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0年前的農村,幾乎人人都長“蝨子”,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對於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都見過這樣的場景。老人或小孩坐在床上,拿著專門梳頭髮上的蝨子的篦子梳頭。一梳就是一大把。有的人甚至很還會把頭髮上的蝨子拿到嘴裡咬一口。但是現在,大家似乎很少會看見蝨子了。為什麼那時候蝨子這麼多,現在卻沒什麼蝨子了呢?這些蝨子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為什麼30年前的農村,幾乎人人都長“蝨子”,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介紹一下蝨子。蝨子的種類其實有很多,主要來說的話有三種,分別是頭蝨子、體蝨子和陰蝨子。頭蝨子顧名思義主要在頭部活動,並且還會把卵產在頭髮上。體蝨子主要長在腋毛處而陰蝨子主要長在陰毛部分。無論它們長在哪個部位,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容易傳染。只要一家中有一個人身上有蝨子,其他人的身上也會發現蝨子。並且它們都是以吸食血液為生的,人被它叮咬了之後會奇癢難忍。

為什麼30年前的農村,幾乎人人都長“蝨子”,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那麼為什麼以前有很多蝨子而現在幾乎沒有了呢?這首先要從衛生方面說起。在我們小時候的時候,衛生條件相對要差一些,那時候只有夏天才可以經常用河水洗澡洗頭,但冬天的時候就不行了。如果大家想洗澡,就必須找一個國企廠子的工人澡堂或者去鎮子裡面的公共澡堂,雖然一次只要一兩毛錢,但那會兒大家掙錢也不容易,所以很多人經常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才洗一次澡,這樣一來,蝨子就會快速繁殖。但是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也對個人衛生要求更高了。

現在大家基本上每天都會洗一個澡,衣服也換得很勤。而這樣就會導致蝨子無處藏身,自然就沒有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連寵物都有每週洗澡的待遇,更別說是人了。

為什麼30年前的農村,幾乎人人都長“蝨子”,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我們都知道以前的房屋是平房,有的家庭住的甚至是茅草屋,這樣的房子根本沒辦法實現現在這種大窗戶採光,所以房間裡面比較潮溼。而潮溼的環境下,無論是傢俱還是衣服都會成為蝨子滋生的介質。而蝨子是卵生動物,如果條件合適的話可以繁殖出來很多小蝨子。而現在,大家住的都是鋼筋混凝土的磚混結構房屋,無論是採光還是防潮,和三十年前比都有了質的飛躍,所以現在蝨子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30年前的農村,幾乎人人都長“蝨子”,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最後,蝨子並不只在人身上有,在一些家禽家畜身上也有。過去農村的生活條件很艱苦,家家戶戶都會養殖很多家禽家畜,而且人們還會和它們親密接觸。這樣一來,如果一隻蝨子不小心跳到了人的身上,那麼它們就會在人的身上生根發芽,然後繁殖後代。雖然蝨子壽命只有6周左右,但是每隔8天就能產一窩蝨子(10只左右),照這個速度,要不了多久,滿頭都是蝨子了。

為什麼30年前的農村,幾乎人人都長“蝨子”,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綜上所述,之所以以前的農村蝨子很多而現在幾乎沒有,主要是因為以前農村衛生條件很差,大家不能經常洗澡,而且居住的房屋潮溼,通風很差,給蝨子提供了繁殖的條件。但現在大家生活質量提高了,所以蝨子也就減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