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人看過來:「評論」不應“一刀切”拒絕快遞員進小區

近日,上海浦東民警破獲一起快遞丟失案件,抓獲嫌疑人王某。據瞭解,王某屬於月薪2萬元的高收入人群,見到小區門口堆積如山的快遞竟“一時腦熱”拿走了本不屬於他的快遞。

“冒領快遞”雖然不是普遍現象,但這背後透露出的問題卻不容小覷。當下防控疫情期間,各地拒絕快遞員進入社區,將快遞堆積在社區門口由業主前來領取,不僅降低了快遞流通的效率,增加了快遞員和業主的負擔,而且由於快遞堆積數量大,前來領取快遞的業主難免密集扎堆,容易引發疫情傳播。防控疫情期間商品零售業的恢復、居民生活的保障都高度依賴快遞業,拒絕快遞員進入社區,讓商品流動卡在“最後一百米”,已成為新的經濟堵點和民生痛點。

面對難題,一些地方積極破解。3月6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已有超過一半省份允許快遞員測量體溫正常後進入社區進行投遞。除此之外,交通運輸部門、郵政管理部門將各地劃為三檔:低風險地區,要全面恢復正常寄遞、投遞秩序;中風險地區,要在強化快遞員健康防護管理上,允許他們進入社區、物業管理區域等地方送快遞;高風險地區,要為快遞員取件派件提供便利措施,不得“一刀切”禁止取件和送件。

拒絕快遞員進入社區初衷是為了防止外來人員將病毒帶進社區。但是把快遞員堵在社區門口,非但不能阻斷快遞員與取快遞業主接觸,而且還增加了取快遞業主們之間交叉傳播的可能性。“一刀切”地拒絕快遞員進入社區並不是防控疫情期間的最佳舉措。

除了允許體溫合格的快遞員進入社區,利用郵政速遞易、豐巢等智能末端設施收取快遞也是一個解決辦法。智能末端設施能兼顧防控疫情“零接觸”與快遞流通高效安全,正如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所說,智能末端設施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國家郵政局將積極推動加大智能服務末端設施的建設力度。隨著各方面政策出臺和越來越多科技產品的出現,快遞末端一定能順利跑完這“最後一百米”。(來源:@新華視點、半月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