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說富易妻人之常情,大臣說髮妻不能棄,硬氣的背後是公主的成全

一個人有沒有德,就看他在富貴之後會不會對自己的妻子始終如一。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共患難的夫婦挺多的,但富貴之後能繼續做到同享樂就挺難的。這樣的例子在古代和現代都可以找到很多。

宋弘

東漢有一位大臣叫宋弘。他先後在西漢的漢哀帝、漢平帝以及王莽的新朝擔任過官職。赤眉軍攻入長安之後要宋弘出來做官。性格比較溫馴的宋弘沒有辦法只得出仕。在去見赤眉軍的路上,宋弘越想越覺得不能怎麼做,但又無法反抗,他只好選擇一種方法。

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橋,自投於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獲免——《後漢書·列傳·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

從這個小細節可以看出宋弘是一個外柔內剛之人,絕不是一個軟弱無能毫無原則之人。

皇帝說富易妻人之常情,大臣說髮妻不能棄,硬氣的背後是公主的成全

劉秀建立東漢之後,他出任太中大夫,後來官至大司空,封宣平侯。劉秀對宋弘很器重,宋弘對劉秀也很忠心,先後推薦了幾十位入朝為官。

弘推進賢士馮翊桓梁三十餘人,或相及為公卿者——《後漢書·列傳·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

劉秀有一個很敬重的大姐叫劉黃。劉秀的父親過世之後,身為家中長女的劉黃一邊幫著母親幹活掙錢,一邊帶著弟弟妹妹,所以兩個人的感情特別好。

劉秀稱帝之後,劉黃被封為湖陽公主,河南省唐河縣湖陽鎮就是以她的封號命名的。

劉黃的老公去世了,作為弟弟的劉秀自然想給大姐再找一位老公。

皇帝想幫一個人再找一個老公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劉秀就暗中問大姐,你看中誰了?


皇帝說富易妻人之常情,大臣說髮妻不能棄,硬氣的背後是公主的成全

劉黃說看中宋弘,理由是什麼呢?

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後漢書·列傳·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

宋公就是宋弘。

劉秀聽完說,這事好辦,我幫你搞定。

劉秀知道宋弘有老婆,兩個聊天時就用一句暗示的話:諺言貴易交,富易妻

劉秀說有錢,富貴之後換老婆這是人知常情嘛。

宋弘不是傻子,他清楚皇帝不會無緣無故地跟他說這件事情。他馬上明白這是皇帝在給自己姐姐做媒。

面對這麼好的機會,只要宋弘點頭,馬上就可以成為公主的駙馬,這是皇帝保的媒,娶的是連皇帝都要禮讓三分的長公主啊。

宋弘想也沒有想,回了一句: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這就是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出處。

兩個人對話中完全沒有說關於湖陽公主嫁不嫁,娶不娶的問題,避免尷尬但卻都得到答案。這就是大人物之間對話的高妙之處。

宋弘如此硬氣不棄髮妻為他青史留名。

皇帝說富易妻人之常情,大臣說髮妻不能棄,硬氣的背後是公主的成全

劉秀這個大媒沒有做成功,湖陽公主也沒有再嫁人,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世上人都在讚美宋弘的高德,卻忘記湖陽公主的理性和寬宏

如果湖陽公主一定要嫁給宋弘,或者想報復打擊宋弘是輕而易舉之事。因為長公主的能量是很足的,特別是兩漢時期,完全可能有左右朝政的能量。比如漢武帝是怎麼上位的?

娶了長公主劉嫖的阿嬌才上位的。劉嫖的能量大到可以左右漢景帝更換太子。

再比如武則天想把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就直接殺掉武攸暨原配夫妻,哪有像劉秀這麼複雜。

拒婚之後的湖陽公主並沒有報復宋弘,也沒有繼續糾纏。宋弘在參奏上當黨太守時因為沒有證據被免職的。有人會說這是不是湖陽公主報復呢?並不是,因為湖陽公主被宋弘拒絕不久就傷心出家修道去了,也許此時天下男人都進不了她的眼了吧。

董宣

還有一個男人也因為湖陽公主而成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裡面的主人公董宣就是因為湖陽公主的事件而成名。董宣擔任洛陽令的時候,湖陽公主手下奴僕殺了人逃回公主府。

皇帝說富易妻人之常情,大臣說髮妻不能棄,硬氣的背後是公主的成全

湖陽公主自然護著這個人,她只有一個想法,我的人就必須要護著,不管犯了什麼罪。

文叔為白衣時,臧主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後漢書·列傳·酷吏列傳》

文叔就是劉秀,劉黃說藏匿殺人犯,我們在平民的時候就這樣做,為什麼現在反而不能做了。

在那個法制不健全的時代,這種事情經常有人幹,有些還被稱為義。比如張良就曾經包庇過項伯。

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史記·留侯世家》

有這一層關係,所以項伯在鴻門宴之前一晚才會冒險來劉邦營中讓張良提前離開。

皇帝說富易妻人之常情,大臣說髮妻不能棄,硬氣的背後是公主的成全

明白當時人們的認知水平,自然明白湖陽公主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並不是她的飛揚跋扈。

董宣不幹了,他是執法者,在他的地界犯了法,必須要伏罪,否則如何治理。

他趁公主出行時,就攔住公主,對她進行教育,再把那個奴僕拉下來正法。這完全不給湖陽公主面子。

湖陽公主自然氣的要死,到宮中找劉秀。劉秀一開始是大發雷霆,因為在自己的眼皮之下居然有人不給大姐面子。

劉秀第一個反應就是把董宣抓到大殿直接給滅了,但最終被董宣說服,劉秀不但沒有怪他反而重用他並賜錢三十萬。

董宣也獲得“臥虎”的稱號,被後世傳頌。

比如明代詩人唐文鳳就寫過一篇《董宣廟》,描繪整個事件,並對其大力稱頌。

湖陽公主國懿親,白日故縱奴殺人。臣為赤縣清輦塵,殺人者死法用伸。

奔車入奏主勿嗔,主欺國法非欺民。民可濫殺焉用臣,臣如有罪死楓宸。

臣如無罪何屈身,當時迴天力萬鈞。震懾貴戚動九垠,生為郎官死勾陳。

忠必獲報神必靈,宜其廟貌高麒麟。

董宣最後是壽終,而且兒子也受到重用,最後官至齊相。

皇帝說富易妻人之常情,大臣說髮妻不能棄,硬氣的背後是公主的成全

如果湖陽公主當時硬保這個殺人的奴僕,董宣有沒有辦法呢?

肯定沒有辦法,因為他也不敢硬來,否則早就直接入府抓人而不是埋伏好幾天,等公主出門才攔下。

湖陽公主如果真想報復自然也有很多辦法。

結語:

這二個因湖陽公主而千古留名的男人,如果不是公主的寬宏,他們能青史留名,但未必可以做到善終。

因為一次拂了面子,一次直接打臉,換成普通人很難嚥下這口氣,但湖陽公主卻沒有任何後續動作。

可惜後世論述二人之硬氣之時,往往會將湖陽公主演繹成霸道形象,成為無理的對立面

似乎不這樣就不能突出兩位的硬氣。欲揚必顯抑,揚善必顯惡,才能突出所謂的形象。

《道德經》第二章這句話: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細細讀來,真的太有道理了。人世間的事未必全是非黑即白,與好人觀點不同的一定是壞人嗎?或許只有人到中年,閱歷多了才會慢慢明白《道德經》之妙。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