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作者 / Joy

來源 / 律營工坊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傳統觀念裡,這類崗位被視為律所成本,因為並不直接帶來律師費收益,但是行業在進步,職能在細分,未來律所間的競爭將不僅僅再是律師業務水平的競爭,還會包括律所整體運營實力的競爭,運營實力出眾的律所將在客戶市場和法律人才市場方面都形成顯著優勢。

這些崗位不是每家律所都設置,很多時候也會存在職能交叉;但無論如何,當我列出20個之多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非律師們在律所中發揮的作用,他們甚至逐步成為了律所之間差異化競爭的利器。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行政前臺是律所留給客戶的第一眼印象,精神、幹練的行政前臺能令客戶對律所的好感度倍增,是律師成功簽約背後的無形影響力之一。

除此之外,律所的行政前臺往往擔負著收發快遞的職責,而快遞之於律師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院的開庭通知、客戶的原件材料等均有可能經前臺之手,嚴謹細緻程度若是不高,極有可能導致“事故”。因此,儘管各家公司都有前臺,但是最能幹的前臺們在哪裡?多數都在律所裡!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因為有著“前臺不能離了人”的規範,很多律所都會聘請兩位以上的行政前臺,而前臺們常常會把其他行政類的事務都兼顧到,當然,也不乏律所再設行政專員崗位的例子,畢竟無論律所規模,行政類的事務細數之下真是不少。

例如律所資產管理、採購工作、律所裝修裝飾與維修工作、物業對接、保潔對接、綠植維護與對接、律所用車對接、茶點飲品策劃等。不得不感慨一句,行政專員無不都是外能溝通、內能持家的人才。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對於一家新設的小規模律所來說,如果只招一位非律師,請問應該招誰?我猜99%的律所創業者們都會說財務。

財務類的崗位如果再細分,會包括會計、出納、財務管理等。除了日常的收支管理,對接稅務局、司法局、銀行之外,不少律所的財務都會參與到律所分配方案的制定、測算與執行中,甚至是結合業務管理的數據進行更為精細化地計算與分析,比如評估利潤率、勞動生產率、槓桿率等,進而為律所的戰略發展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當然,這部分的工作強度或要求若是過高,也可能再單設數據分析專員的崗位。

此外,業務律師們的客戶如果有財務稅務方面的疑問,律所財務部的精英們無疑是極好的顧問啊。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相信對於絕大部分業務律師、尤其是合夥人而言,最大的煩惱莫過於“時間不夠用”。此時通常就需要聘請一名秘書來幫忙管理日程、行程,對接會議前準備工作和落實會議後的各項安排,協助記錄分工並跟進檢核等。擅長溝通、細緻周到、積極主動、合作精神強、保密意識高的秘書一定會成為合夥人們的加分項。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因為律所工作的特殊性,除了合夥人們的秘書外,不少團隊或部門還會擁有法務秘書。

法務秘書常常會協助律師們與業務管理專員對接立案、利衝、案件管理、結案管理等事宜,還會與財務部對接律師費入賬、開票、報銷等事務,甚至需要協助律師們製作服務方案、投標、提醒續約或個案跟進、安排律師們的出差、安排團隊會議和團建、向客戶寄送賬單……某種意義上,法務秘書可以是律師團隊和其他團隊、其他部門協同合作的重要橋樑。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一個優秀的業務管理專業既可以降低律所的經營風險、律師的執業風險,還可以為律所找到業務增長點。

就其基礎職能而言,業管專員無疑要負責案子的利益衝突檢索工作,確保所內的每一個訴訟、非訴、常法項目均能合規立案,並且通過各類方式確保案件平穩推進,直至結案材料齊整,經業管終審複核之後結案歸檔,責任之重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進階的業管專員還可以對案件類型、客戶行業等各種維度的信息進行歸類和分析,為產生新增客戶和挖掘既有客戶的新需求提供支持。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在法律服務產品化概念日益普遍的今天,產品管理專員崗位也孕育而出。一般情況下,他們負責參與律所產品管理制度的設計,協助確認所內產品的標準、必要條件等,並後續參與檢核認定工作;對被認定的法律服務產品,跟進產品的科研、營銷、渠道拓展、業務辦理等各類情況,在年底執行產品激勵方案並複核產品狀態。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客戶服務工作在傳統觀念中往往和業務服務混同,即律師會認為,我為客戶提供方案、解決問題,這部分的專業支持本身就是服務了,又何來客戶服務一說呢?其實不然,用法律技術解決客戶的問題是一方面,而在這個過程中,讓客戶覺得自己被重視、有更好的體驗感是另一方面。隨著律師行業的發展,客服工作的重要性被逐步意識到,不乏律所設置客服專員的崗位,不僅開展滿意度調研、客戶回訪工作,還會悉心瞭解客戶的偏好,為客戶提供更為定製化的專屬服務。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項目管理專員崗位也同樣是伴隨行業發展誕生的,為的是在律師們的專業服務之餘,有人能夠更充分地與客戶溝通、瞭解客戶需求,並且全面調用律所內的人力和資源,為客戶創造綜合性的價值。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我們在看英劇、美劇時,對知識管理專員一定不陌生,他們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律師所需的判例整理出來。在國內,知識管理專員的工作內容雖與英美國家不同,但崗位的重要性和專業度是絲毫不遜色的。

知識管理專員需要將所內的知識成果、業務成果等進行收集、整理、提煉,逐步形成模板、操作手冊、甚至是業務指引;也需要彙總收集外部公開信息,加工整合之後充實所內知識庫。如今的技術發展迅猛,知識管理工作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點也越來越多,不乏知識管理專員加入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隊伍中,成為了“能文能武”的多面手。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互聯網用戶那麼多、線上流量那麼大,新媒體的陣地怎麼能放棄?律所內的新媒體編輯崗位應運而生。

事實上,在新媒體編輯崗位之前,律所中也不乏文字編輯崗位,畢竟作為專業的法律服務提供者,文字既是律師工作的呈現載體,也是律師專業對外傳播中的最佳路徑之一。只是在有了微博、微信、頭條、知乎等各類平臺後,編輯們的舞臺逐步從紙媒、官網變為了如今的新媒體。作為新媒體編輯,不僅要審美出眾、善於創意,還要能進行內容策劃和生產,網絡世界瞬息萬變,但優秀的小編們永遠知道客戶在哪裡、客戶需要什麼。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一方面,線上流量聚集後如何向線下轉化,少不了活動專員的策劃和執行;另一方面,在各類活動中分享知識、展現專業是律師拓展案源的極佳方式,因此,活動專員可謂是營銷過程中的重要成員。他們或要規劃律所自身主辦的各類活動,或要甄選外部活動並對接所內律師參加,為了確保活動效果和轉化,他們有數不盡的方法、付出著大家意想不到的努力與用心。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如果說活動專員側重於活動本身的主題選擇、流程設計、組織執行,那麼商務拓展專員則會更偏渠道的拓展和機會的創造。二者的工作相輔相成,所以也不乏活動、BD一肩挑的能人。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律師行業中,與協會、司法局等機構打交道自是不可少的,公共關係專員便要將相關工作落實到位。此外,黨建工作、公益項目等都是重中之重,來不得絲毫的敷衍和懈怠。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近些年,國內外的各類法律類評獎機構層出不窮,獎項的含金量、公正性雖有一些爭議,但已然成為不少客戶識別律師、篩選律所的標準之一,這也使得各家律所在評獎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評獎專員需要熟悉各類主流的國際性法律指南及國內的官方權威獎項,瞭解相應的評選標準,每年更新申報經驗,從而提升律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都知道,律所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所裡的每一位成員,人事工作的戰略意義無需多言。優秀的人事要盡力為律所吸引、吸納卓越的人才,為人才們規劃發展空間、提供各類支持,設計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方案,策劃深入人心的凝聚力活動;此外,也要落實好晉升與考核、執業證年檢、律所的內外部培訓工作……事無鉅細,都要既能仰望星空、也能腳踏實地。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信息化建設對於律所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過去,律所也許只是購買一個管理系統、外聘一名IT人員,但如今,數據保護的要求增高,效率工具的使用頻次加強,以及管理系統越來越多元且個性化,設置IT專員的律所不在少數。甚至在律所內有專業的程序員開發法律類科技產品也早已不是新鮮事了。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如今,律所的戰略制定和管理模式都日趨科學化,其背後自然離不開數據支持。在律所,通過業務管理、客戶管理、項目管理、產品管理、知識管理、財務管理等工作沉澱下了大量的數據信息,如何對這些信息加以利用、分析,進而助力律所發展,是數據分析專員的價值所在。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高質量的品牌宣傳背後一定少不了物料加持,無論是電子海報、手機長圖、法律服務方案等線上物料,還是定製周邊、個性化禮品、律所刊物等線下物料,若能有實力很強的設計師操刀,品宣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對於涉外案件及外籍客戶比重極高的內資律所而言,專業的翻譯也是律所內的重要成員。比之律師們的個人翻譯,專職翻譯通常效率高、實力全面、且更為規範、契合律所整體性的輸出要求;比之外部的翻譯公司,專職翻譯的協作性和貼合度也更好。

當然,隨著律師自身外語實力的平均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各類翻譯工具的推出,普通翻譯在律所內的數量和重要性必將減弱,但是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樑和藝術,可以做到信、達、雅的高段位語言藝術家們依然會是所裡的稀缺寶藏。

律所中的20個「非律師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