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起跑線”真沒那麼重要。

經常聽到某些教育專家、老師和家長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掛在嘴邊,以此為理由對孩子進行各種“惡補”,繪畫、音樂、舞蹈、跆拳道、數理化………什麼樣的輔導班都報,什麼樣的課都上,導致學生學習負擔超重、快樂的天性被壓抑,很多學生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對學習的興趣蕩然無存,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情況有愈演愈烈之勢,如果不加以認真反思及時修正,將會嚴重影響教育事業的正常發展。那麼,所謂的“起跑線”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所謂的“起跑線”真沒那麼重要。

人生猶如馬拉松比賽,跑不動的地方就是終點,戰勝了自己就贏得了比賽,有的人開始搶跑很成功,一下就超出了別人好遠,可是,耐力不足,越跑越慢,最終半途而廢;有的人起跑雖然慢半拍,但是耐力很好,後來居上,越跑越有信心,不斷超越,最終取得了勝利。第一類人所犯的錯誤是沒認清長跑的性質,不知道長跑最需要的是自信心和持續的耐力,所以,起跑線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一直跑下去;

教育孩子也是這樣。

常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掛在嘴邊的家長,大部分是從眾心理在作怪,看到別人家孩子都在補課,自己家孩子沒補課就太吃虧了,於是不管孩子的基本情況需要不需要補課也要堅持給孩子報班,逼孩子補課,還美其名曰“不逼一把就不知道孩子有多麼優秀”,這種家長其實是擔心自己的面子掉在了地上;

常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掛在嘴邊的老師,其實是想把自己的責任轉嫁給家長。只要讓學生參加課外輔導,多少總會學習一些東西,這樣就省我很多事了,抱著這樣的心理的老師就會給家長大講特講補課的必要性,“洗”家長的腦,省自己的事,何樂而不為呢?更有甚者,極個別教師跟教育輔導機構有見不得光亮的合作關係,學生補課、機構收錢、教師省事還可能有另外的好處,一舉數得的好事怎麼能不做呢?

常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掛在嘴邊的專家,其實在拿噱頭忽悠老師和家長。某些所謂的教育專家打著專家的幌子到處遊說,譁眾取寵吸引眼球,目的無非一個——錢。在專家滿天飛,教育理論層出不窮的年代,很多人心態浮躁,缺乏認真的思考,以至於把育人的初心給弄丟了。

所謂的“起跑線”真沒那麼重要。

什麼是育人的初心呢?

我們先來看古代的教育理念:“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大概意思是說先教會孩子如何孝順父母、如何照顧兄弟姐妹、謹言慎行做一個誠信之人、學會博愛友善對待身邊所有的人、多接觸多學習賢達之人,把這些事情都做好了,如果還有精力,可以再學習文化知識。這跟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何等相似。只不過有部分人過於急功近利,“唯升學率”、“唯分數”、“唯學歷”充斥著人們浮躁的心,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在此給家長几點善意的提醒:

1、對孩子的教育決不能違背孩子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該玩的年齡就要玩,該學的年齡就要學,如果在孩子該玩的年齡逼他學,那麼,孩子在該學的年齡就非要玩,這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

現代的孩子發育較早,教育可以適當超前但千萬不能拔苗助長,過早的開發所謂的“潛能”結果很可能會是讓學生失去了向前奔跑的動能。謹記:早開的花結出的往往是苦澀的果;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要學會“察言觀色”,關注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孩子喜歡畫就讓他盡情的畫,喜歡聽就讓他盡情的聽,激發興趣才能培養特長,教育的真諦是引導、影響和喚醒,因材施教是教育永遠的“四字真經”;

2、教育本沒有輸贏,“增長一分,幹掉千人”的口號,毒害了數以萬計學生的心靈。要把同學當成自己成長道路上一塊塊絆腳石來一一“幹掉”嗎?這樣的教育口號已經嚴重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德乃立人之本,“德之不存,行之不遠”,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把德育挺在最前頭。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可以盡力發自己的光,但千萬不要熄滅別人的燈,因為每一盞燈的熄滅都會讓我們前行的道路上少一分光亮,多一分黑暗。謹記:學習的目的不是打敗別人,而是優化自己。

3、家長把自己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給孩子,這種做法很不公平,你沒能力做成功的事情怎麼能保證孩子一定能做成?

好高騖遠是家長容易犯的通病,天才的孩子的確有,但絕對是鳳毛麟角的極少數,所以要接受這樣的現實:不出意外,我們的孩子註定平凡一生。

總之,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育雖然很複雜,但是有規律可循,教育也要講究藝術性,讓我們共同努力,關注教育、探討教育、研究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彎路,穩步前行,讓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能個性飛揚,精彩紛呈。

所謂的“起跑線”真沒那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