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的抒情散曲,里面诸如“母亲有多苦难,孩子就有多自卑和孤独。”、“摸黑走在漆黑冰冷的夜里,周围都有荒冢;赤脚趟过不知深浅的河流,险滩无处不在。”、“记不得母亲真实的年轻时的样子,我想她是长得清秀雅致的美女,因为她老得实在是太快了……”、“母亲公社的人阻扰结亲队伍,世态炎凉、居心叵测、棒打鸳鸯呀”这样沉重闷然的句子。一些感伤,一些愁怨,一些孤愤,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回音。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我本意对这篇文字作一些必要的摘录,但后来一想,正因人世空幻,寄情无根,现实只堪厌倦,俗世牵情都是过往云烟,只愿反复回念那一句高中时“夜里时常传来楼下面馆饭菜的香味和隔壁饭店炒肉的味道,口水咽了又咽,所幸每晚几乎都会传来林志颖的十几岁那样的雨季的音乐伴我入眠”这样的苦涩甘甜,快乐单纯。

那首歌,大概叫《十七岁的雨季》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我和他在幽斋的茶室喝茶,一个小间,书柜就有好几个,这间屋子里的东西,放置

三四个房间不成问题。书柜是文人屋室的重器,而榻则是屋室的中心,其他摆设布置要由它延展开来。幽斋的陈设,苏作,川作,江浙榉木,北方榆木,高低错落,雅俗共处,文气,民艺,老料旧工,耐久的美,变化的趣,在“内(外)翻马蹄”、“束腰”、“夹头榫”等等行话里自然形成——老器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诉说:“活跃之志被封闭。很想像昔日的兄弟们那样进行服务,从而保全健康、诚实之德。”(柳宗悦《工艺之道》)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室内摆放家具陈设之心得,来自于对物的迷恋与尊重。古人说物之不允,则心亦不允。谁也不会有如此机缘,能从没有情感的器物上感受到关爱。简练沉厚的摆设与书法的笔墨,表现了某种来自内心的寂寞、抒发与情态,比如这房间里的植物也是他买回来自己搭配的,太湖石、老文房、较暗的光影,透出一种私人化的美学标准和生活方式。如同他对古旧家具的迷恋、保养研究、收藏,带着私人化的情感与审美倾向,他经常都在欣赏这些古家具的美——时间以快速的方式在他身上掠过,又以缓慢的方式在这些家具器物身上作用,他很在乎家具的形制,器物的造型,每天擦拭灰尘,以纾解这种“作用”, “这些器物对我自己的生活本身有很大帮助,当然也包括了对我书写文字的浸润。你会发现在这样充满古物旧态的气场中书写文字,会让人的身心沉下来,我喜欢用

‘虚静’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感受。”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迷古而不执古,让人无法自拔。他并不排斥新生事物,但基本不会收藏。“美是包容并蓄的东西,我不是那么狭隘的人。文气一些说,每一次收藏都是一次跟美丽的拥抱。”这几年下来,胡建锋陆续买了几百件东西,没有捡漏的心态,就是单纯的喜欢,期间还为两个书法学员打造了他们的家庭(文房)空间。偶尔朋友看上他的收藏,软磨硬泡,他勉强让出去一张小桌,一方案几,算是充盈两个人的世界,“我想用我的方式去影响其他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器物所带来的美感。他之前在洪河买到一张宋元风、清仿2.5米长的柏木案台,造型简单,三张板材榫卯拼上即成。因为年代久远,案台中间已有一定凹陷,反倒有些别致韵味,当时发现它时,就在室外放着,当天下雨看着黑黝黝的,一番讨价还价,拿回家清理干净,等水晒干,美到心尖。当茶桌做案台极好。一个老沉的储物盒也是在洪河收到的,内含十个小果盘(匣),他认为年代可以到清末。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屋里的墙面没有装饰,家具本身就是一幅画,看它的线条就很美了。这里适合一个人孤芳自赏。画家赵夜白经常来坐坐,一个卖家具的小伙子也非常喜欢,也经常来讨杯素茶。“一个孤单的人,一个优先生锈的人”,就这么在幽斋“幽居”了下来。

胡建锋喜养菖蒲,每天早上一起来就会去看它们,孩子还没照看就去看菖蒲去了。“几乎一有黄叶你就想去剔除它,我熟悉它们每一盆的状况。”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呈现与消失,是我在幽斋里读到的诗意。是的,消失,多好的主题,关于时间流逝的痕迹是这消失的慢速分解,在这个呈现的时代,恐怕没多少人懂得消失的含义。如今,谁还需要这么深沉的沉入的与器物的谈话,一切都是表面的,光滑的,假装快乐的。而幽斋里,关于人与物的谈话,至少是真的。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

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48元。扫码即可购。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幽斋书房丨都市高楼里一位现代优先生锈的老文房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