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抗疫志願者大學生陳柯寧

本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民 李江武 通訊員 李雙

2020年,本來是款款深情走來的一年。但是這一年春節卻來得那樣艱難和突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人們在焦灼和等待中度過了新春佳節。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有在前線戰鬥的醫護工作者,有在後方做保障的各級機關幹部群眾,也有一群可愛的青年志願者。在這群年輕的志願者中,也衝在抗疫服務崗位的第一線,任勞任怨,熱情耐心的服務群眾。有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備受南陽市民連連稱讚。他用辛勤樸實的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風貌,他用堅韌不拔的毅力扛起了防控疫情的責任與擔當。疫情面前他迎難而戰,展示了新時期大學生的家國情懷。他就是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法政分院大二學生陳柯寧。

暖心抗疫志願者大學生陳柯寧

陽光男孩陳柯寧認真為居民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暖心抗疫志願者大學生陳柯寧

抗疫志願者陳柯寧寒冬裡為居民把好門崗。

本報記者得知,在南陽仲景街道報業公寓小區,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協助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認真的噴灑消毒水及測量居民體溫、登記出入人員信息,這是他工作中每天都要重複很多遍的任務。陳柯寧是該小區及周邊街道的居民都熟悉的抗疫志願者,因為他的笑容很陽光,說話很溫暖,對每個進進出出社區的居民的關懷都既熱情主動又堅持原則。大家親切稱呼他為“陽光男孩”。作為一名大學生,在防控疫情的戰鬥期間,他積極投入到一線工作,這是新時期大學生的家國情懷,也是新一代中國年輕人擁有的良好風尚。

陳柯寧每天的工作任務都比較多,需要在小區登記出入人員信息,需要給居民測量體溫,需要辦理出入通行證……每項任務都有嚴格的要求。這些任務每天都有,而且每天都要重複去說很多話。有時出入社區的人員密集時,來不及喝水,他的嗓子都啞了。口罩上都是霧氣,貼在臉上,很是不舒服。在疫情防控初期,陳柯寧在南陽仲景街道報業公寓小區內部宣傳防疫知識,他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將防疫知識宣傳到位。他繪製了防疫漫畫,讓人們一看就懂。小區中人員複雜,每個人的生活情況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同,陳柯寧總能夠找到恰當的方式與人溝通。例如對待一些不理解問題的老年人,柯寧會親切的把防疫知識告訴爺爺奶奶們,就像對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樣,他說話非常親切,講的道理非常明白。有時候對待一些家裡有小孩的人,他就把需要叮囑的話多說幾遍,一個人說一遍,每天就要說很多話。從小區門口出入的人那麼多,每個人他都要叮囑幾遍。有人問他為什麼要說那麼多遍?他說我說幾遍大家就多聽幾遍,就會養成一種習慣。

我們都知道,年輕的孩子往往沒有工作耐心,但是陳柯寧在對待這項工作的耐心非常充足。當我們問到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態度?他說疫情到來人們都比較焦慮,這個時候與人溝通一定要講究態度和溝通方式,要多理解居民的難處,把他們的難處當成自己的難處,多幫助大家想辦法去解決,就會真正服務好大眾。別看這是樸實的話語,但是,應用在實踐中則存在著多種難處。南陽仲景街道報業公寓小區封閉管理,居民不能常常去採購,有些老年人就存在些困難。陳柯寧針對這個情況,主動去了解老人家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定期為老年人採買生活用品。有的時候一些小來小去的用品,他就自掏腰包,買完之後飛快地送到老人家放到門口,敲門交接後,轉身就走。每天下班前他都要到小區裡邊巡查一遍,看看哪一家有啥困難,一棟一棟樓去走,一家一家去問。汗水溼透了衣服,腳下磨出了繭子。但是,居民的心裡踏實了。他就像急先鋒一樣,忙碌在防控最基層。時間久了,小區的居民都會發現,小區裡有一個帥小夥兒,這個帥小夥兒就像流動的火光一樣,穿梭在冷靜的街道中。許多居民提起陳柯寧也是嘖嘖稱讚,他們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在防控疫情的緊急工作到來時,能夠積極主動勇於衝到第一線,不顧自身的安危與辛勞,本身就需要十足的勇氣。這是當代青年人勇於擔當的重要精神!陳柯寧是當代青年學子志願者中的一員,從他的身上能夠看到中國青春青年的精神的力量,從他的身上能夠看到未來的期望。

突發新冠病毒疫情的時空下,清冷的天空,肅穆的大地,全中國,像急剎車般停了下來。人們也在煩惱和世俗中,暫時落下了光亮帷幕。疫情防控大於一切,人民的生命安全高於一切,這是黨中央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在南陽仲景街道報業公寓小區防控工作中,陳柯寧能夠遵循防控工作組的安排,在工作中做到細化,做到精緻,做到無怨無悔。有國才有家,有青年才有未來。陳柯寧是平凡的,但他也是不平凡的。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年輕人的誓言。疫情會過去,春天也會到來。陳柯寧一樣的青年志願者,千千萬萬,勇擔風險。這種勇氣和不畏艱險的能力是當代中國的驕傲。這是青春中國該有的樣子,更是華夏兒女展露出的情懷。他們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照亮著身邊的群眾,溫暖著億萬百姓的心田,也如同錦繡中華大地的一把把七彩傘,為人民群眾遮風擋雨,陪伴著有著五千年輝煌悠久歷史文明的華夏民族,無懼風霜雪雨、乘風破浪的一路勝利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