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運營師靠譜嗎?

素卿晗


新媒體運營師靠不靠譜我無法回答,但是我可以通過我的個人經歷給你參考。

一開始我是做的國內天貓店鋪運營,後來想嘗試其他的。

一開始我是找的工作室做的新媒體運營。小工作室只有7,8個人,主要是做手機領域的一些科普和推廣賺錢。他們寫的主要是華為和vivo和OPPO的相關文章,主要渠道是公眾號,頭條和論壇發帖。我一開始過去的時候,給我說的條件各方面都挺不錯的,指標量也只是說按照平均指標來計算,前期大概閱讀量只要達到1000就可以了。我之前自己也做過一段時間的頭條自媒體,粉絲雖然不多,但是基本也能達到幾百,再加上公司資源的推薦,達到前期的指標問題應該也不大。

由於工作室賬號不多,負責人就讓我用工作室申請的新賬號準備寫芯片和性能介紹方面的文章。給我發了一些基礎的培訓文檔之後,就忙著寫文章了。我一開始以為是對業務很拼,後來才知道業務指標定的很高,基本達不到。

我大概瀏覽了一下培訓文檔,感覺和我之前做的思路也沒什麼大的區別,無非就是反向刺激讀者閱讀,蹭新品話題熱度等等。那我就按著自己原來做自媒體的思路開始實踐了。

從一開始的角度選擇,素材積累,再到整篇文章的構思完善,所有的東西都是需要自媒體運營者把控所有環節,到最後整篇文章的出爐,第一篇耗費的時間是最長的,主要時間還是花在了素材和市場的分析上。我自認為問題不大,但還是請負責人幫忙看了一下,他說沒什麼大的問題可以發佈。

第一篇的閱讀量在意料之中,雖然是新號有流量扶持,但實際閱讀量只有100多。

這樣我就每天開始整理相關機型的訊息,對比芯片的區別,做一些半科普半營銷的文章內容。因為我是有這塊的經驗,文章質量基本是沒有什麼波動的,隨著一天天絞盡腦汁的發佈文章,我的粉絲數也從一開始的0到後來的500多,閱讀量也逐漸上升到6,700,好的時候也有8,900多,但真正破千還沒達到。這個時間週期是從我開始創作到第20天。哦對了,其中公司賬號還幫我推了1次。

這個時候負責人找我聊聊,問我是不是運營上出了什麼問題,怎麼連平均的閱讀量都沒達到。其實在半個月的時候就有想找我聊的意向,但是由於忙著做什麼下個週期的市場調研,所以才今天正式找我聊。

我知道這種情況是因為我的文章產生的價值沒有達到領導的預期,可我又覺得這是養號比較正常的過程,增量總得有一個過程,所以想來想沒有說什麼。

負責人雖然沒說什麼,但是我知道,後面如果我的閱讀量沒有一個好的數據增長展示,可能後續就很尷尬了。

結束了這次會話,我花時間理了一下我的運營思路,整體上是穩步上升,如果是個人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一個團隊而言卻是希望你能夠快速出成績的。思前想後,我決定挑起閱讀者的情緒。

作為新媒體運營的從業者就會明白,只要你能刺激閱讀者的情緒,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也不管後續會引發什麼後果,但是目的已經達到了。

先寫了兩篇軟文鋪墊了一下,一番運作之後,果然有了一個小提升。當日閱讀量直接達到1300多,留言什麼的達到了大幾十條。

因為每天的數據都要進行彙總統計,所以當那天的量有一個小高峰的時候,負責人還特意過來問一下我怎麼做到的,我只是笑著說運氣。後面又按套路寫了一篇,閱讀量也達到了1100多。

堅持到發工資的時候我懵了,實際工資只有當初談的60%,問負責人,給到的理由是整體的業務量不大,為了工作室經營先縮減一部分工資!

心理落差很大,我一開始是因為熱愛新媒體,所以才興興然來面試工作。實際上每天都在費心做內容,想著提升閱讀和粉絲數量,壓力不可謂不大。最後得到的收益於我個人看來是不對等的。

稍微考慮一下,就選擇了離職。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後來在重新找工作的空檔期,我想了下自媒體的重要程度,是否能夠代替我原有的工作維持生活?

答案是否定的,這樣的生活並不可取。現在的我主要做東南亞跨境電商的服務,頭條等平臺於我而言只是一個宣傳的途徑。

從主業變成輔助,筆下的文字都變得輕鬆起來,這樣是不是會更好呢?

以上,謝謝。


跨境老於


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臺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亦可作為企事業單位對外宣傳、服務的窗口,晉升渠道一般為新媒體管理師。

新媒體特點

當前所指的新媒體,是與社交媒介更為貼切的媒介形式,如微信、微博、論壇、SNS等等,更多的表現為自媒體,它們具有以下傳播特點:

1、傳播方式雙向化

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方式是單向的、線性的、不可選擇的。表現為特定的時間內由信息的發佈者向受眾發佈信息,受眾被動接受信息,缺少信息的反饋。這種靜態的傳播使得信息流暢性弱,傳播效果不佳。而新媒體傳播方式是雙向的,每個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樣也是信息的傳播者,進而互動性強,傳播效果明顯。

2、接收方式從固定到移動

無線移動技術的發展使得新媒體具備移動性的特點,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使得用手機瀏覽網頁、看電視等等實現動態化,不僅僅侷限於固定場所。

3、傳播行為更加個性化

微博、微信、博客、播客等新的傳播方式使得每一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佈者,個性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傳播自己關注的信息。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個性化的傳播方式一方面讓眾人體會著發佈信息,影響他人的快感。

4、傳播速度實時化

相對於傳統傳播媒介的傳播方式,新媒體的傳播藉助互聯網技術,信息傳播變得更加迅速,實時接收信息,實時做出相應反饋已不再困難。

5、傳播內容多元化

從傳統媒介到新媒體,最大的變化同時體現在傳播內容的多元化和融合化,傳統紙質媒體通過平面展示文字信息、圖片信息,而如今,藉助新媒體形式,同時傳播帶有文字、圖片、聲音等等於一身的信息已成為可能,提高了信息量,提升了信息廣度。

6、便於企業宣傳

以往的企業宣傳僅僅是錄製企業宣傳片或宣傳頁上傳到官網,不利於小型企業的發展。而在新媒體的平臺協助下小企業也可以簡單便捷實現公司自我宣傳的目的。



車玩兒


當然可靠,現在都是新媒體時代所以新媒體運營師還是靠譜的呀!


十號信箱a


靠不靠譜在於你能不能堅持去運營。


馬俊哲律師


靠不靠譜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他是否有實操經驗,是否能夠準確的科學的分析媒體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