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的仙婆——花姑

(本故事并非虚构)

陈老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家四口,一双子女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现在都在重点大学读书,妻子经营一间月杂店收入颇丰。但上月妻子病了,经多方求医未见好转,陈老师心急如焚。

一天隔壁四嫂找他说:“明天我和三婶出县城问仙婆,一起去问问吧,看看有什么阻滞?”“灵吗?”,“灵的,我以前跟人家去问过,这仙婆姓花,人称花姑。”陈老师想了下决定明早跟她们一起出城问仙。

第二天早上,陈老师向校长请了假,和四嫂三婶请同村亚旺的面包车直奔县城。一小时左右顺利到达。司机亚旺停好车,约好返程时间就自己逛街去了。四嫂来过一次,也算熟门熟路,直奔花姑大府而去。

他们穿过大街,进入小巷,来到小屋前,只见门前香炉生烟,门头上高悬的八挂大镜闪闪发光,给人一种神神秘秘的感觉。“花姑,右屋吗?我们到了。”(四嫂昨晚已电话通知了花姑)“呵,四嫂吗?进来吧,我还以为没那么早到来呢!”三人进入屋厅,只见一个50多岁,面色清秀身穿黑色道袍的妇女,从楼上款款而下,颇有仙风道骨的风韵。“你们是搭最早班车吗”?“不是,我们开面包车出来的”。花姑一边招呼众人坐下,一边斟茶倒水,甚是热情,让人感觉异常温暖,犹其是这些有灾有难的人。陈老师喝着茶环顾了一下厅堂四周,只见周围贴满了灵符及观音菩萨画像,令人敬畏。

“我们开始吧,等下我还要赶去帮人做法事呢!”,花姑说着就从抽屉里面拿出一叠利市皮,每人发三个。接着说“每人封好三个利市,一个36元6角的,两个5元的”。大家麻利的封好利市,并将36.6元的交给花姑,两个5元的放在各自带来的大米里,等待花姑安排。

只见花姑点烛焚香,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意思是邀请众仙下凡,救苦救难。接着把四嫂的米及利市倒进一个茶托,抹平后又使劲筛了几筛,闭上眼睛,口中念了几句别人不懂的经文之后,睁开眼睛认真审视那盆米的形状,然后叫四嫂坐到她身边,然后语重心长的进行解说道:“你家门前有条弯曲的道路,有条河,屋后还有座山,是吧?”,“是的,但山离我屋背很远”。四嫂答道。“嗯!正因为靠山远,前面道路又弯曲,所以你家会有很多事不顺利,挣钱又艰难,是吧?”,花姑这一提示,四嫂连忙把近来的不顺利和盘托出,什么子女不想读书啦,在外打工收入少啦,大仔都快30岁了还未有女朋友啦,等等。恳请花姑大神设法改变当下不好的命运。花姑听后满有把握地说:“没问题,你现在就请两个符带在身上就可以了”。接着又说了些什么“流年”“雁回”之类的话题,众人听着可象在云里雾里,但四嫂听得很认真,并不时点头称是。最后四嫂交给花姑72元拿到两个灵符,千恩万谢后回到她原来的座位。

接着三婶把她的米和利市递给花姑并坐到花姑身旁,花姑如法炮制后,问:“你家最近又出什么事了?“唉,出了两单事了,上月家婆跌断手,今年我老公是本命年,前几天又病倒了”,三婶说着眼眶湿润了。“你不说我都知道了,你看你这米面上这条线断了,说明不是断手就是断脚,这里凹凸不平说明家主有病,你老公今年是本命年,有灾难了如果你不及时求得神灵保佑后果将不堪设想啊”!花姑说得神乎其神,三婶听得胆战心惊,忙说“花姑,那怎么办呢?”,这时仙婆花姑胸有成竹地说“你不要怕,本仙姑自有破解办法,你现在要帮你老公起个福,就能化解一切衰运,但年底一定要还福啵”。三婶正在犹豫,四嫂插嘴说:“还想什么,线要紧还是命要紧”。花姑因势利导:“钱是人挣的,要是人没了有钱又怎么样?”。这时花姑的手机响了,花姑随即起身说:“不好意思,接个电话先。”说完出门外接电话了。由于花姑有点耳聋,使的又是老人机,所以说声音很大,众人在屋里也听得淸清楚楚。对方先是问花姑现在几个人来问神,回了几个,最后说一定要帮他们起福,这样才能挣得钱多,并要求他们还福时必须要有七斤以上的羊毛毡一床,安踏运动鞋一双,鸡公猪肉等。如此电话让四嫂一行人面面相觑,倍感惊诧。

一会儿,花姑电话结束,返回她的宝座,四嫂一行三人又装做若无其事,花姑对三婶说:“你家这种情况,我要赶紧帮你全家起个福,消灾解难”。三婶说没带有钱来,起福就迟些吧,让仙姑指点下回家后怎么做就得了。可是仙婆花姑却坚持要起福,说什么我要为你好,要对你全家负责,起个福168元,保你全家有灾消灾,无灾得福。到年底还福,也只不过是要一床7一8斤的羊毛毡,一双安踏运动鞋,鸡公猪肉也值不了几多钱,希望三婶想清楚,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最后花姑建议说“他两不是和你同村吗?向他们借住先,回家后再还给他们就得了”。可是陈老师知四嫂均说没有钱。花姑有点不高兴了,板着脸说:“算啦,你想求仙问佛,平安得福,又不肯出钱,天底下那有这样的事,听天由命吧!”

仙婆花姑收起三婶米盘上两只利市,把米放到旁边桌上,转脸对陈老师说“到你了”。陈老师赶忙把米和利市递给花姑,并跟着来到香案旁坐下。花姑将米倒入米盘,又使劲筛了几下,问陈老师想问什么,想求什么。陈老师说只想让大仙查下近来家庭不大顺利的原因。

仙婆把那盘米看了又看,几分钟后开了金口,说:你是开面包车搭客的,有淡季旺季之分,到了近年春运收入自然就多了,你应该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都不听话,不愿读书,女大的虽然出嫁了,但也不如意,三个仔不读书,也见愿做工,在社会上跟老湿混在一起,走上了斜路,这是你最头疼的,问陈老师是不是。四嫂在旁听着感觉没有一句说得对,刚想出口纠正,却被陈老师眼神制止住,陈老师只是点点头,不置可否。

花姑喝了口茶,继续说:“你夫妻和睦,妻子旺夫,但子女不听话,不成材,会对你开车有很大影响,一分心就会出现交通事故,所以你必须要请两只平安符,一只挂车上,一只带身上,才能保你平安。你是一家之主,不能因省72元钱毁了自己,毁了一家人的幸福和未来。”花姑说得语重心长,关爱有加,令人感动。然后随手递给陈老师两个三指大小用红布包着折成三角形的平安符,说“72元,开过光的,超值享受,拿着吧!”。

陈老师有点不知所措,忙说“我没带钱,不用了,你就跟我说说今后我要注意什么就行了,再有就是帮我看看我老婆近来会不会有什么灾难之类的问题”,

仙婆花姑又看了看米盆,一脸正经的又说一通,什么你老婆运气比你好,她什么问题都没有,只是你运气差,压不住邪刹,如果你不要两个符,就要一个,挂车上保你行车平安。不瞒你说,其他人来买我的符要128元的,你们来求神的收你36元,不要拉倒,开车出事了,你不要说我没提醒你,如此说话,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了。

最后陈老师见拗不过花姑,就说出了真相:他不会开车,也没有车,他来问仙只因妻子病倒了,想求得仙姑指点如何救治。

这时整个屋厅一片沉默,花姑的脸显得有些扭曲难看。但她很快恢复了原形,笑了笑说:“又会咁,可能米盆出错了,众仙不给力。就这样吧,吉人自有天相,时候也不早了,我又应承了帮人做法事,你们请回吧”。

于是众人起身,拿回各自带来的大米转身出门,直往大街而去,但他们同时又听到背后传来一句:“乡下人都鬼咁精”。

在等待司机的街上,陈老师摇着头说:“还说是仙婆,我看正鬼婆。”四嫂可象有点不服气,说:“你两可能是心不诚吧?我的她又说得咁准”。三婶狠狠地回了一句:“准,几准。”

在回家的车上,大家一路无语。

————俗话说“无灾无难不问仙,问得仙来不见钱”。唉,这又何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