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她是檢察藍,他是天使白,不同的戰場,相同的戰“疫”。


一聲到,是一句承諾;一張照,是一種割捨,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內心堅守和責任擔當,讓我們近距離了解這對戰“疫”夫妻不為人知的故事吧!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一身藍色檢察制服,戴好口罩、手持體溫槍,“全副武裝”的她,每天一早,提前出現在黔江區檢察院大門。


她就是趙豔,辦公室的一名檢察干警,2月份以來,她又多了幾個身份“執勤員”“保障員”“宣傳員”。


這段時間,手頭的工作比平時忙碌了許多,她主動負責起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後勤保障,採購體溫計、防護服等防疫物品,分發醫用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組織人員對辦公辦案等場所定期消毒,目的就一個——讓全院幹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疫情防控和辦案中去。


在口罩等物資緊缺時,為了能讓值班人員戴上口罩,她一聽別人說哪裡有賣口罩的消息時,總是第一時間跑過去問,有時為了幾個口罩跑了大半個黔江城。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請全院幹警積極配合做好體溫測試,上班期間務必帶好口罩”“要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均衡營養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黔江區院的微信工作群中,趙豔作為黨組秘書,總是第一時間為幹警宣傳疫情防控和個人安全防護知識,同時她還要負責撰寫疫情防控信息,瞭解本院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狀況。


在得知要抽調幹警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摸排工作時,趙豔主動請纓,要求奔赴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一名黨員,我應該用實際行動來踐行檢察人的擔當。”考慮到她女兒還未滿一週歲,平時工作也較忙,院裡暫未同意她的申請。


很難想到,身材嬌小的她,卻迸發著巨大力量。或許,這力量就是愛吧。


轉眼下班,閃出單位大門,趙豔飛奔回家煮飯做菜,戴好口罩,揣上酒精噴霧,把炒好的臘肉、姜豆絲、酸豇豆裝進飯盒,還得馬不停蹄地將熱乎乎的飯菜,送到黔江中心醫院集中救治病區。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這裡,就是趙豔丈夫王鵬上班的地方,也是他們約好見面的地方。


每天早上,丈夫王鵬都會來信息,除了提醒她做好防護,就是想家了,更想美美的吃上一口家裡的飯。


原來,疫情期間,黔江中心醫院就被確定為重慶4個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定點醫院之一,王鵬醫生便主動上交了“請戰書”, 自願從神經外科到集中救治病區參加對確診病人的救治工作。


“他讓我把東西送到確診病區門口就走開,等我走了十多米遠,他才出來取東西。”趙豔回憶當時送飯的情景,嗓子有些哽咽。


據悉,王鵬醫生已連續工作3周,本應隔離休息,但考慮到還有病人未康復出院,在趙豔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仍留在醫院繼續為病人診治。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光頭髮的腦袋,穿了近3周的外套,像焉了蘋果般的臉龐,看著丈夫用微信傳來的照片時,趙豔心裡一直在問。


……是……是他嗎?是的,就是他!原本還內心堅強的趙豔瞬間放棄了“防線”,淚珠從眼眶中打轉滑落下來。


也許,愛的力量是可以傳遞的。抽空,趙豔也不忘傳給丈夫一張自拍的母女平安照。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這場戰“疫”,誰也不能置身事外。“在單位我做後勤保障,在家我就是他的‘大後方’,永遠是他堅強的後盾。”為了讓丈夫心無旁騖地“戰鬥”,趙豔在竭盡全力照顧好孩子和家人,打消丈夫的後顧之憂。她覺得,自己的堅持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很久沒寫信的丈夫,閒暇之餘,還用手機編寫了《致怡寶》一封信,把滿滿的愛和深深的愧疚以及工作的點滴感悟都寄託在文字裡。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這對小夫妻身在不同崗位,心中卻有一個共同願望:等到疫情過去,待春暖花開,便是最好團聚時,再來一張全家福!


一聲到,一張照,走進這對戰“疫”夫妻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